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男子做上门女婿,母亲险些被人玷污,老婆婆:别想那么多

 艾尚故事 2023-08-02 发布于河北

乾隆年间,山东某县有一书生王文博,今年十八岁,从小到大从未离开过家,这是因为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父亲死的早,母亲看管的比较严。

王文博家不算穷但也不富裕,为了让他光宗耀祖,母亲张氏日日监督,天天督促,必须认真读书,早日考上功名。

即便是亲戚婚丧嫁娶,王文博也是闭门不出。

有一天,村里有庙会,请来一个戏班子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而且张氏刚好不在家,王文博偷偷跑了出去,庙会有杂耍,还有买东西的小贩,王文博是一样都没见过,不知不觉就看到了天黑。

王文博担心回去之后会被母亲责罚,站在路边犹犹豫豫徘徊不前,看着万家灯火流下眼泪。

在村口朝着东边走了几步,路口有一个老婆婆,说:“年轻人,天这么黑,你要去哪里?”

王文博说自己不敢回家,担心被骂。

老婆婆:“既然不想回去,还不如去我家,离这也不远。”

王文博擦了眼泪,跟着老婆婆上路。

来到一个村子,外围有一圈篱笆,老婆婆拉着他的手穿过一个小木门,里面就宽敞了许多。

又走了几步,看到几间木屋,有几个石凳和秋千,倒也干干净净。

老婆婆点上蜡烛,让王文博坐下休息。

桌上放着几本关于下棋的书籍,不像是普通农户家会有的东西。

王文博问:“婆婆也会下棋?”

老婆婆:“我不会,我有一个外甥女,她闲暇的时候会看,她爹娘死的早,从小住在我这里,乳名阿玉,特别聪明。”

说着,老婆婆去了里屋,领着一个小姑娘走过来,楚楚动人,眼睛好像月亮一样明亮,笑眯眯的。

王文博眼前一亮,魂不守舍,站起身。

老婆婆:“阿玉先陪公子说话,我去做饭。”

王文博问:“姑娘几岁?”

阿玉:“十六。”

王文博:“比我小两岁。”

阿玉:“小两岁怎么啦?”

王文博:“可以给我当丫鬟。”

阿玉:“谁是你的丫鬟?你以为自己是谁,夜郎自大!”

王文博:“不敢,不敢。”

阿玉:“无缘无故欺负人,理当受罚。”说着手帕打王文博。

二人打打闹闹的时候,老婆婆掀开帘子,端来了饭菜。

老婆婆:“阿玉从小娇惯,公子见谅。”

王文博:“阿玉姑娘聪慧过人。”

老婆婆:“公子别夸她,阿玉和我去后厨拿饭去。”

阿玉虽不情愿,还是去后厨拿饭。

老婆婆:“我家没男人,也没仆人,饭菜做的不好,招待不周,公子见谅。”

王文博:“无妨,无妨。”品尝之后,味美甘甜,平生从未吃过如此鲜美的食物,问婆婆如何烹饪。

老婆婆:“公子吃惯了山珍海味,村野味道比较新鲜罢了,不足为奇。”

王文博又询问每一道菜名。

老婆婆:“这一盘是骆驼峰,这一盘是熊掌,这一碗是碧莲汤,村野之中只有这些东西了。”

王文博赞不绝口,老婆婆又拿来一壶酒,饭后,老婆婆拿来被褥和床板。

王文博:“我一个人怕黑,不敢睡。”

老婆婆:“这里没有狼也没老虎,没人会吃你。”放下蜡烛和阿玉进了里屋。

王文博其实郑的害怕,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想喊老婆婆,有担心被阿玉嘲笑。

天快亮的时候,老婆婆和阿玉在屋内说话,好像是要嫁给王文博。

又过了一会儿,老婆婆起来打扫院子。

王文博问:“阿玉姑娘有婆家了吗?”

老婆婆:“没有。”

王文博又问:“阿玉喜欢什么样的?”

老婆婆:“性格好,模样好。”

王文博:“婆婆看我如何?”

老婆婆:“公子不错,我挺喜欢的。只要阿玉愿意,可以入赘过来,今晚就可以成亲,也不用合八字下聘礼。”

王文博喜出望外,老婆婆转身进屋,他就趴在窗户下面,听到阿玉说:“没有媒人,有没有见过父母,这个......”

老婆婆:“此言差矣,我看王公子也是有情有义之人,我活了半辈子,遇到喜欢的就嫁了,你见过有哪个狐狸需要媒人的,我去看一下他父母不就好了。”

阿玉:“不可操之过急。”

老婆婆:“前世姻缘,也不是我能勉强的。”

阿玉:“太着急了容易出意外,招惹祸事。晚两年也不迟,我算过了。”

老婆婆:“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不要想那么多。”

老婆婆走出来对王文博说:“我已经说好了,你回去告诉你父母,过几天我就把阿玉送过去。实话告诉你,阿玉和我都是狐仙,前世和你有缘。”

王文博:“这个,我如何跟母亲开口?”

老婆婆:“不必担心,我有一个东西,你带回去给你家人,就当做定情信物,你家人一定答应。你在城外的石桥等我。”

老婆婆取出一个用丝绸包着的东西,交给王文博,嘱咐他藏在怀里,说:“路上小心。”

王文博走出门,再回头,房屋全无,只剩下茂密的树林。

回家之后,王文博不敢隐瞒,说了阿玉的事情,把定情信物拿了出来。

张氏打开丝绸,里面是一颗珍珠。

张氏找来哥哥张贵商量,张贵认为阿玉不是人,不能同意,而且这颗珍珠也不知真假,不能轻易相信。

第二天,张贵带着珍珠去了典当铺,当铺老板仔细看了一下,认为价值五百两。

张贵返回告诉张氏和王文博,说:“珍珠是真的,但你也不能娶一个狐狸*精呀。”

张氏也很犹豫,王文博晚上也没吃饭,赌气回屋了。

张氏和张贵商量了一晚,认为可以把珍珠卖了,可以用这笔钱给王文博娶一个好人家的姑娘。

第二天张贵回家找朋友去了,王文博去石桥见到老婆婆。

老婆婆:“我知道你是个守信用的孩子,但你母亲却不同意,可惜我送你家珍珠。阿玉已经嫁给别人了,你让你母亲找个好姑娘吧。”

王文博跪地拉着老婆婆的衣服,痛哭流涕。

老婆婆:“别哭了,我逗你的。我有一个办法,你家后面有一个小院子,晚上你看到红灯笼的时候,我就把阿玉送去。”

晚上,后院果然亮了红灯笼,王文博进去之后,阿玉坐在屋内,比上一次见面还要漂亮。

晚上二人洞房花烛,结为夫妇。

天亮之后,阿玉离开。

王文博在窗边等着天黑,阿玉来了之后,看上去有些不开心,王文博问她怎么了。

阿玉:“强扭的瓜不甜,我二人私下结为夫妇,我担心会出事。”

王文博:“不会的。”

如此,大约过了半年多。

张氏发现了二人的秘密,又找到张贵商量,张贵:“不要担心,就是一个狐狸*精而已,明天我找一个道士过来。”

第二天,阿玉看到门上窗户上贴着符咒,很不开心,说:“我就说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王文博不想她走,阿玉:“你看看,道士在外面做法呢。”

道士带着徒弟在外面又唱又跳, 阿玉变成一股青烟飞了出去。

道士看到后大喜,说:“妖精抓住了。”

张氏和张贵大喜,王文博很难过。

隔天,张贵又带来一个好消息,他朋友认识一个放贷牛老板的,愿意出重金买珍珠。

张氏大喜,带着珍珠去了醉仙楼。

牛老板不仅经营当铺钱庄,还认识土匪,长得凶神恶煞。

张氏问:“你出多少银子?”

牛老板:“你要多少银子?”

张氏:“一千两。”

牛老板:“不值,除非......”

张氏:“除非什么?”

牛老板让手下人出去,屋内只剩张氏一个人,笑了笑,说:“除非你留下来。”

张氏很害怕,转身便跑。

牛老板一脚踢了过去,张氏摔倒在地,怀里还紧紧抱着珍珠,大喊救命。

牛老板:“叫什么叫,看你有点姿色,要不不然早打死你了。”

另一边,王文博发现母亲和珍珠都不在家,心想不妙,就去找舅舅。

但舅舅也不在家,才知道母亲和舅舅去找牛老板了。

王文博十分担心的时候,老婆婆出现了,带着他去了牛老板的铺子。

老婆婆在墙上画了一个洞,直接走了进去,王文博跟在后面,进去之后看到张氏躺在地上,衣衫不整。

牛老板正在脱衣服,老婆婆手指一弹,牛老板就僵直了身体,一动不动,只有眼睛眨呀眨,连话也说不出来。

王文博把母亲扶起,穿好衣服,又跟着老婆婆返回家中。

张氏整理好乱发,跪地拜谢老婆婆,愧疚不已。

老婆婆:“别的那么多。”

张氏问阿玉在何处,老婆婆说:“住在城南,你们赶紧去迎娶吧,去晚了就嫁给别人了。”

张氏马上雇来轿子,带着王文博去城南。

只见城南胡府高门大宅,丫鬟仆人众多,嫁妆堆满院子,有红珊瑚,打铜镜,珍珠翡翠多不胜数。

阿玉更是好像天上的仙女一般,路人看到都惊叹不已。

成亲之后,王文博和张氏都住在阿玉的宅子里面,家中有许多丫鬟仆人,在阿玉管理之下,生活更加富足,置办了许多田产房产。

后来,王文博考上进士,但是舍不得阿玉,就没有去做官。

阿玉不想生孩子,就给他纳了两个小妾,生了一儿一女。

(故事完。)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