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为什么应避免使用“坏习惯”等类似的表述

 凌宗伟 2023-07-31 发布于江苏

【异史氏曰】最近与两波教师分享了一下关于养成教育的话题,我想他们推荐了《一个小学校长的日记》中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习惯养成的不同要求,意思是成人对儿童的许许多多要求至少要让相应年龄段的儿童听得懂,做得到,否则带来的隐性知识就是这些要求是可以不执行的。

另外我想分享的是《中学生实现成绩突破的40个引导方法》的一个观点:“教师们同时应避免使用'坏习惯’等类似的表述,因为我们不希望学习者打从心底将较低水平的学习投入等同于吸烟等坏习惯——因为前者是我们可以快速解决的问题。较低水平的学习投入并不像吸烟那么根深蒂固!相反,我们所使用的表述应该旨在创造新习惯,而不仅仅是打破或纠正旧习惯,但一定要确保,习惯的培养是在课后,而不是在课堂上进行。”习惯的培养并不仅仅是为了强调更好的课堂行为和表现,而是为了鼓励主动的课后自主学习。

“坏习惯”之类的表述可能会给儿童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动力干扰。一旦给学生贴上一个负向标签,则会暗示他们做错了事情,引起他们情绪上的负面反应,甚至降低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另外“坏习惯”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缺乏具体说明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不具备积极的指导意义。习惯养成教育需要给学生提供建设性反馈:明确指出不良行为或错误,并提供针对问题点的具体建议和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改进。要致力于强调问题的解决和发展机会,给学生明确指示可以通过哪些努力努力和实践克服不良行为,发展新的、积极的习惯。 尽管在学校里、课堂上必须对学生进行督促和管理,学生需要依靠自己规划时间、制定计划并完成任务。离开了学校和课堂做不到的习惯就不是好习惯。

如果教师能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儿童建立一个积极的环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不仅仅是学习习惯,那么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就好遵守规则,自觉参与积极的活动和主动学习。教师与家长如果能共同传达一致的规则和期望,为学生提供一致、明确的行为准则。并以身示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话。那么,在这样一个积极环境中,学生会感到受到重视和支持。教师和家长还可以共同开展各种培训和工作坊,以帮助儿童培养自主学习技能、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交交往技巧等。这些培训课程可以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让家长知道如何在家中营造一个积极学习的氛围,并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挑战,从而更好地支持他们的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