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苑新谈 | 从“乌鸦”到“高雅”

 新用户22704310 2023-08-02 发布于浙江

现在人们一般不会想到, “高雅”的“雅”原来就是指乌鸦,而且在历史上两者之间存在着词义发展关系。表面上看来,“雅”与“鸦”这两个字写法不一样,意思也大相径庭。凡是跟“乌鸦”有关的词语,大都是负面的意思,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闭上你的乌鸦嘴”等。然而,凡是带“雅”的词语都是褒义,诸如“雅致”“高雅”“雅量”“风雅”等。迄今为止,所有的词典也都没有说明这两个字之间存在什么关系,都认为是因为两者偶然语音相近而采用相同的字形,就是所谓的“假借”关系。本文将揭开两者之间的历史文化联系,从中也可以领悟到中华文化传统的一个有趣的方面。

根据《说文解字》,“雅”是“鸦”的本字,后来的工具书都采用这一说法。偏旁为“隹”的字大都是与鸟类有关,诸如“雕”“鹰”“雁”等,它们跟以“鸟”为偏旁的字属于同一义类。现代汉语里两者的声韵母相同,可是声调不同,“雅”读上声,而“鸦”则是阴平。这也是汉语词汇演化中的普遍现象,同一来源的词,由于词义发生了分化,在读音上也有所区别,最典型的就是“好”,表示静态的属性(即用作形容词)读上声,然而表示心理行为(即用作动词)则读去声。

中国古代有这么一种文化传统,用某种鸟的叫声来形容一个地方人的说话特点,有时甚至再用这个比喻来指代这个地方的族群。语言的本质是语音,而人的说话声音与鸟叫的声音发生联系是很自然的事。下面先看两个经典的案例。

今也南蛮图片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孟子·滕文公上》)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李白《蜀道难》)

图片”就是伯劳鸟。孟子用伯劳鸟的叫声来形容南方人说话的特点,接着来描写南方人的行为特点。李白诗中的“鱼凫”是一种水鸟,这里是用来指代古时候生活在四川一带的一个少数民族。这也是基于同样一种文化思维传统,先用鸟声来形容一个地方人的说话特点,进而指代他们的语言,再进一步发展就是引申来指代这个族群。这里边还有人类学的一个共性,即用一种语言来定义一个民族,这方面典型的例证就是在英文中表示语言类别和民族名称的往往是同一个词,比如English、French、German、 Chinese、 Japanese等都是有两个意思,既指一个民族,又指该民族所说的语言。

了解到上述中华文化的传统,我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中原地区的先民是用最爱叫的鸟类“乌鸦”的声音来区别音乐的类别,又进一步用来描写自己所说的语言,结果就用“鸦”的本字“雅”来表示。乌鸦是最常见的一种鸟类,生活在中国各个地区,它们有个特点,就是一群乌鸦在一起,就会叫个没完。这一点很像人类的语言交际,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通常都会有语言交际。明白了这种相似性,就不难理解中原地区的人们用乌鸦的声音来描写自己的语音特点,而用叫声各有特色的其他鸟类来描摹其他地方的人的说话特点,结果就有用伯劳鸟形容南方人的语言特点,用水鸟描写西南族群的说话特点,继而命名这个地区的族群。

上述这些推断可以从“雅”的词义演化过程证明。“雅”字的最早用法都是限于声音,不描写视觉概念或者抽象的概念,因为这是受乌鸦这种飞禽声音来源的制约。《诗经》里的“雅”用于诗歌分类,有《大雅》和《小雅》之分。既然知道了“雅”跟声音有关,那么可以推知这里的“大雅”和“小雅”就是一种音乐分类:“大雅”指的是声音洪亮的音乐,相当于现在的交响乐或者打击乐;“小雅”则是指轻音乐,诸如琴瑟之类演奏的音乐。这可以从它们的诗歌内容上推知,下面是《诗经》里这两个部分的第一首诗篇: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呦呦鹿鸣,食野之图片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文王》诗篇内容庄重,宜用现在《黄河大合唱》那样的音乐;《鹿鸣》诗篇是描写田园风光,宴请嘉宾,宜用《茉莉花》那样的曲调。

根据现有文献记录,用“雅”来描写中原地区的人们所说的话,始于《论语》。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

杨伯峻《论语译注》把上面的“雅言”翻译成“普通话”,其实就是中原这个地方的人所说的方言。后来干脆就用“雅”字来替代标准语或者官方语言,比如先秦时的训诂词典《尔雅》和魏晋时期编纂的《广雅》都是指中原一带方言的词汇系统。

“雅”先指音乐,后又引申为指语言,公元前三世纪的用法都是指有声现象。尔后的词义自然引申,就是由指代语言发展为描写这个地方的人的各个方面的特点。因为中原地带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核心,代表着各个时期文化科技的最高水平,那么这个“雅”字就扩展到与中原人有关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一)合乎规范,正确,例如:“法二后王谓之不雅。”(《荀子·儒效》)

(二)高尚,不俗,例如:“履仁秉义,雅志淳固。”(《三国志·魏书》)

(三)高尚的情怀,例如:“既未悉雅怀,聊申往意。”(《梁书·袁昂传》)

(四)高尚的气度,例如:“有俗材而无雅度者,学知吏事,乱于文吏。”(《论衡·程材》)

(五)庄重的仪容,例如:“魏王雅望非常。”(《世说新语·容止》)

总结以上分析,中国的先民有这样一种传统,用鸟的叫声来描写一方人的说话特点,再进而指这个地方的人,最后扩展到该地区的人们的一切行为。中原地区的人们先用“乌鸦”的声音来描写音乐,进而描写这个地方的人所使用的语言。因为中原地区一直是文明最发达的地方,那么与“雅”字有关的都带上了褒义,指示正确的、规范的、优美的、大度的、文明的等。

有人也许会有疑问,我们的先人怎么会用不那么审美的鸟类“雅(乌鸦)”来形容描写自己的语言。其实,审美观会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也会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广雅》里有这么一段话:“古有鸦经占吉凶,南人喜鹊恶鸦,北人反之,师旷以白项者为不祥。”可见在历史上某个时期,南北方人关于喜鹊和乌鸦的审美观正好相反。最重要的是,“雅”的词义引申最初是声音方面的,那么与勤叫善叫的乌鸦联系起来就容易理解了。

如此一来,大家就不难明白“乌鸦”与“高雅”之间存在着词义上的内在联系,这种引申关系,只有从民族文化思维的角度去理解才能明白。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1年第12期《语苑新谈》栏目。

2021年第1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