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知识化作能力5个层次 44/156

 任公子成事派 2023-08-02 发布于河南

第一个层次:做笔记

不管我们读书也好,听课也好,所有的知识变成能力的前提都是识记,因此做笔记就成了我们学习必须要做的基础。我们通过笔记来概括听课和读书的内容,达到记忆的目的。同时也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创意、灵感、思维的发散,这是对学习知识的补充和提升。所以做笔记就成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分享

我们所记忆的内容,我们针对记忆内容所产生的灵感,想法和心得需要通过分享传播出去,这是我们运用知识的另一个层次。我们可以写总结性概括性的短文,也可以通过录制短视频,发布到相关自媒体平台。,这些都是分享的形式。通过分享,我们强化知识记忆,进行初步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检验了掌握了知识正确与否,是一个提升好方法。

第三个层次:模仿

在学习这两个汉字中,“学”就是模仿的意思,“习”就是小鸟舞动翅膀在练习。因此我们学完知识之后要进行相应的模仿,并进行反复地练习,一直到这个动作成为我们信手拈来的习惯为止。如果是一句话,那就把它练到脱口而出,张口就来的程度。通过模仿和练习,我们才能把知识变成技能。

第四个层次:运用

我们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问题当中去。如果学习的是办公软件技能,我们叫练习具体的操作步骤,来解决工作汇报,工作总结等实际性的问题;如果是理念,我们就要通过跟别人讲。来达到改变观念的目的;我们甚至可以把所学的知识概念进行相应的扩大和缩小,进行地域和时间上的迁移,来匹配我们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五个层次:验证

这些知识对不对合?适不合适?哪个地方有问题?我们可以找一个小范围的实验对象进行验证。如果我们达到了想要的目的,说明这个知识对于我们适用;如果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我们就要思考这个理论是否正确以及适合当前的情况。

这种验证,需要掌握知识应用的条件,知道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下是奏效的,如果偏离了这些条件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适用于他人的事情,适用于我吗?适用于这个地方的,适用于其他地方吗?适用于之前的还适用于现在吗?如果不适用,那么问题出现在哪?该如何改进这些条件以匹配相应的结果?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习得改造客观世界的规律,如果总结的这个规律是对的,而最后的结果却不一致,那就说明认识产生了偏差。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纠正偏差的认知和规律之间的差距。也只有认识真正贴近规律的时候,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才能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欢迎交个朋友

个人微信号|共同成长 一起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