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孙伯翔的书法含金量不高,缺乏意境之美,无法在书法界立足

 虎晟 2023-07-31 发布于山东

孙伯翔,当代书法巨匠、书法兰亭奖终身奖获得者,以其擅长的魏碑书法而闻名。然而,有人认为他的书法技术含量并不高,缺乏意境之美。他的创作方法简单,只是将魏碑的写法与行书的笔意相结合。在书法意境方面,他的作品缺乏吸引力,无法让人过目不忘。这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缺乏文化素养的补充,因此无法在书法界立足。这位名家的评价确实切中要点,让人对孙伯翔的书法有了新的认识。

图片

以前,我们只看到他身上的光环,以为他是真正的书法巨匠,但又不敢质疑。现在我们才意识到,他的魏碑书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有些书法爱好者表示,他们也喜欢魏碑书法,也看过孙伯翔的写字视频,但觉得他的技巧并没有超群之处。还有人认为,孙伯翔被称为书法巨匠肯定有他的道理,否则这些光环怎么会围绕着他呢?

图片

孙伯翔擅长魏碑书法,据说他一生都在写楷书,并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唐楷书法的研究和学习中。然而,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唐楷在国展上的比例越来越少。因此,许多学习楷书的人开始转向魏碑书法,并在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在书法比赛中获奖或入展,孙伯翔也不例外。他在40岁以后开始转向魏碑书法。

图片

孙伯翔在写魏碑书法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创作:

首先,他将魏碑楷书和行书的笔法相结合。魏碑书法本来是刀刻碑碣的作品,需要使用方笔来形成笔画的起始和结束。近代人在写字时也沿用了这种写字方法,孙伯翔也不例外。然而,他不同寻常,借鉴了当代书法艺术的创作方法,将魏碑的刀刻方笔与行书的笔意结合在一起,因此他的字法中既有魏碑的特点,也有楷书和行书的风格。

图片

其次,他搭配使用粗细不一的笔画,创造阴阳共生的效果。细心的人会发现,孙伯翔的书法中,有时笔画粗细交替,有时一粗一细,有时粗细相间。他不完全使用粗划或细划,而是合理地搭配这些粗细笔画,寻求合理的安排。此外,他的许多作品还运用了墨色的轻重、字形的大小、章法的疏密等手法,为原本古板的魏碑书法注入了新的灵魂。

图片

最后,他打破常规,追求灵动的效果。魏碑书法如果写得不好,会显得呆板,甚至像算子一样。那么如何突破这种局限,让魏碑书法展现出一定的灵动感呢?孙伯翔运用了艺术性的表现方法,通过字形大小的变化、墨色的轻重变化、空间的疏密变化以及行书与楷书的配合使用等手法,巧妙地处理了矛盾关系,使作品展现出灵动的生命力。

图片

尽管如此,对于孙伯翔的魏碑书法,仍然有很多人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他的作品过于矫作,故作姿态,认为他的写法是一种反传统的表现。一些眼光更高的人认为,字形的写法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真正好的作品应该让人看过之后意犹未尽,久久不能忘怀。这实际上意味着,作品必须有内涵才能被认为是优秀的。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