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说||默默(170):冯至《杜甫传》中的杜甫

 金晓哲 2023-07-31 发布于北京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对朝臣的感叹之言。历史上许多大家的人生经历可以给我们或是启示,或是动力。

杜甫可以说是语文书上的常客了,我们也一定背过不少他的诗。但是,我们真的了解这位大诗人吗?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但是我们可能没有真正走近杜甫,了解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冯至先生所著的这本《杜甫传》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一部史书。他力求史料的真实,用“以杜解杜”的写作方式完成了这本书的著作。书中多次引用、化用杜甫的诗句,使一位心系苍生的诗圣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究竟是怎样的时代让杜甫从最初的意气风发少年成为了后期的一位悲天悯人的老人。除了史料的真实外,冯至先生的语言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冯至曾经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这一点在他的著作中也有体现。本书并不是简单地讲故事,而是用淡雅的语言将一位杰出的诗人的经历娓娓道来。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杜甫的一生是不幸的,他生在盛世,却在人生的后半段遭遇了安史之乱,国破家亡,这是何等的悲惨!但是,他在这乱世中仍抱有一腔热血,对风雨飘摇中的国家仍抱着热爱之情,这种执着与坚守令人动容。他在落魄之时仍然不忘心系苍生,他的“三吏三别”便是这一点的最好体现,也正是“诗圣”的光芒所在

在这里,我也想分享一点我自己的阅读方法。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我在读传记的时候,第一遍先粗读,厘清人物的生平经历。这一遍读的时候注重信息的提取,对细节可以不必细究。而如果我认为这本书值得一读,我便会去精读第二遍,着重抓重点的词、句、段,以及作者对于主人公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了然于胸。

小作者简介:默默,2008年10月生,初中三年级好问少年。周一专栏小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