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失信被限制投标后,企业如何修复信用?

 超级招标 2023-08-02 发布于北京

       信用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个人如此,对企业更是如此。无论是最新发布的文件还是新的行业规定,都对信用作出了要求,一旦企业失信很可能会被列入主体“黑名单”中,限制企业参与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参与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

  那么失信企业被“黑名单”限制就没有办法了吗?不然,政府还是鼓励企业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并且给了补救措施:《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

  一.如何修复信用记录?

  企业修复失信记录,有2种途径。涉及一般失信行为的企业,可通过信用部门,或原行政处罚机关进行修复。涉及严重失信行为的,仅可通过信用部门修复,涉及特定严重失信行为的,无法修复。以下是失信行为的判断条件:

  涉及一般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主要是指性质较轻、情节轻微、社会危害程度较小的行政处罚信息。

  涉及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主要是指违法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程度较大的行政处罚信息。主要包括:

  一是因严重损害自然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行为被处以行政处罚的信息;因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被处以行政处罚的信息;在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做出裁判或者决定后,因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逃避执行,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被处以行政处罚的信息;因拒不履行国防义务,危害国防利益,破坏国防设施的行为被处以行政处罚的信息;

  二是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构成情节严重的行政处罚信息;

  三是经行政处罚决定部门认定的涉及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

  涉及特定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范围主要包括:

  一是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强制性产品认证等领域被处以责令停产停业,或吊销许可证、吊销执照的行政处罚信息;

  二是因贿赂、逃税骗税、恶意逃废债务、恶意拖欠货款或服务费、恶意欠薪、非法集资、合同欺诈、传销、无证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故意侵犯知识产权、出借和借用资质投标、围标串标、虚假广告、侵害消费者或证券期货投资者合法权益、严重破坏网络空间传播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行为被处以责令停产停业,或吊销许可证、吊销执照的行政处罚信息;

  三是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不可修复的行政处罚信息。

  企业要先明确自己的失信行为,才可以走相应的流程进行修复信用。也可以通过处罚的时间来判断企业的失信行为。一般情况而言,处罚在3个月~1年的是一般失信行为,6个月~3年的是严重失信行为,顶格处罚3年的是特定严重失信行为。

  二.信用修复的流程

  涉及一般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修复流程

  1.行政相对人按照《“信用中国”网站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流程》申请修复。

  2.行政相对人须向行政处罚归属地信用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是信用修复承诺书原件,须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二是行政相对人主要登记证照(主要包括工商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等)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三是已履行行政处罚相关证明材料(主要包括缴罚款收据等)复印件,并加盖公章;

  四是行政处罚决定机关出具的《涉及一般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决定书》(如有)。

  3.行政相对人完成提交材料,且行政处罚信息已经满足最短公示期要求,经网站主办单位审核通过后,可由网站撤下公示。

  涉及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修复流程

  1.行政相对人按照《“信用中国”网站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流程》申请修复。

  2.行政相对人须向行政处罚归属地信用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是信用修复承诺书原件照片、扫描件,须加盖公章;

  二是行政相对人主要登记证照(主要包括工商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基金会法人登记证书等)原件照片、扫描件或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三是已履行行政处罚相关证明材料(主要包括缴罚款收据等)原件照片、扫描件或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四是主动参加信用修复培训的证明材料(原件照片、扫描件或加盖公章的复印件)。可参加由“信用中国”网站公益性在线培训平台、全国各级政府部门举办的公益性培训班或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举办的培训班,并取得培训证明;

  五是由综合信用服务机构试点单位和征信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原件照片、扫描件或加盖公章的复印件)。

  3.行政相对人完成提交材料,且行政处罚信息已经满足最短公示期要求,经网站主办单位审核通过后,可由网站撤下公示。

  就信用修复来说,一般失信行为只要履行了主管单位的处罚决定,缴纳相关费用并做出整改,很容易就能修复。而严重的则还需要企业参加信用培训和申办信用报告才可以修复信用。

  当然,信用修复也不是万能的,对于多次失信,或信用修复未满1年的再犯企业,相关部门会拒绝通过审批,不予修复。

  总结

  近几年,政府越来越重视信用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建立相关的守信激励失信处罚机制。所以企业守法诚信经营才是王道,万一失信了也要及时做补救措施,免得正常经营受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