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话红楼|读懂薄命司的点睛语: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漫话红楼 2023-08-01 发布于北京

宝玉跟随着警幻仙子进入太虚幻境的二层门,看到两边配殿都有匾额对联,多得看不过来,只看清有几处写着“痴情司”、“结怨司”、“夜啼司”、“春感司”、“秋悲司”。于是他对警幻说:“麻烦仙姑带给我处玩玩看看,可以吗?”

警幻说:“这里的每一个司中,都贮存着天下所有女子的命运册,你是肉眼凡胎,不能让你预知天机。”

宝玉听了,耍起赖来,反复央求。警幻被缠得没有办法,只好说:“好吧,你就在这个司里随便看看吧。”

宝玉十分高兴,抬头看这司的匾额,见上面写着“薄命司”三字,两边对联写的是:

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漫读君简评:

太虚幻境是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其美好让宝玉“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希望能在这里过一辈子。

但是,如此美好的地方,其配殿的命名却很不美好:“痴情司”、“结怨司”、“夜啼司”、“春感司”、“秋悲司”。

据警幻介绍,“此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也就是说,普天之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所有女子的命运都登记在册,并贮存在这里。

那么问题来了,结怨、夜啼、春感、秋悲,天下女子的命运都这么惨吗?怎么就不见一个与幸福快乐有关的所在呢?

其实,书中给出了答案。

就在宝玉进入太虚幻境的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孽海情天”的匾额和两边的对联: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女子的命运,大多与痴怨情债有关,古今皆然。而痴怨情债带来的,又有几分快乐呢?当然是以悲怨、啼哭居多。

当然,这都是概论,是用来作铺垫的,作者重点要表现的是“薄命司”。

如果说痴情、结怨、夜啼、春感、秋悲都只是人生中的某个过程的描述,那么,薄命就是结语了,属于盖棺定论。

是的,女子生来多情,一时被情所困在所难免,也不失为丰富的人生经验。但,因情而薄命就太过严重了。

这便是作者为“薄命司”所写的点睛之语:

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这句诗联通常被读者忽略,然而它却是对所有薄命人的总结陈词,阐明薄命的两大因由::春恨秋悲与花容月貌。

因花容月貌而薄命,这是众所周知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红颜薄命”,这属于客观原因,因为美貌是天生的。

在女子无以自主的年代,红颜易薄命,无论富贵还是贫穷,莫不如此。比如元春因“贤孝才德”而选入宫中当女史,后来又晋封为贤德妃,如果没有花容月貌,贤孝才德再怎么出众,也入不了皇室的眼。

最典型的是香菱,小时候因长得粉妆玉琢而被拐子拐走,十二三岁时因不俗的容貌引得冯渊和薛蟠因争抢而大打出手,闹出人命,成为薛蟠的侍妾后又被夏金桂嫉妒而惨受折磨,最终“香魂返故乡”。

为什么花容月貌易薄命?以后的情节会给出答案,但与“为他妍”分不开。

再来看“春恨秋悲皆自惹”,很明显,这是“痴情司”、“结怨司”、“夜啼司”、“春感司”、“秋悲司”的延续。

前面说过了,痴情、结怨、夜啼、春感、秋悲都只是人生中的某个过程的描述,但如果长期沉浸在这样的情绪里,到了偏执的程度,就会严重伤害到自己而导致薄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林黛玉,在春恨秋悲里将眼泪“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直至泪尽而逝。

而这样的春恨秋悲,却是“皆自惹”,对应了第六十三回的“莫怨东风当自嗟”,都是自作自受。

这便是那两句诗联的点睛作用,读懂了它,便读懂了薄命司,也就读懂了众钗的薄命根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