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些大逆不道的话3

 神棍糊的小海滩 2023-08-02 发布于加拿大

多少父母子女之间都是在靠性欲互相操控,还告诉自己这种扭曲的捆绑的情感是爱。不是,真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对自己的伴侣实在没欲望为了共同利益不想离婚那就出轨嘛,婚姻道德啥的没那么重要,何苦在孩子身上找补。人类以家庭为外表的爱很多时候明明是建立在无处发泄的性欲之上的,道德不过是遮羞布而已。

曾奇峰关于男女间有没有纯友谊的回答说的太好了,完全就是我所想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和性没有关系的关系,但不是有性色彩就一定会发生性行为。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一定有异性间的性张力,同性朋友之间的关系也一定有同性间的性张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任何人都是异性恋兼同性恋。你自己内心把这段关系界定为友谊那你就不会发生性行为(所谓越界),那么这样关系就是纯洁的友谊,就这么简单。但它和性有关系吗?一定是有的,你和异性相处的方式一定和同性不一样(不管是心理性别还是生理性别)。父母与子女之间也肯定有性色彩,母亲对儿子的控制很多时候就是异性间的性欲释放,父亲对儿子的殴打也是同性间的性欲释放。现代人对性的态度上的压抑造成了非常不健康的洁癖,什么都要界定清楚,划分明白,但这明明是不可能的。性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生本就是混沌中的清晰清晰中的混沌。

最基础的情感教育应该是自我认知,亲密关系的问题都在童年创伤。很多人潜意识里想让孩子多吃点苦,甜枣给了巴掌也绝不能少,因为凭什么只有自己是这么过来的。亲密关系里的虐待也是一样。意识不到自己有多阴暗扭曲,嫉妒心和报复心有多强,投射给别人的自我厌恶有多少。所谓童年创伤毁一生,指的就是那个停留在原地的小孩不能把不满原封不动的发泄回去,只能变了形式的发泄给自己,亲密关系里的人,以及自己的后代。还是那句话,没有真正接纳自己和自己的所有创伤和解的人是没有爱的能力的。不挖掘潜意识的后果就是意识部分慢慢被它吞没,一辈子沿袭同样的黑洞模式。人最大的勇敢不是踏上什么未知的旅程探索世界,而且去一层一层的掀起伤疤探索自己,走出受害者思维,抛弃否定和回避,开始真正为自己所有行为负全责。

我发现我遇见的大多数人都会把找原因等同于找指责对象,批判受害者思维在他们脑子里自动等同于受害者有罪论。有的人找到了原因就把责任全推在别人身上自己啥责任都不用负,有的人拒绝找原因因为觉得指责别人等同于指责那个内化了别人的自己。探索原生家庭就是典型的例子。前者认为什么都是父母的错自己是受害者,后者认为为什么要怪父母自己是独立的成年人找原因就是甩锅。找原因只是为了探索自己,我是谁,我真正想成为谁,我为什么会是今天这样,我潜意识里很多想法是哪里来的,如此而已,不是让你去怪谁。两者其实都处于防御状态,这两个极端行为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都没有学会为自己负责。

还是喜欢感性的人,真实而自由。情感才是我们人类的内核,人与人如果没有各种形式的链接又是什么呢?人终有一天会明白自我觉察是最重要的东西,梦的秘密会被解开,现在好多肤浅傻逼的所谓心理学套路也会消亡。

一见钟情就是两个失散的连体婴找到了彼此。人们说一见钟情不靠谱那是因为他们不尊重自己的感觉,明明很喜欢对方却要说服自己稳定的婚姻更重要,钱更重要,地位更重要,家庭的结合更重要。都是自我设限。而磨合的过程就是把外界强加给我们的边边角角去掉,回到最初可以完美契合的形态。越过外在的内核如果强烈吸引,那就脱掉那件自己以为自己需要的厚重衣服,抱在一起就不冷了。

彻底独立了才能爱,每个人都是完整的,情感没有自我重要,这些概念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万一我的自我就是情感本身呢?感受为什么没有理性重要?我们可不可以在关系里学习怎么独立?关于人应该怎样怎样的教育全是大型洗脑。从现在开始我要去质疑我曾经相信的一切,只尊重自己的感觉。

某些地方的人是不是对所谓理性逻辑什么的有迷恋?好像一个人情绪越稳定就越强,越像机器人就越厉害,同时人一定要变强变好。有时明明是麻木了,自我觉察不够,不然是怎么做到在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里镇定自若的?感受的正当性被否定,情绪被忽略,只学会了用各种精神胜利法说服自己。人们没有认识到的是,感受也许是我们拥有的唯一真实的东西了,哪怕它有时看似不准确,不合理,也是一系列事件的结果。理性在这里面的唯一重要作用就是让我们不用自己的感受去绑架他人吧,让我们更好的去沟通,去理解,去包容。

逻辑怎么会有感受重要,它只是工具,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体验就是体验,是我们能拥有的一切。语言这种被框架捆绑的东西也是苍白的。

一个人有没有逻辑不是什么学不学的好数学,更不是读了多少书学历有多高,而是在简单谈话中你就能看出来有没有的辩证思维,能够从各个方向分析一个问题,而不是强调价值观本身的对错。见过太多读书多学历高的笨蛋了,只有不容质疑的观点和为了压到你的观点而使用的打压/话术。你跟他指出A有错误,他跟你说B也有错误所以A不好不重要。19因为都小于10所以它们俩相等。前因后果能不能形成闭环不管,说不过了就扣帽子。所谓读书好只能说明你可能有毅力努力这些优点,但这些优点如果方向就错了那是毫无用处的,甚至还可能是缺点。努力做个罪犯也是努力。人用屁股想问题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有逻辑的,必然会导致只看见自己想看见的从而对事实视而不见。情绪,潜意识,保护机制这些对人的影响不通过不断的反思是无法挖掘出来的,也就没什么实时的深刻的自我觉察。而不断的自我觉察是每个人这一生时时刻刻都需要努力的,不然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所以我都不明白很多人慕强慕的是什么,这些所谓强很多时候不过是社达丛林里的自己想拥有的一些能够把别人踩在脚下的特质。评判别人前多换位思考,承认自己的错误不等于否定自己,指出别人的不足也不等于推翻别人。

某些地方的人就是受虐狂,受虐是美德,人生就是贯彻受害者思维。受虐狂的后代也必然是受虐狂,很少有人能逃脱这个恶性循环,这是需要足够的自我认知的,而大多数人的自我认知都不够。根深蒂固的文化桎梏,所谓美德全是互相捆绑的自我感动,每天演大戏,演完了还要给你加戏。我是觉得自己有点残忍,看见别人这样会有点嫌弃,因为我自己很直接,希望所有人都能直接一点。我需要什么我自己知道,我有要求会提出,如果做出了牺牲则一定会让别人知道:这不是我的第一选择,但是我愿意为你妥协,没让你知道的也就谈不上牺牲,我不是什么受害者,没人能逼我做我不想做的事,你也不用给我加戏。不要把自己的付出当作要挟别人的把柄,你自己乐意的,如果你觉得吃亏了那就调整自己的行为,下次别这样就是了,专注纠正别人干什么?世界是围着你转的吗?你的美德就是天下第一的准则?非要把私人领域的东西抬到到公德层面上来进行道德审判,好像这样才能拯救自己的无能。但是理性层面我也能理解,所以会觉得自己残忍,如果人从小得到的就是这样的ta很难不这么去别人。

突然想起可能某地异性恋女孩子们缺乏这个常识:大多数人口中的不以结婚为目的恋爱的渣男其实是帮了你个忙,现实的直男是那群把yp当恋爱把恋爱当婚姻的人,什么东西先一锤子买卖搞回家再慢慢消耗,这就是婚姻对他们的意义。所以他们特别瞧不起yp,这个行为违反了压迫女性的道德不说,还让女性格外难拿捏。 

善良不是软弱,不是我没办法所以不做,而是我有办法但是我选择不做。软弱的人很难是个好人,因为他们的好是有条件的,一旦强大了,或者说受到太多伤害了,就会把之前内化的伤害全都反弹出来。暂时不残忍不等于以后不残忍,受害者和加害者只有一线之隔。选择性忽略人性的阴暗面去做一个什么所谓天真烂漫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和美德没什么关系。善良需要力量和智慧,是一种自我控制,是一个平衡。所谓平庸的恶就是来自于那些软弱的所谓好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