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见各地的四座五角桥

 zzm1008图书馆 2023-08-01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南通如皋磨头镇的十字桥

近来在东台和无锡接连观看了十多座四角桥,再翻看以前的访桥记录,我在外地还曾看过五座,它们分别是江苏苏州吴江八坼的四角桥农创大桥(2017.4.2.访),江苏南通如皋麻头镇十字桥村的四角桥(2017.12.16.访),浙江海宁郭店镇万寿村的四角桥向阳桥(2018.7.14.访),浙江宁波鄞州区集士港镇集士港村前街东35号的四角桥(2018.10.4.访),加上最近的江苏南通狼山镇的城山河三角桥(20323.6.6.访)。这些造型奇特的四角桥,注意的人不多,其相关资料更少。

图片

*苏州市吴江区八坼社区农创村名为农创大桥的四角桥

苏州吴江八坼农创大桥

八坼四角桥,是我与冯老师李凡的三人行访吴江古桥时顺道观看的,时间为2017年4月2日。这座四角桥坐落于苏州市吴江区八坼街道的农创村,它还有一个颇具时代与地方特色的正式名称为农创大桥。查阅相关资料,农创村历史悠久,但正式改名为“农创大队”还是1979年时。此时四角桥已经建成多年,看来该行政区划的名称还是来自于这座四角桥呢。据说这座桥的名称体现着那个时代的农创人满怀信心、不断拼搏的精神风貌。

图片

*农创大桥桥顶中央栏板内外的桥名和图案,四角桥简介以及在卫星地图上的位置图

图片

*农创大桥的主要结构

当我们来到四角桥,立刻就能看到桥顶中间椭圆形的桥栏板内外,有着醒目的桥名和图案。外侧是采用当时风行的毛体字书写的“农创大桥”四字,桥栏板内侧为简洁的“海鸥搏浪”图案。鲜艳的红色字体和蓝色大海上白色的海鸥,显示着多少年来当地人们仍然在细心地维护着这座不平凡的四角桥。要说无论四角桥还是三角桥,最好的观察方式肯定是俯视或者仰视。来到农创大桥的现场,我们两个条件皆不具备,所拍照片中也很难表现出它的特征,但能身临其境,桥上桥边走上几圈,还是能体会到它的神奇的。

图片

*我和李凡在农创大桥上的留影

据资料显示,八坼这座奇特的农创大桥建于1975年间,该桥长度分别为18米,桥面宽约3米,与河面净高5米。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桥梁荷载设计值相对较低,承载能力约3~5吨。农创大桥为双曲拱四角桥,桥座比桥体略宽,拱上砖砌拱,支撑墙镂空以减轻桥体重量并减少材料。桥栏为水泥立柱和两道横栏,立柱头上有五角星。农创大桥桥体状况尚可,尽管很少有人从桥上经过,但并没有被封闭和列为危桥,已从四通八达的交通节点华丽变身为当地一处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

图片

*南通如皋磨头镇十字桥村名为“马冯桥”的四角桥

南通如皋磨头镇十字桥

要说四角桥的说法似乎是约定成俗,却不料还有几种叫法也相对固定,只是不同区域的不同称呼罢了,我还听说有叫做“四脚桥”、“四接桥”、“四通桥”的。2017年12月16日,我们三人行去南通盐城一带看古桥,途经如皋时,特意去磨头镇看了一座印象较为深刻的四角桥。这里当地人把这种桥梁很形象地称为十字桥,这种类型的桥梁毕竟数量非常稀少,2001年3月,当地将长甸村、马冯村和许黄村三村合并时,连这个村的名字也直接命名为十字桥村了,又是一座因桥而后名的行政区划地名。

图片

*磨头镇四角桥的环境以及在卫星地图上的位置图

图片

*磨头镇四角桥的主要结构

四角桥位于江苏如皋磨头境内,坐落于东西走向的大寨河与南北走向的长甸河交汇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方便大河四岸的往来交通而设计的,整体呈正十字形。由于所跨的两条河道宽窄不一,还要保证十字形的桥型,所以相交的桥体就只能长短不相同了。为解决这一结构问题,桥梁设计为西南—东北向的桥长100步,两墩三孔;东南—西北向桥为单孔,长60步。到目前为止,这样一、三跨多拱交叉结构的四角桥可能还是唯一的一座。正是由于其结构特殊,建造困难,且主体保存完好,从而显得尤为珍贵。磨头镇四角桥上也没有任何文字,据有的介绍说先是被命名为“红旗桥”的,近年来经过考证,虽然该桥1971年3月开始由县水利局主持修建,花了两年时间才建成。在原始图纸上因地处马冯村而是被命名为“马冯桥”的。但我们还是习惯以地名来加以区别,称之为磨头镇四角桥。

图片

*磨头镇四角桥桥顶中间和四个桥堍

磨头镇四角桥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结构,横跨于大寨河与长甸河交汇处,由于特殊的多跨结构,外观上气势显得非常壮观。仔细算来该桥建成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我们到访时,四角桥已略显疲态,基本已经失去了通行功能,部分桥栏倒伏,桥面脏乱。几处桥头安置了限行墩,尽管还没有被列为危桥,但在它的南、东、西面不远处的河上,分别建起了三座新的桥梁,其通行功能已被完全替代。由此可见当年的一座四角桥,起的却是现在三座桥的作用呢。

图片

*海宁盐官万寿村名为“向阳桥”的四角桥

海宁盐官万寿村向阳桥

2018年7月14日与李凡的结伴访古主要目标是海盐看古桥,但还是抽出时间来到了海宁,目的就是看嘉兴地区唯一的四角桥。这座四角桥位于盐官镇万寿村村委西侧,跨新开河,它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桥名,在桥顶中间桥栏的外面,凸显着鲜艳的红色桥名“向阳桥”三字。在当时的互联网上,可以搜寻到较为丰富的海宁四角桥的资料。其修建于1974年左右,桥长为18米,宽为2.5米左右,石和混凝土双曲拱结构。2008年11月被定为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看了多座四角桥,却仍不知究竟是如何建造的,向阳桥的资料提供了一个案例,说是建造时先造桥,后挖通河道,不知道四角桥的拱肋浇筑时都是如何操作的。

图片

*海宁四角桥桥栏上的桥名、在卫星地图上的位置图、桥边较为著名的四角桥食品厂。

图片

*海宁四角桥的主要结构

万寿村新开河上的向阳桥,由东北往西南向和东南往西北向两桥相交而成,分开看,就是两座单孔拱桥,整体呈“十”字形,故被当地村民称为“四角桥”。四角桥周围环境幽静,比较特殊的地方是,桥下居然不是十字河而是丁字河,照理完全可以建三角桥而不用四角桥的。查询相关资料才知道,那年代当地公路少,出行、运输还是以走水路为多,所以村里要新开一条东西向的河,其中有一个位置与另一南北向的河形成交叉点,因此就想造一座横跨两条河的四角桥,以方便村民出行。后来因遭遇不同意见,往北的河道没有开,所以桥虽然建成了“四角桥”,河面则还是呈“丁”字形。

图片

*我和李凡寻访海宁四角桥时在桥上的留影

据介绍:规划建造这座桥的人是钟荣甫,当年他是向阳大队(万寿村前身)的大队长。当时他们去江苏参观,看的是一座三角桥。回来后因为要开“十”字河,所以就设计建造了一座四角桥。”据说当时造桥的时候,是先用泥土做出模型,再浇灌水泥。等桥完工后,再在桥下挖河。大概花了两个月时间,桥就建好了。桥刚建成时,四个引坡上各有两条一米多长的水泥凳,后来水泥凳被破坏掉了。我们看到向阳桥的拱肋拱波为混凝土浇筑,桥体中支柱等不是常见的砖砌而是用乱石砌筑。一桥通四方的四角桥又称十字桥,是水泥拱桥中诞生于特殊年代的特殊形式,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全国范围内留存的数量越来越少。海宁向阳桥是较早公布为文保建筑的四角桥。

图片

*宁波市鄞州区集士港镇上名为“集士桥”的四角桥

宁波鄞州集士港集士桥

多年前的2018年国庆小长假,三人行曾经到宁波,在卫星地图上查找古桥时,无意间在海曙区的集士港镇看到一座十字桥,于是赶去一看究竟。集士港镇是一座老镇,镇中心的十字桥,并非我们预先想象中的文革时期双曲拱桥的四角桥,而是混凝土平梁桥。这是根据两条相交的河道并不是正十字形,建成长短不一的两座桥相交而成正十字形,其中距离较近的东南-西北向的桥梁短且粗,是主要的受力桥梁;距离较长的东北-西南向的桥梁则长且稍小,就是搁在东南-西北向的桥梁上。十字桥也称四角桥,经向当地居民打听,在集士港镇这里是称为十字桥的。

图片

*集士桥上的桥名、建桥时间的铭牌以及卫星地图上的位置图

图片

*不同于传统四角桥的集士桥,桥上有排椅是居民们休憩的地方。

集士港镇虽是老镇,相关资料却并不多,据称其名因驻地得名。老镇的中心有二条河十字交叉,因名十字港,又因地处交通要道,古时读书人赶考曾云集于此,遂更名为集士港。四角桥周围全是老房子,桥堍至今甚至还有阶梯与街道相接的,几乎就是人行桥了。通过观察,在桥顶中间的桥栏上,有着与老镇几乎相同名称的桥名,桥名为“集士桥”,在傍边的望柱上,还找到了刻有建桥的时间铭牌,显示该桥建于1985年,2010年修。不知道在此桥建成前,老镇十字河上的陆上交通是什么样的状况?说实在的,唯有在交通要求并不高的老镇地区,还有建十字桥的可能,这种桥型如今连农村都已淘汰了。

图片

*我在集士桥上的留影

集士港镇的集士桥,算不上古桥和名桥,尽管结构特殊,却丝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对于我们爱好者来说,是一座比较特别的桥梁,再说算是又见了一座时间不久的新结构的十字桥(四角桥)。 

图片

* 南通市狼山镇三角桥社区原名为“战斗桥”的三角桥                                              

南通狼山城山河三角桥

南通城山河三角桥,是最近对四角桥再次感兴趣后去看的。近年来由于大家对这种桥的认识都游览进一步的提升,尽管老桥附近的农村地区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好多四角桥都被列入了不同级别的文保,老桥信息有所公开,桥体得到了保护和维修,周围环境也焕然一新。南通城山河三角桥位于城山路与崇川路路口南50米,凭借卫星地图比较容易就能找到。

图片

*狼山三角桥的文保牌,旁边成山路所跨城山河以及在卫星地图上的位置图。

图片

*南通狼山三角桥的主要结构

根据网上资料,南通城山河三角桥建于60年代中期,原来还有一个颇具年代特色的桥名为战斗桥。据介绍:当年并不宽阔的城山河,严重阻隔了村民的出行,便修建了这座桥梁。该桥横跨城山河及村组的中心河,俯视看形似三角,一桥巧妙替代了两桥的功能,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长久以来,此桥因其显著的功能、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别具一格的造型特征被大家熟知,成为了当地的地标,只是大家口口相传都称为三角桥。

图片

*狼山三角桥上看东、南、北三个方向的河道,我在狼山三角桥上的留影。

我们由成山路进入三角桥的西入口,桥座上面对面的两块文保牌立刻吸引了我们,并不多的文字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三角桥信息。确切的桥名为“城山河三角桥”,地址为南通市狼山镇,原来的三角桥村早已改为了三角桥社区。据介绍:三角桥社区位于崇川路与工农南路交汇地带,处于南通市新城区中心区域。南靠狼山风景区,西临崇川经济开发区,北有市行政中心,东临中央商务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角桥社区因辖区内一座独特的三向桥而得名。84年村改时,此地因桥而冠名,取名三角桥村,延用至今。建桥后,城山河东岸兴建的小学也因此命名为三角桥小学,朗朗读书声久久回荡在风景秀丽的城山河畔。如今时过境迁,唯有三角桥依然伫立在城山河上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