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事不是结果,成事比结果更有魅力|我来谈谈成事思维 26/156

 任公子成事派 2023-08-02 发布于河南

成事思维,我想就我思考的来谈谈对成事思维的理解。

什么是成事思维?

成事思维就是一切的思考,一切的行动和一切的资源都要为办成一件事服务。

可以说成事既是目的,是原则,又是手段。成事就是要办一件事,圆满地做成一件事。事情有大有小,而不管大或小,你都能够思考的周密,做得圆满,能够闭环,能够有头有尾,来有来头,去有去处。有亮点,有高点,这才是成事。

为什么要谈成事思维?

成事思维能让我更好的做成一件事,能让我最大化的利用身边的资源,比如时间、金钱、知识、人脉,甚至我们的情绪。

老人们说一个人百事不成,也许这是对一个人最狠毒的评价。小时候调皮捣蛋,长大游手好闲,后来吃喝嫖赌抽,一辈子浑浑噩噩,最后可不就是百事无成吗?当一个人盖棺论定的时候,如果再和百事无成沾上关系,那这一辈子可真的就白来了。

成事的表现有哪些?

欲擒故纵为成事;

擒贼擒王快成事;

坚韧不拔终成事;

能屈能伸必成事

从时间上说,今天要成事,明天也要成事。如果今天不能成事,也要为明天成事做准备。

从个体上说,自己成事,帮助别人成事,大家共同成事,多成事,成大事。

因此,当我们开始关心事情能否干成的时候,就会思考这件事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实现的方法和路径是什么,路上的困难是什么?我们应对的办法是什么?需要做哪些准备和调整是什么?如何去沟通和协调?如何去整合更多更大的资源?在达成事情的路上,情绪不重要,最后的结果才重要;心情不重要,最后的结论才重要。

这让我想起《史记·高祖本纪》中:

韩信要在齐地称代理齐王,这个消息传到刘邦那里,刘邦勃然大怒,恨不得立马就把韩信杀之后快。而仅仅是张良用脚踢了一下刘邦,刘邦就能迅速觉醒,“封什么假王,要封就封真王。”于是当即决定封韩信为齐王。

这就是心中装着成事这个念头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即便被愤怒情绪所控制着,成事也会让我们的社会属性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属性会让我们的思考更加的理性,让我们行动更加的经济,让我们的行为更加有结果,最后把事情干成。

一旦成事这颗种子在心头发芽,也就在内心中种下了资源的整合能力,创业冒险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怕困难的决心,勇往直前的斗志。而日常生活中所频频出现的不良情绪,以及琐碎的小事也会为成事这个念头让路。

在那种状态下,我们不会被疲惫所打败,不会被情绪所控制,不会跟琐碎去计较 ,我们只关心最后的结果,关心最后是否能干成这件事。

因此在做事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改变:

做事的时候,先问题后情绪;

以改进的态度去沟通;

以向好的方式去建议;

以合作的目的去协作;

以成长的目的去学习。

成事不是结果,成事比结果更有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