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欲乘风归去

 玲珑君 2023-07-31 发布于天津

图源网络  


我欲乘风归去 
——读鲍鹏山老师的《风流去》有感
作者:若有所思


图片由作者拍摄并提供本号分享

学校举办的读书月活动中,有个书记校长荐书环节,主办单位给我们部门也分了一套,其中一本是鲍鹏山老师的《风流去》。书本设计简洁,月白封面只用目录竖列着作者选择的、从春秋老子到魏晋时期的谢灵运,共计36位风流人物,都是些历史上有名的圣贤文臣、君子小人和英雄隐士等。在每个名字下方,作者又配个概括人物特点的短句,如孔子—— 黑暗王国的残烛、李斯—— 斯人如鼠、张良—— 绵软的剃刀、董仲舒—— 巫师与媒婆、梁冀—— 过把瘾就死、阮籍与嵇康——谁的去处好...... 看到这样有趣的标题,就很吸引人,有读下去的欲望。

想到自己虚度半生,谈起诸子百家,时时云里雾里,说起名人轶事,常常张冠李戴。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委实有些说不过去。如今好书在手,身闲意适,何不就此全面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于是闲暇之余,时不时翻看一篇。好在这样散文式的人物传记,每篇短则几页,多则几十页,相互之间又错着年代,没有什么故事的连续性,不必追剧般一口气读完。而且,鲍老师活泼的文笔也使长篇的分析论述不显枯燥,有引人入胜之感。慢慢地看,细细地品,不仅不累,反更觉有味。在两个多月的空余时间里,我在完全没有压力、不知不觉中看完了全书。

读罢废书而叹:真真是本集历史与人文于一体、文采斐然的好书!非常认可扉页的评价,说作者的每一篇文章都化合古今,干净纯粹,见解独到且温情,以逻辑的严密和饱满的诗性、热烈的情感见长。

鲍鹏山   图源网络  

鲍鹏山老师有很多头衔:文学博士、作家、学者、教授等,所以看他的文章,既有理学家的严谨,又有诗人的激情;既有评论家的犀利,又有文学家的多姿,还有教师的循循善诱。作为一名古典文学与哲学教育研究的大学教授,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用因果关系,阴阳关系,科学与玄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精准细剖数千年来的各式代表人物,并对他们背后的文化、制度、道德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同时由于他对文学还有很高的鉴赏力,能够将自己的激情淋漓尽致地倾注在作品之中,让人读起来倍感痛快。

羡慕作者喷涌的泉思,丰沛的情感。他对人物的评判,没有知识分子惯有的愤世嫉俗,没有刻意标新立异,也没有照搬照套,而是充满理性的思考和智慧慈悲的解读。他对中国历史如数家珍,能清楚、准确、连贯地表达自己想要说的意思,其深刻绝非当今流行的故事加一段大而无当、肤浅的“心得”“感悟”套路文可比。

鲍老师自己说,他用情最深也最好的文章,都收录到这本《风流去》里了。只要认真读过这本书,就能感受到作者文字和思想的力量。倘没有深刻的人生观,真实的生活体验,迅速而犀利的观察,熟练的文字技能,活泼丰富的想象,决不能产生这样的作品,这一切都得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是啊,几十年的心血之作,他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让我们读了他的书,犹如吃惯了味精佐料勾兑的垃圾速成食品,突然间品尝到一顿原汁原味又精工细作的大餐,给人以极大的精神享受。

鲍老师的文章更如美酒,具有水的形状,火的内容,经过时间的酝酿,充满力量,让人回味无穷。在此,我细品出如下几点体会:

一、文质浑融的诗意表达,潇洒又好看。

对大众而言,学术文章的可读性总是低于文学的。学者需要直接表达创见,犹如庖丁解牛,能看透、看穿、看破许多文学作品的叙事陷阱,删除修辞屏障和抒情动机,但这会使人丧失掉不少阅读文字的乐趣。其实,再高明的思想,想说服人吸引人也是需要文采的。鲍老师的这本书算得上一本成功的人文历史散文集,他对人物的描述和评价,具有娴熟的理论功底,同时还能用恰当的文字将文学的感知从字里行间解放出来,避免了史论的乏味无聊,这也是吸引人不断读下去的重要原因。

鲍老师行文爱用排比、比兴、咏叹等文学手法,全书随处可见这些激情澎湃语句,如:

屈原触不到贾谊的额,贾谊握不到屈原的手;他们隔着百年的时光,各自孤独。

他正当盛年,立功事业刚开个好头,前程似万里长江之初发源,生命如蓬勃春花之绚烂。但是,他必须收敛其花瓣,内敛其热情,蛰伏其雄心,宝剑入鞘,骏马卧槽,无论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官场多煊赫,疆场多壮烈,他必须寂寂寥寥,年年岁岁,青灯古卷,石砚羊毫。谁能甘心宝剑折断为锄犁,平戎策换得树书?又有谁能放弃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是血腥荒野上傲放出来的花朵,面对平原上的累累白骨,这花朵感伤但不无奈,愤怒但不痉挛,它是一片黯淡中的鲜艳,是失血的历史两颊的红晕,是艰苦中傲世而立的卓绝,是无涯的人生苦难中放逸而出的风流,是清贫中亭亭玉立的美丽,是漫长的悲怀之后爆发而出的壮烈,是充满血与泪的时代的希望...... 

瞧瞧,这是多么酣畅淋漓,才气飞扬的表达!这本书,应该不是严格的学术著作,观点未必是大创见,表述也不够客观,然而学问要有鲜活的生命力,偏激中有大人格,有对中华文化的大爱,有一腔热血和真实的情感,胜过无数。从社会功效而言,也能更加显示出与现实的相切相关。

时空变幻,人性亦然。对于喜欢听八卦的人,此书也提供了很多饶有情趣的秘闻,令人忍俊不禁,比如德高如孔孟,却感化不了自己的妻子,反而闹得要离婚;司马相如没有思想,没有感情,只追求感官的快乐,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于太偏袒男人,以致把男人全惯成朱买臣这类货色,没本事有脾气,没正气有无赖气,没良心没同情心没责任心,只有一点自私心小人心;有兄长的人好命,像孔老二、武二郎等,自小生活在别人的牺牲中,自私,不自觉地损人;陈平与刘邦很像,为前程甘做上门女婿,居然娶了克死五任丈夫的富家女;梁皇后娇宠惯了的,哪受过这种气?她又怕又怒又恨,再加上性饥渴,气大伤身,活活气死了......

只有细节生动,个体才会复活,只有个体复活,历史才会复活。作者在史料之外搜罗活生生的细节,寻找生命的原始形态,发现历史缝隙里的幽微,甚至不惜动用自己的想象来弥补细节的不足,恢复生命的血肉。让人读得开心,也学到真正的文化。

书中引文也很有特点。毕竟现代人读文言文有困难,再经典的作品如《论语》《史记》等,让人读上几句就不免疲惫,容易放弃。为便于理解,也为溯源,作者引用时安排译文在前原文在后,让读者自己作对比。由于作者深厚的国学修养,用什么、如何用都引用得恰到好处,读起来很是流畅自然。当然也有很多为不损其神韵直用不译的,如耳熟能详陶渊明的名作几乎都是直接上原文。

作者虽嬉笑怒骂常见,但严肃之洞见也比比皆是,他说,假如语言不能保持它的清晰性、纯洁性、科学性、逻辑性、严密性,不能保持它内在的秩序与平衡,不能保持它自身的不可亵玩的尊严,而任由人们随心所欲地去宰割,那么,这个已经成为我们思维工具的语言,必将毁坏我们的思维。我们经由语言建立起来的对世界的知识体系也会坍塌。一旦语言混乱了,这个世界在我们意识中的面貌也将混乱。过分诗性的、缺少逻辑性与科学性约束的语言是有害的,它将因自身的不确定性、不安全性,使人与世界都不确定起来。正因他对语言运用的重视,所以他的作品读起来不仅流畅易懂,而且结构严谨,有根有据,经得起推敲。

二、风流人物的率性表达,生动又有趣。

鲍老师对他书中人物述评多采用幽默笔法,让人读罢不自觉就像看到一副人物肖像漫画,虽然知道很是夸张,但一眼望去就是本人,究其因,大概是他只追求纯粹,抓住了人物的精髓吧。为不损其神韵,这里直接摘抄几段他的原文:

1、孟子谈问题,不是在说"这样是真的",而是在说"这样是好的“。所以,他所谈的,不是真理,而是道理。他认定价值判断优于事实判断。

2、庄子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野味,且有一种湿漉漉的水的韵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摇曳多姿,仪态万方,神韵天成。这里生活着的是令人无限景仰的大鹏,怒气冲冲的挡车的螳螂,自得其乐的斥鹦,以及在河中喝得肚皮溜圆的鼹鼠,这些自然意象构成了他的著作中独特的魅力。

庄子把死亡当作是生命的另外一种状态,今天是人,明天变蝴蝶了,所以这下你就安慰了很多,他的魅力在于他能够把激情与超脱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想象。

3、荀子是真正把儒家嫁出去的人,是他让儒家成为帝皇尊崇的学派。孔子强调仁,孟子强调义,而荀子强调的则是顺,意思就是要求儒生们都要听话。

4、屈原死了,我们苍白了。屈原对中国最大的影响是他的失败,在离骚和九章里边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这种失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关独特个人与社会历史发生冲突惨遭残酷毁灭的记录。屈原的诗里边有大爱大恨、大悲大喜。

5、韩非子对人性毫无信心,认为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其实也只是利益关系,是一个倡导严格法治的人。

6、东方朔,真正的终极人生智慧,须有圆满丰富的物质生活,以应付各种肉体之欲求;且又拥有对此种生活圆满解释的哲学,以应付各种出自内省的或外来的诘难。达到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自由。这种水平刚刚好,既不用像大多数人那样为房子、车子、养老、教育问题操劳一生,也不用像坐拥百亿千亿的富翁那样,财富多到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社会责任。

7、不喜欢朱买臣,甚至觉得他的名字都让人不快。我原本爱走极端。你看,买臣,买臣,还朱买臣:分明是富贵朱门家里收买的弄臣。确实有些人的名字里就透着庸俗与低级趣味。但我还要写写他。对恶心的东西,总不能丢在那里不管,总得处理掉吧?这朱买臣已惹我难受二十多年了,就让我这次痛下决心把他处理掉吧。这二十多年来,他确实一直在破坏我的好心境,这可能是出于一种古怪而常见的心理:大凡让我们视觉难受的东西,我们会在理智上告诫自己不要看,却禁不住地要多看一眼。比如看一个泡在药水里的怪胎……相信读者也有相似的心理经验……那就让我们也看看朱买臣这个文化怪胎吧。

8、刘邦战胜项羽,证明了在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里,流氓战胜贵族的必然,下贱凌辱高贵的必然。

9、陈平能在险恶的官场中成为不倒翁,当别人纷纷灭顶之时,他却能稳坐钓鱼台,善始善终,又证明了手段有时超越道德范畴而存在。或者,让道德也暂时委屈一下,为了更好地伸,有时得能屈。

10、我一直比较喜欢武帝,他有幽默感。他有洞悉人性后的残忍毒辣,而在无关紧要处,这种对人性的洞悉又使他理智明澈而富有幽默感。


11、建安作家有志气,他们志深笔长,慷慨多气;竹林名士有思致,他们满怀忧生之嗟,愤怨之情;西晋的名士们则既无志,也少思。


12、孔融与祢衡:对于他们,较高的文化素质,不是他们服务社会的资格和能力,甚至也不是他们自我修养的基础,反而成为他们藐视众生、唐突价值、颠倒人伦的资本。他们是文化的垢甲,是文化的堕落。

13、陶渊明从自己的体验出发,从自己的时代出发,发现了人生荒谬的基本事实,从而超绝而去。不再沉沦于人生的悲剧本质,而是尽量享受人生的乐趣:天伦之乐,田园之趣,出游之快,对了,还有悟透人生之后,心灵的宁静。


图片由作者拍摄并提供本号分享

三、是真名士自风流,读史也读人。

历史无真实,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有的事件都是川上逝水,唯有人物的善恶、气度、性格,可以被一代代后人体验。正如萨特所说,这些人只是现实生活中的"缺席者",而不是死者。真正深刻的历史,不是人们对已往事件的死记硬背,而是后人对前人的理解、接受、选择、传扬。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历史没有韵脚,没有虚构,没有开头和结尾;但是历史有气象,有情节,有收纵,有因果,有大量需要边走边叹、夹叙夹议的自由空间,有无数不必刻意串络却总在四处闪烁的明亮碎片,站在一个历史的新阶段来重新审视作品里发生的故事,带着当下对生活的理解。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理解生活的吧:

1、到底是生活重要,还是所谓的学问重要?假如学问只是使人们忘掉真正的生活,甚至扼杀真正的生活,躲开生活的阳光与不去正视生活中的淋漓的鲜血,漠视大众的喜怒哀乐,还叫什么学问!

2、面对问题有真热情、真关注,其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对自身利害的关注,才能成为一流的学者。且可以保证他在学问上坚持真理,而不肯出卖良心,出卖学问。

3、写作是一种智性的表达、灵魂的醇化和精神的提升。写作到一定的时候,技艺层面已经区别不大了,彼此之间比的就是胸襟和气度。

4、灵魂的认真和活泼,是内在的精神生活的连贯性,而不是写作。如果没有这种内在的生活,身体在外部世界里做什么都无所谓,写作、自然探险、社会活动等等都没有根本的价值。

5、人性属于自然的范畴,而善恶属于伦理范畴。到自然现象中去寻找道德意义,或把道德依据托之于自然,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也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常犯的错误。

6、堕落之人跟他们身上向善的力量之间的斗争总是让人着迷。不论在多么黑暗的时刻,不论邪恶的力量何等强大,也都有人性的光辉在闪烁,也总有人类的灵魂在成长。

7、法制政治正是反道德政治,倾向于把人看成小人,其结果往往是道德的:既然防止了小人,在制度上杜绝了小人,那么,人要适应这个制度,便只能成为君子。而道德政治正相反,它是先君子后小人的。它倾向于把人想象成君子,政治目标建立在对人(当然是当权的人)的道德信赖之上。它往往只是一种崇善的信仰,而没有一种防恶的制度,结果便是,君子自君子,小人自小人。你若愿意当君子,当然可以;但如果你要做小人,我们也没办法。且由于没有奖惩制度,你当君子,你会一无所获,并且常常杀身成仁;你做小人,你会占尽便利,无往不胜。于是,为了适应这种体制,我们便只能做小人,政治正是由此变成了不道德的政治,且也拖人下水:在这种体制中,为了适应,人也就变成了不道德的人。

8、有人肆无忌惮地破坏法度,另一些人就干脆用复仇的方式把法度取而代之。仇恨生了根,残忍发了芽,国家权威却无影无踪。社会弥漫着仇恨而四分五裂。

9、宦官那边是弄权,党人这边是"弄德",宦官的残忍是权力的残忍,是恶的残忍,是私的残忍;党人的残忍是道德的残忍,是善的残忍,是公的残忍。

10、我们见过"政治上正确"的严肃面孔太多了,我们简直不奢求活命,只求死前能松一口气。我们有时真的是仅仅需要屠夫唇边的一纹笑意,屠刀尖端的一弯柔美的曲线。用他的幽默,作为我们的临终关怀……

11、济世者虽代代不绝,但几无得志者,需要勇气,绝大地付出、承担。

12、文人共同的特征就是:都在体制之内,而深感逼仄。在无力感、虚弱感下,面对强大的外部压力,咀嚼自身的失败,而产生精神上的保护性的幻觉。

13、当一个人完全不讲道理时,他是无法被驳倒的。这就叫——不可理喻。

四、书卷多情似故人,忧乐每相亲。

网上流行一句话:喜欢一个人,始于共鸣,陷于才华,终于人品。我们读一本书,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正是我想说的!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有许多学者生活于不同的时代里,相距多年,然而他们思想的方法和他们的情感却那么相似。苏东坡说,当他第一次读庄子的文章时,觉得他自从幼年时代起,似乎就一直在想着同样的事情,抱着同样的观念。

毫无疑问,鲍老师特别敬重司马迁,是他为人为文之楷模,写作风格也跟他一致,轻事而重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写司马迁的时候真的是掏尽了心力。试看:

评他的文:他的思虑已非常人可比,他的见识之高,在中国历代史家中,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他的浪漫情怀,为现实之残酷所折辱,如同一树婆娑而为秋风掠夺,却恰好删繁就简,真骨凌霜,苦难风流;他的多爱品性,为专制之铁蹄所践踏,如同一池荷花而为严寒凋杀,又正似去伪存真,傲枝听雨,艰苦卓绝。他的眼光更辛辣,心智更深沉而文字手段臻于炉火纯青。他的文字中再也没有废话,没有那些道德废话。

评他的才:司马迁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主体从容地说着,却与一般历史著作的冷若冰霜不同。他说得那么富有表情,有时赞赏,有时倾心,有时怀念,有时祭奠,有时愤怒,有时讥讽,有时鄙视。有时,他的叙述中出现了较完整的情节,有人物,有性格,有细节,有口气,有环境,像一则则话本小说。但是,他绝不满足于人们对故事情节的世俗期待,绝不沦入说唱文学的眉飞色舞,叙述的步履依然经天纬地,绝无丝毫哗众取宠之嫌。有时他不得不评论了,除了每篇最后的“太史公曰”,也会在叙述半道上拍案指点,却又点到为止、继续说事。事有轻重远近,他如挥云霓,信手拈来又随手撇去,不作纠缠。这样一来,他的笔下就出现了各种色调、各种风致、各种意绪、各种情境的大组合。明君、贤相、恶吏、谋士、义侠、刺客,各自牵带出鲜明的人生旋律,构成天道人心、仁政至德的丰富交响。这便是真正的“历史文化大散文”。他在汉赋的包围中,居然不用整齐的形容、排比、对仗,更不用辞藻的铺陈,而只以从容真切的朴素笔触、错落有致的自然文句,做到了这一切。于是,他也就告诉人们:能把千钧历史撬动起来浸润到万民心中的,只有最本色的文学力量。

评他的性情:司马迁是一个与自己笔下的人同生死共挣扎的人。用纪传体来编写历史,因为他更重视人而不是事。《红楼梦》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太史公书》亦是千人一哭,万代同悲,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中最绚烂、最悲壮、最华丽、最哀婉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解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尼采说,一切书中,我爱那以血写成的。司马迁的《太史公书》,不仅是以血写成的,而且还是重重的血:历史的血,历史人物的血,再加上他自己的血......

评他的贡献:司马迁的伟大是他关注着人类天赋中的自由精神、原始的生命激情、道德勇气下的义无反顾的心灵;关注着历史人物的血性、气质、性情,以及那种冲决逻辑的意志力量。中华文明能够独独地延伸至今,可以潇洒地把千百年前的往事看成自家日历上的昨天和前天,都与他有关。

评他的节气:屈原直截了当地选择了“玉翠”,司马迁为了《史记》暂且选择了“瓦全”。他们仍然保持着内心深处的“皓皓之白”。

对于司马迁的死,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卒年无法确定,死因也众说纷纭。然而这更让人敬重,世人多以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毕生追求,只有他和张良等这些极少极优秀的人,才真是以“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洒脱,让我们望其项背。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作者的这本历史评论书也是模仿司马迁的笔法去写的,深度观察,巧妙体现,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和写作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读起来照样生动。

星汉灿烂,北斗指航;沧海横流,砥柱巍然。作者在剖析历史人物时,真情流露,爱憎分明,他也常借用近现代名人的观点,发思古之幽情,抒自己之胸臆。他特别喜欢引用鲁迅文章、事迹、名言,如“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尽管我们的历史充满苦难,苦难中总是存在着那些“中国的脊梁”。

《红楼梦》开篇不久,有一段借贾雨村之口,述说世间男女秉天地之正邪二气, 清明灵秀,或应运而生,或应劫而生的精彩论断。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图片由作者拍摄并提供本号分享

五、缘分的天空下,谁是作者与读者。

鲍老师是位专家学者,所以首先他应该是一位读者,他研究历史和文学,学而思,思而写,在著述的当中去拓展感知到的那个世界,于是又成为作者。这是最辛苦,也是最有收获的阅读,引发了投入和创造。他像一名高级侦探,能够在书籍的丛林里,根据某些蛛丝马迹发现下面的巨大宝藏。那些严肃书籍向他发出信息,他的精神接受了信息,并立刻产生新的信息。这种混合的信息引领着他进入精神的隧道,就在那个地方开始了勇敢的揭示。材料尽管大致相同,每个作家却有他不同的选择与安排。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所以仍可以有他特殊的艺术成就。

读者与作者的关系,那首现代诗《断章》大概体现得最妙: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相对来说,读比写要容易一些,而且同样受益,同样启智开窍。需要注意的是,一本书不论外界如何评价,若是它不能真正引起你的兴趣,对你来说,这本书仍然没有多少味道。就像同一位高厨做的菜,美食家的评判也许会截然不同。相反,有时候偶尔看到触动自己的一段话,甚至是几个字,它立刻就会和我融为一体,变成我的一部分。没办法,思想永远是依靠个体的存在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鉴赏标准。

六、性相近习相远 ,只给懂的人看。

文如其人。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很脆弱的。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我从鲍老师的书中看到了他的从容坚定与自信。主要体现在三点:

一是此书挑读者,他只为那些喜欢他作品的读者写作。不媚世俗,不人云亦云,与网上那些动辄10万+的阅读量、所谓美文短文相比,这本书内容深刻,60余万字,16大开本,沉甸甸的手感,是名副其实的大板砖,一般人是看不下去的,但他毫不妥协;

二是这样一部几乎集他本人一生心血所成的大书,既没有请当代名人为他作序,也没有后记,他为自己作代序,名字叫《父亲的家国》,以此向天堂的、充满家国情怀的父亲致敬,实乃用情有义;

三是作者完全没有利用自己的名气,在网上营销自己的公众号,他的微博设置开放仅半年,除了简单地回复读者的感谢之语外,最多的就是不知看了什么好东西之后发的“好好好”几个字。

“清空而无世俗欲念的心灵才能充满阳光。心灵充满阳光,可不就得大从容大安宁大幸福;可不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鲍鹏山   图源网络  

读鲍老师的书,就像看到了从远光中向我们走来的一位清朗君子。君子如玉呵,他动若清风,静如秋水,心容世事而不争,意纳万物且自明。看他网上的照片、讲学视频,始终都是笑着的,对各种历史细节和故事如数家珍,无论走到哪,都能开启随时随地讲段子、拼文化模式。然而术业有专攻,我感觉他的写作远好于演讲。他现在早已是名人了,名人为人名所累,有时候不想说也得说呀。

现代社会的悖论之一,就是一个文化设施完备的文明,却同时是一个憎恨思考的时代。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变得如此急躁和缺乏耐心,期望的是尽快满足欲望,却很少停下来思考满足欲望是为了什么,所以不快乐的人越来越多。

真正的作家都有一颗慈悲心。鲍老师就想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里思考历史,指导现实。一本好书,真诚和专业才是必杀技,即使在评论界遭冷落或贬斥,却被许多无名读者热爱和珍藏。这种无声的评论在悠长的岁月中发挥着作用,归根结底决定了书籍的生命。

我还是喜欢读厚厚的纸质书,特别是像鹏山老师写的这样的佳作。读书时的思维运转,跟在刷抖音时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只是转身即忘的消遣,前者却是雁过留痕的提升。我用几天的时间不带任何顾虑,不自量力认真分析他的作品,也是在向他学习深度阅读的一种。

看《风流去》的时候,不知怎么脑子里总在循环着一首老歌:87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历史的天空》,里面曹操扮演者也姓鲍,叫鲍国安,而恰恰鲍鹏山老师也最欣赏曹操了,这是不是又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英雄际会?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页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哪/离合总关情/啊/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寻找好书也靠缘分的,感谢学养深厚的书记校长伯乐般的荐书。只是这样的好书看一遍是不够的。那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认真写下这篇读后感,赚取读书卡,买做枕边书,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了。

     2023年7月21日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