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三万里》李白:我们心中的向往

 新用户6326I9Ei 2023-07-31 发布于山东

看完《长安三万里》,感觉李白的人生态度比我想象的更加潇洒,他的命运比我想象的更加悲惨。

一个人写出肆意洒脱的诗文,并不是他的人生有多么顺遂,而是“文章憎命达”

,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有了更丰富的写作素材。可是,苦难的人生,一般都是满腔愁苦,但李白却表现得极为豁达,没有一首诗歌沉郁顿挫,就算是再大的劫难,在李白笔下,都是浪漫到天际的洒脱。

出身商人家庭,连参加科考的机会都没有的他,走行卷路径又因名声不大而被人拒之门外,想当初的李白,哪里还有潇洒的资本?

潇洒需要资本吗?

如果需要资本,那就不是李白了。

李白的踌躇占不到人生的百分之十,他始终是前一刻还稍微皱眉,还低头沉思,下一刻,就眉开眼笑,拉着好友狂奔,嘴里念念有词,一首新作脱口而出。在酒馆小饮,喝出状态就要写诗,或者洋洋洒洒,或者拂袖而去,他真实到毫不掩饰,也掩饰不住,他是真性情,就是几近老年,他投靠永王,而永王造反的心机,他也浑然不知。

他单纯到只会作诗。

他的确单纯得厉害,他原本弟兄三人,因为他一直跟随家父,后来父亲去世,两个哥哥就以“你的那份家产已经被你花光了”为由,没有给他任何东西,他一下子从富有商人的后代,变成了赤贫一族,而父亲留给他的还有商人后代不得报考科举考试的低下身份。

学而优则仕。不参加考试,如何才能做官实现心中抱负?改变自己商人后代的身份,他想到了入赘,让儿孙不再姓自己的姓,从而终止商人后代的身份。

命运总是开着玩笑。入赘后的李白,其岳父去世,他家的亲戚把李白赶了出来。

挫折,让他不得不走向寻仙悟道的路途。

他和朋友喝酒作诗,谈仙论道,一晃多年。

他再次入赘,可惜,因为投靠永王,永王造反有罪,他也被抓,成为罪臣。

被流放到夜郎,幸运的他遇到皇帝大赦天下,又恢复了自由身。那首《早发白帝城》就是恢复自由身时的欢悦:“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也就是李白,有着“谪仙”称号的浪漫主义诗人,才能在多舛的一生中,依然做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狂想。

和理智的高适相比,李白的多才、随性和洒脱飘逸,让人想到了灵魂里的另一个自我,我们人人都像高适,苦闷中低着头一步步向前走,不敢有片刻的放松。

但我们心里,时时刻刻都向往李白,那些难以做到的,便使我们永远向往。

更多的时间里我们都难以做到李白。

李白是唐诗里的仙人,是唐诗的灵魂,是俗世里我们心头的向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你我生当如此盛世,当为大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