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梁遇春散文的艺术特色

 风云际会2009 2023-07-31 发布于上海

摘要:梁遇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短命又富有才情的作家,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翻译外国文学著作多达二、三十种。梁遇春仅存的两部散文集《春醪集》与《泪与笑》用细致诙谐的笔调在嬉笑怒骂中发出对人生、现实、理想、爱情等方面的感悟,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本文就情感特色、语言风格、对中外文学作品的借鉴等角度对梁遇春散文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梁遇春;随笔;独特性;艺术特色

梁遇春1906年出生于福建闽侯,1918年考入福建省立第一中学;1922年,16岁就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1928年毕业留校担任助教一职,后与老师温源宁一同离开北京赴上海暨南大学任教;1930年重返北京大学,负责整理英文系图书,进入北京大学后开始着手翻译创作工作,最具代表的翻译作品《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发表后在当时具有一定影响力。期间创作散文集《春醪集》,1932年因感染急性猩红热不幸离世,年仅27岁。他像一颗稍纵即逝的流星划过现代文学的天空,虽然没有在当时声名鹊起却为后来的读者留下了35篇短小精悍又极富哲理的随笔。

对随笔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刊物是《语丝》和《现代评论》。此外,《沉钟》、《末名》、《新月》、《奔流》也会刊发随笔作品,梁遇春生前的随笔主要发表在《语丝》、《奔流》、《新月》、《骆驼草》上。

一、梁遇春随笔的来源

(一)中国的兰姆

对中国现代散文创作影响最大的是西方散文的大量译介,胡适在1917年发表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率先提到了借鉴外国散文方法,列举了蒙田、培根等随笔大家,随后《新青年》、《新潮》等刊物开始系统的介绍西方随笔尤其是英国随笔。这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创作和发展以及批评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理论依据,并为随后的散文转型做好了准备。为什么随笔的翻译和创作在当时的中国如此风靡,郁达夫做出了这样的解释:“英国随笔散文影响了中国,系有两件历史上的事情,做它的根据的:第一,中国最发达的也最有成绩的笔记之类,在性质和趣味上,与英国的随笔有很多气脉相同的地方,只是少了英国散文里极普遍的幽默味而已;第二,中国吸收西洋文化,故而,英国散文的影响,在我们知识阶级中间,是再过十年二十年也绝不会消失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潜势力。”(1)正如郁达夫所言,梁遇春的随笔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梁遇春敏而好学,读书涉猎广泛。

1932年和1933年英国文学家查尔斯·兰姆先后出版了《伊利亚随笔集》及续集,因他以伊利亚为笔名发表了很多著名的随笔,后来读者直接称其为“爱利亚”。梁遇春的随笔在文体风格与文笔腔调上明显有模仿兰姆的痕迹,被郁达夫成为中国的“爱利亚”。梁遇春对兰姆的喜爱不仅仅限于阅读翻译上面,他对兰姆的赞叹和欣赏还形诸于文字,在自己的创作中对兰姆的艺术风格进行借鉴。梁遇春在《查理斯·兰姆评传》中非常赞同作者反复提到的“随笔是作者同读者的对话”,他认为这是兰姆随笔成功的关键,另外平民化的写作风格、漫谈式的幽默态度梁遇春在自己的随笔中都照单全收。

(二)另类的六朝风度

梁遇春虽然酷爱西方随笔,尤其把兰姆的作品奉为经典,但是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他的审美情趣和表达方式都不可避免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对六朝时期文章精髓的借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为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有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2)在这个时期,知识分子的个性意识开始觉醒,间接导致了这个时代文学的自觉。于是晋人陆机在《文赋》中提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困惑,认为对写作的认识,虽然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但主要靠个人在实践中摸索。五四时期政治环境宽松、作家思想解放与六朝时期不谋而合,梁遇春的随笔也有了六朝风度。废名曾说:

我说梁遇春的散文,是我们新文学当中的六朝文,这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我们所欣羡不来,学不来的,在他写给朋友的书简里,或者更见他的特色,玲珑多态,繁华足媚,其芜杂亦相当,其深厚也正是六朝文章所特有。(3)

二、梁遇春散文的个性化

(一)另辟蹊径、语出惊人

梁遇春在生活中应该也是个多棱角的人,他的个性中有闲适不羁的一面,亦有张扬怪诞的一面。他不仅从他所处的那个狂飙突进的时代氛围中学得反叛的性格,而且从中西文化、社会的开放意识、批判精神中汲取思想养料,熔铸到他的散文中形成一种新奇怪诞与众相悖逆的风格。众人皆言人生的意义,他却独论人死的价值。

梁实秋在雅舍小品中专门谈到早起的好处,他引经据典加上自己的个人经验总结出“做人从早起起。”(曾文正言)。梁遇春却偏偏不赞同“春朝一刻值千金”,他说自己足迹走遍天涯,给他最大益处的却是“迟起”。因为迟起给了他不少安慰,总能补偿自己不少的痛苦、打破结结实实的苦闷。最后作者在看似轻描淡写中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想体会过生活深味的人会说痛苦比单调的生活强得多,因为痛苦是活的,灰色的生活是死的象征。”人们贪恋鲜花烂漫的春光,他却独爱“夏的沉闷,秋的枯燥,冬的寂寞”,人们以淑女为静美圣洁,他却言妓女之痴情纯洁。无论是生与死,笑与泪,黑暗与光明,成功与失败,尊贵与卑贱在梁遇春的笔下都与大众相悖逆,他表现出一种异出世外的怪诞和达观,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丝老庄的无为而为,也使得他的文章独具魅力。

(二)旁征博引、妙语连珠

梁遇春散文有极强的个性,兼备自我表现意识。梁遇春区别于其他散文大家的特点---文章随处引经据典。两本散文集中,作家几乎没有谈到自己生活的细节,大部分例证均来自平时读书积累到的作家作品和名人名言,这与他基本没有离开过学校这座象牙塔有密切关系,与同时代的散文家比较,梁遇春没有长时间的出国留学经历、没有加入任何社团组织、没有跨学科的学习经历,但这并不影响这位读书驳杂年轻人创作文章时语言的汪洋恣肆。

冯至在专门谈论梁遇春的文章中提到:“从他散文里的旁征博引就可以看出,他还是从书本里得到的更多。这也是他生活中的一个矛盾,他非常羡慕行万里路,但他只能更多地读万卷书。”(4)在他的代表作《谈流浪汉》中,作家开篇以绅士和流浪汉的翻译争论入手,对比二者的特点和习惯,指出流浪汉没有家室之忧,不会瞻前顾后,做事也就痛痛快快,一点心机也没有。紧接着引用了英国十九世纪诗人史密斯的文章对流浪汉大加赞扬,甚至将他们的地位拔高到中国古代侠客的等级。

三、结语

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特有的使命感让他们以为真理应该指导政治、社会、文化与道德的发展。这些追求真理的知识分子看到政治、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便极感不安,深觉自己应该加倍努力。(5)面对现实中的失落,面对未来的彷徨,另外一部分文人选择反其道而行,在梁遇春汪洋恣肆的語言和忧郁悲观地处世态度中像他这样的五四后一代文人,和传统之间的精神联系已非常脆弱,他们缺少上一代人那样充沛伟岸的精神力量,柔弱的灵魂承不住铺天盖地的空虚。没有鲁迅那种看定空虚,然后慢慢举起投枪的勇气,有的也就只能是一声默默地叹息、有的只能是“醒时流泪醉时歌”的忧郁。

注释: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3页。

宗白华:《美学漫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08页。

废名:《<泪与笑>序》,《废名散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6页。

冯至:《谈梁遇春》,载于《新文学史料》,1984年2月22日。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换》,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47页。

参考文献:

[1]梁遇春.春醪集·泪与笑[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2]查尔斯·兰姆.伊利亚随笔[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

[3]张国俊.中国艺术散文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朱自清.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J].文学周报,1928,345.

[5]冯至.谈梁遇春[J].新文学史料,198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