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打自招

 天童老僧 2023-08-02 发布于上海

图片

中/华/瑰/宝

样板戏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1967年5月1日,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首都北京举行了一场革命现代戏会演,参加会演的有京剧《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共八个剧目。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这八个现代剧目都是歌颂和树立工农兵光辉形象的作品,反映了工农兵的生活,走向了民族化、大众化、革命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被誉为八大革命样板戏。

八大革命样板戏是李进同志亲自指导的,无论台词、唱词,还是唱腔、动作,都经过反复推敲、千锤百炼,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是其他任何戏曲作品都难以超越的经典,是一代人历久弥新的记忆。

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几乎每个人都看过不下10遍,每个人都能唱上几句。

当年毛主席在现场观看《智取威虎山》的时候,还对唱词改动过两个字。

图片

一个是“色”字。第五场里有出戏叫“打虎上山”,杨子荣身着大衣、扬鞭策马,唱着“迎来春天换人间”……毛主席听后,认为“春色”比“春天”更浪漫一些,便要求将'春天'改为'春色'。另一个字是“行”字。第九场邵剑波唱词中有“整戎装”一句,毛主席要求将'戎'字改作'行'字,这样通俗易懂。

看戏改字,足见老人家对待小事也是精益求精。只是,艺术成就极高、令人百看不厌的革命样板戏在老人家逝世后,被戛然而止。

这些年,虽然戏曲新剧目花样百出、五花八门,却无一例外地走向了衰败。剧目不受欢迎,剧团就不景气,为了生存,一些剧团不得不又开始复排革命样板戏。

比如上海京剧院又上演《智取威虎山》了。

不过,对上海京剧院重演《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老师却很是气愤。

图片

迎来春色换人间

或许有人要问:蒙尘多年的《智取威虎山》重登舞台、重展雄风,童祥岺老师应该高兴才对啊,怎么反倒生气了呢?

《智取威虎山》重登舞台,童祥苓老师的确非常高兴,但他们把第四场中少剑波对杨子荣说的'那就是对党和毛主席的赤胆忠心'改成了'那就是对党的赤胆忠心',这令童祥苓老师非常气愤。

他在微博上说,我是个普通演员,离当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还有不可攀登的距离!但这并不影响我热爱毛主席!你觉得去掉“毛主席”三个字是叫板吗?你能告诉我上京去掉“毛主席”三个字走了什么程序吗?

去掉台词中的'毛主席',对热爱毛主席的童祥苓老师来说,能不气愤吗?

不但童祥苓老师气愤,所有热爱毛主席的人都会气愤。

笔者也想问问上海京剧院:

中国共产党是谁建设的?新中国是谁缔造的?

你们谁敢说不是毛主席?

你们凭什么去掉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者和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

你们以为在台词中去掉'毛主席'三个字,就能去掉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毛主席吗?

不!

图片

别说剧目中的一句台词,就是任何人采用任何手段,都无法去掉永远活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毛主席。

相反,所有企图去毛主席化的人都是愚不可及、不打自招,只会让人民群众看清楚他们丑恶的嘴脸——毛主席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座标,是为人民服务的丰碑,企图淡化毛主席,就是害怕社会主义制度,害怕为人民服务。

图片

文/莫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