分享

1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事奴 2023-07-30 发布于河南

转自:毕节日报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概念

核心素养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和品质,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水平、综合能力和认知态度。事实上,核心素养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来培养,并且具有整合性、持续性、发展性和阶段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则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和数学意识。这些素质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以及他们如何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培养这些素质,以期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数学潜力,认真听讲、掌握数学技能,以科学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数学挑战,并全面掌握数学知识。数学的人文性和理性可以从小学生的认识过程中得到反映,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概念,并且能够从课本中获得更深刻的数学文化认识。

因此,培养孩子的数学核心素养,将成为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师的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当教师进行数学课堂活动时,通常会将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指导方向,并精确地了解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并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探究性,并利用多种方式来展示数学知识,以唤醒学生对数学的热情。

二、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1.关注课堂生成,重视学生的创造热情。

在新课程实施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过度设计,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他们可能会更多地关注一节课的整体设计,但是对于某些特定内容的理解程度可能不够准确。尽管有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探究行为中获得启发,但也不应忽视教学中未曾预料的实际问题,否则会削弱学生们的创造力,阻碍学生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和鼓励学生的发现,激发潜力,促进创新思维。比如:当学生尝试将平行四边形转换成等面积的长方形时,通常会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切线进行转换,这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尽管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会让人感觉乏味,但是通过将平行四边形的斜边与底部相连,并将其拼接起来,可以构建出独特的、富有创意的长方形,这种新颖的思维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课堂资源。因此,老师们应当充分利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除了平移来转换成长方形,教师还可以探索更多教学方法,从而更深入地探究学生的思维。

2.学做结合,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作为教师,应该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注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多维度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吸收,并且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具体到学生做练习题来说,唯有实用、多元的解题技巧,才能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赢得先机。一道数学题,往往具有多种解题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教授一种解题技巧或思维,要引导开发学生好奇的心理,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中的多种解题方法。在面对连乘运算的挑战时,老师应该给学生探索讨论更多解题技巧,让他们尝试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当遇到16×2×5的计算时,可以尝试两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第一种是,先从16×2=32开始,把它和5相乘,最终得到160;第二种则是,在16×(2×5)的情况下,先从2×5=10开始,最终把它和16相乘,最终得到160。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乘运算的知识。通过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立即构建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3.以应用技能为载体,训练学生的思维。

激发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培养逻辑思维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数学核心素养的两个层面涵盖了“数据分析观念、运算技巧、推理能力、模型思维”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小学阶段,运算与推理能力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机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兴趣培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理逻辑思维。另一方面,综合性的课程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来实施这些训练,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创新,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运用教学技巧,组织多样化的课程,比如:当学习“圆柱与圆锥”“扇形统计图”这类课程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讨论圆柱和圆锥的具体应用是什么;除了使用扇形统计图,是否还能使用其他形式的统计图。通过解决这类富有应用价值且充满创造力的问题,让学生们摆脱被动的学习方式,进入“喜欢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4.运用生活经验,培养数学思维。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多种多样,但他们的体会却可能是杂乱、模糊、抽象的,缺乏系统性和有机性。通过引导和鼓励,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重温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发生的故事为切入口,让学生充分运用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新课标》强调:“要从学生的实践中获取数学知识,并加深对其的理解和应用。”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以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历和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营造促进学生独立学习、互相帮助的氛围。通过观察、实践、总结、推理、探究、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培养思考能力,提高对学习的热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并将其融入到日常思维和行为之中。比如:当教师教授“分数与除法”课程时,应该提前设计教案,做到既引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又将数学教学嵌入其中。如:大家有没有为最好的朋友庆祝生日,有没有为好朋友准备生日蛋糕呢?将一个蛋糕分配给3个朋友,每个人都能得到多少?请说一说你们是如何划分的。由于学生正处于好奇且爱好交朋友的年纪,这一问题将会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通过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学生们不仅深入理解了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够运用数学技巧解决问题。通过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安排,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习热情。

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对于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性。通过构建开放、系统的数学课堂,以期为学生创造有益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学习,将所学知识有机融入到生活、学习中。通过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为基础教育提供更好的小学数学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