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庙堂之高则少放屁,处江湖之远则多嗨皮

 HNYZL 2023-07-3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1/

上学时,《岳阳楼记》需全文背诵,当时背得滚瓜烂熟,现在忘得非常彻底,除了一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可能因为经常考,再加上自己当年比现在还蠢,看到“江湖”就两眼放光,成天幻想着打打杀杀,快意恩仇。因此记得很清楚。

后来步入社会,发现这盛世甚是荒诞。身处庙堂喜用嘴巴忧民,身处底层反而用灵魂忧君,底层因“嘴巴忧民”而感动不已,庙堂却对“灵魂忧君”嗤之以鼻:我随便讲个故事,你怎么还当真了,这么不好玩儿吗?

荒诞处还在于,搬砖一天不容易,赚了三百,其中一百打赏主播,不打赏还觉得精神空虚,打赏之后终于心满意足的睡去,第二天继续搬砖;

主播亲热的和每个陌生人打招呼,大哥长帅哥短,没一句走心,直播太久,天天卖笑,真情还是假意早分不清了;

还有很多人感觉自己人间清醒,对搬砖者打赏女主播极为不屑,并从精神和现实两个方面论证其行为的愚蠢和虚幻,而他们自己,则沉迷于谈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

泛知识分子最是不堪,他们常常端着一副忧国忧民的面孔,用自以为是的笔法生动的描写着他们对社会的关切和对道义的热衷,一边维护着本就不多的优越感,一边还得不动声色的掩饰自己苟且的样子。

对比起来,搬砖者反而最真实,最起码他们接纳自己的空虚,并愿意为此买单。

老莫解读《道德经》▼大自在的启示

图片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2/

知识分子分两种,一种是儒家式的知识分子,一种是不把自己当作知识分子但有点知识的分子。

所谓儒家式的知识分子,姑且简称儒子。就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个知识分子,并且有情怀,所言所行、姿态文风要随时随处展现其形式饱满的知识和故作高级的情怀——无典故不欢,无抒情不欢,无说教不欢。

他们最喜欢扯价值扯意义,却连自己也拉屎也吃肉这样的事都不愿意提起——否则那些刻意勾画的价值和意义岂不显得很假?

假设儒子生在古代,考中可以进庙堂忧民,没考中可以入江湖忧君。不论进退,都不耽误他们写点酸文腐句,一边自我陶醉,一边展露情怀,道德上永葆清纯,人设上君子风采。

现代社会对儒子太不友好,虽然庙堂和江湖都还在,但有个屁用。会说能说敢说的一大把,说起来还个顶个有趣。儒子谈话一本正经,语速太慢,喜欢拖长调,以显示自己有学问的样子;写文章又爱掉书袋,而且要装作不愠不欲的样子,以表冷静客观,超凡脱俗。

鲁迅好像说过:面具戴久了,就会长在脸上。

所以,假设你是一名儒子,当你忧国忧民时,当你标榜正义时,当你义愤填膺时,当你表现清白时,当你故作清高时,你问问自己,你是出于什么这么做?是因良知而起的冲动,还是面具戴久了,下意识地表演——表演你以为的正确。

图片

3/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点击蓝字可阅)一文中,我谈了中国的三种文化——精英文化、场面文化和民间文化。

其中民间文化不过是场面文化(官场文化)的缩影。因此,中国的核心文化就两种:聚集于朝廷的场面文化——儒家文化;散落于江湖的精英文化——道文化。

西方哲学家说中国没有哲学,这足以令儒子们跳脚了——他们讲究场面,讲究在哪儿都能有个C位供他们装逼;持有道文化的江湖中人却不以为意,没有就没有,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或许是两种文化的核心差异:

儒家文化活在别人的评价中,道文化活在自我的认可中。

儒家文化是个论资排辈的文化,他们极其在意人为秩序,因此他们有家,家是人造的。有家就有了牵绊,就希望稳定,就要入世、生活、在人群中装模作样。

道文化没有家,只有天地自然,因为他们遵从宇宙秩序,对仁义孝慈之类不屑一顾。道文化的核心是追寻变化,这一点与儒家刚好相反。追寻变化就需要放下世俗,寻求内心清静,获得精神丰盈。

朝廷把儒家困在笼子里把玩——儒子们大多搞不清楚状况,搞清楚状况的都升得比较快——他们不过就是权力的爪子和帽子。他们当然可以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但这个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不是百姓的天下,他们服务的是皇帝,不是百姓。他们始终无法摸清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心态,一边明明叼着权力扔出来的骨头,一边念念不忘于自我想象的洁白羽毛。

江湖给了道文化以天地,他们注定聚不到一起,散落在各自的角落躲个清静。明明他们才是真正的清高,反而不在乎羽毛白不白,又没有在场面上展示的意愿,所以只是自得其乐得活着,不给天下添麻烦。
4/

旧时代虽然过去了,但儒子们还不甘心。他们还是热衷于谈论道德情操,谈论家国情怀,他们继续躲在套子里偷窥时代。

当今社会,已经不适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套词儿了,这本就是农业文明专制社会下儒家标榜出来的情怀。在商业文明的现实中,每个人都是买方卖方,都是出于利益,大家在乎的是法治和信任,每个人都在自私自利的为社会贡献价值,这比儒子们的夸夸其谈有效多了。

今天的时代,最高的道德是职业道德——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如果你是一名司机,就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危害公共安全;如果你是一名记者,就应该如实报道不说假话套话;如果你是一名律师,就应该在法律的范围内努力服务好你的雇主;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就应该把课上好——课堂要有趣,学生要爱听,知识要确实,逻辑要严谨。

如果课上得不怎么样,却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类的口号震撼自己,拿“灵魂唤醒灵魂”的名言感动自己,拿爱和奉献之类的鬼东西来掩盖职业能力的虚弱,这就太他妈的缺乏职业道德了,都是一个村里的翠花,你跟我装什么杰西卡?

5/

在当今社会,怎样做一个真实的人?从避免谈论道德开始。

如果你恰好居于庙堂之高,则尽量少放屁;如果你恰好处于江湖之远,则尽量多嗨皮。

大家都是被互联网打包起来放在舞台上的真人道具,各自过着不同的生活,谁也别试图对谁感同身受,你又不是我,我的感受你懂个屁。凡是装模作样谈“理解”的,都是一种泛知识分子的自恋。做到尊重就已经很好了——尊重这个社会有傻逼存在,尊重人与人之间都懒得互相理解这个现实,尊重界限和法治,顺便尊重下自己——少给别人添麻烦。

别轻易谈包容,那需要居高临下才行,你够高吗?一米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