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景诗还能求官?孟浩然写下一首诗让洞庭湖名声大噪,却只为自荐

 诗词百草园 2023-07-31 发布于江苏

             匕

诗词百草”,总有一味是你喜欢的

诗词百草园 | 文

 阝               

                              廴              匚

我国幅员辽阔,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处处皆是风景,美不胜收,江山如画,如果要用一个词来表达,我想那一定是“诗情画意”

《典籍里的中国》里面有一期,讲《徐霞客游记》。那一期的主题是“父爱如山,母爱如河”。徐霞客的父母支持徐霞客“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伟大理想,他的一生都在为寻找长江的正源而努力。最后,他用笔写下了自己巡游的日记,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他的游记让我们祖国的山水更加有了温度,而在他之前的唐诗宋词里,也能看到祖国山水的身影,正是由于这些古人的代言,这些风景名胜就变得家喻户晓:

比如,我们可以在杜甫的诗里登临巍峨的泰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再比如,我们可在诗仙李白的诗里得知蜀道有多难,庐山瀑布有多长,黄河之水哪里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名胜古迹

诗歌是名胜古迹和城市的宣传名片,而诗人便是它们的代言人,它们都因为诗句而隽永悠长,镌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滕王阁留名千古;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历史记住了黄鹤楼与烟花三月的扬州;一篇《岳阳楼记》不仅让人们津津乐道于范文正公的优乐情怀,也让岳阳楼流芳百世。

……

古诗词是我们了解古代历史的一扇窗户,也正如正在热映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所说的那样:“只要书在,诗在,长安就会在,黄鹤楼就会在”!正是诗词的存在,让名胜古迹与城市在时间维度之外达到一种永恒!

今天我要说的是什么呢?我们聊聊孟浩然,孟浩然也给一座名胜代言了。他也写了一首写景诗,但是他写这首写景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并不仅仅是旅游打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求取官职,这你就可能要问了,还有这么神奇的事?

看过电影《长安三万里》的朋友,应该对电影中李白科举无望尝试走“行卷”之途平步青云的片段颇有印象,所谓行卷,其实就是将自己的作品集结,投于可荐官的显贵门下,以求得到达官贵人的举荐,从而步入仕途。这源于武则天时所兴起的重视文词的进士科,进一步演变为“以诗赋取士”,所以电影中小杜甫说写诗人人都会并不是没有依据的,从而,天下士子又多了一条实现理想之途,长安也在那时成了诗人们实现理想和抱负的梦想之地。

类似于“行卷”入仕的方法在唐代还有“干谒”,而孟浩然这首写洞庭湖和岳阳楼的诗其实就是一篇名副其实的干谒作品。干谒是一种自我推销,本质上是纯功利的,对于行事光明磊落的文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内心矛盾: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餐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他们是“宁写苍生,不写权贵”的诗人和文人,用李白的话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我们再回到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单看这首诗的前四句,我觉得孟浩然是写景高手,秋天,天高气爽,浩渺开阔的洞庭湖当然是水天一色,首联,把王勃的那句千古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更加生动地描写了出来。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浑然一体,洞庭湖的烟波浩渺,烟雾迷蒙,好一片蔚为壮观的景色。

在浩大无边的洞庭湖边,孟浩然写出了我们人类如同天地间的蜉蝣,如同那沧海里的一粟,是的,我们人类在自然的目前是渺小的。

浩浩汤汤的洞庭湖,烟波浩渺,不仅让闻名天下的岳阳城“震撼”,更让孟浩然震撼,让无数为它挥毫洒墨的文人才子震撼,更让读诗的我们震撼。

云梦大泽水势滔天,蒸汽烟水茫茫,又是震撼心灵的景色……

我读到这里觉得孟浩然才华斐然,有诗为证,是谁说的呢?当然是我们伟大的诗仙李白了,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想必诗题中的“张丞相”看到这里内心会有所触动吧?关于“张丞相”到底是谁,还没有定论。

后面的两联诗孟浩然就写得很巧妙,他把自己不想“处江湖之远”而想“居庙堂之高”的心情比喻成没有船桨渡河,这是令人拍案叫绝。

孟浩然看见这太平盛世的大好时代,自己却碌碌无为,深感羞愧。

诗的最后巧用典故: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孟浩然渴望一展拳脚,出仕做官,但是没有帮衬的人,只能在一旁羡慕别人官运亨通,平步青云,无奈之情不言自明。他为何无奈呢?他委婉的“自荐”成功了吗?

答案是没有,只是在张九龄那里做了一个小官。其实这件事我觉得有“前因”,这首诗写于公元733年,早在公元728年,孟浩然参加科举落第了,自己如此才华横溢,是“千里马”,却没有遇上伯乐,所以,孟浩然一定是满腹牢骚,他写下了: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岁暮归南山》

其实,唐玄宗召见过孟浩然,可能是动了让这位风流天下的孟夫子做官,孟浩然原本可能只是恭维一下皇帝,自嘲自己的处境,没想到弄巧成拙,和李白一样被这位唐玄宗放还了。

这让我想到了柳永他经常流连市井坊间,所以写出了宋代的市俗文学,可能达不到士大夫所好有所不同,他们喜欢雅文学,当时的宋仁宗也喜欢雅文学,所以就把柳永的名字划去了。当时放榜时宋仁宗就想起了柳永的: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鹤冲天·黄金榜上》

对此宋仁宗的回应是: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因此,一代白衣卿相诞生了,宋代的世俗文学繁荣了。自此,“奉旨填词柳三变”专职写词,成为婉约词一宗。

我写到这里突发奇想:如果孟浩然穿越宋朝,遇到宋仁宗,说了同样意思的“不才明主弃”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