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太师英雄末路,为啥还敢嘲笑元始?只因身上藏着截教最大秘密

 liuhuirong 2023-08-02 发布于湖北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260期:争夺

文/王事情

闻太师再过绝龙岭,是在他出兵讨伐西岐三年之后。三年前,他骑着墨麒麟,手里是能够化蛟的雌雄双鞭,一身修为直逼金仙;另一方面,他提兵三十万,负正统之名,此行目的欲将逆乱西岐灭国,兵威煊赫,气势无两;但是,最强大的还是他的人脉,本是区区截教三代弟子,交游之人却不是金仙就是真仙,甚至赵公明和三霄这等准圣高手一经所请,无不殷切助他,他的回报却只是淡淡一声多谢道友罢了。将一个久居上位之人,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年后,闻仲败光了三十万大军,双鞭被打断了一根,墨麒麟被打死,逃亡的路上被他一向看不起的阐教弟子围追堵截,最终把他赶到了绝龙岭这个地方。这是阐教、也是命运为闻仲挑的归天之处,三年前他看到这三个大字,想起乃师金灵圣母之言,便心下迟疑,如今在命运的末路,应该壮志消沉、甚至放弃挣扎才是。

可是他并没有,即使看见云中子做好陷阱等他,仍大笑说:看你有何法治我?云中子用出专门为他准备的通天神火柱,闻仲又说:此术焉敢欺吾?最后火烧他不死,驾遁光欲走,走时还嘲笑了对手一把:你的道术也只如此!

这些表现和革命烈士的视死如归精神无关,而是他似乎根本不认为自己会死,不认为会被高层放弃。如此种种,既令人心折,又让人困惑,闻仲身上的最大谜团也正在于此,他怎么能跨过年龄和身份的限制,与阐、截的二代弟子相识相交?又何以在英雄末路之时,仍能如此没心没肺到近乎愚蠢?

云中子背后站着谁不言而喻,他敢嘲笑云中子其实就是嘲笑元始,但他似乎完全不担心如果云中子杀不了他,元始天尊会不会饶他,就像对付三霄那样?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骄傲(或自尊)差不多都是由以下几点构成的:

1、实力

有人以为闻太师的实力已经达到了准圣。姑且不论此言确切与否,就算他是准圣,赵公明、云霄这些人也是如假包换的准圣,大家都一样厉害,凭什么就特别给你闻仲面子?

而且闻仲绝不可能达到准圣境界,他既没有横扫阐教的法宝,也没有大杀四方的战绩,逃亡路上连哪吒、黄天化、雷震子这些三代弟子也能欺负他,虽然逃跑时心慌意乱战力大打折扣,但折扣这么多,还是太不可能。

2、地位

只要人在江湖,首先肯定是靠实力说话,如果实力不济,那么只能靠财富和地位开路。闻太师的地位不用说,帝乙的托孤老臣,商朝两大支柱之一,黄飞虎走后,一人独揽大商军政大权,是纣王之下第一人(纣王也怕他)。

封神中的修士,别管得没得道,对于人间富贵都无比热忱。如崇黑虎、李靖、姜子牙等,大道难成,被师尊发配下山。如孔宣等,横扫准圣无敌手,也在商朝军队中效力。截教师叔师兄弟帮闻仲,有可能图的就是太师这块金字招牌。

3、自信

前面说到,闻仲似乎根本不认为自己会死,也不认为会被高层放弃。这其实意味着他在世俗的身份之外,在截教中肯定还有另一个身份。这个身份一定强大到让人纳头便拜,就像宋江两个字一说,水浒位面无人不知;就像唐僧一样,金蝉子转世,妖怪都知道吃了他的肉能长生不老。也像姜子牙一样,阐教众人,上至太上教主鸿钧,下至道门四代门人,络绎不绝下山相助。

事实上,对比一下姜子牙和闻仲二人的轨迹,你会发现竟是如此相似:学道→下山→身居高位→大战,八方来助。推而广之至于截教之主通天与阐教之主元始的轨迹,仍然高度相似:拜师→成圣→佥榜→参战,而通天因“兼收并蓄、有教无类”而将截教带入极盛,应该说他的思想境界更在元始之上,那么,这样一个人,真的不知道派人抢占封神气运么?

而但凡通天起了一丝念头,那么受命下山的这个人是谁,还用再说吗?

正因为截教上下都知道闻仲是通天推出的封神之人,所以他们才会竞相助商,以至有时候简直热情得像是巴结。正因为闻仲知道自己背后站着谁,他在帮谁办事,所以即使在绝龙岭上,面对实力超出他几条街的云中子,他仍然毫不在意。

只因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天选之人,通天教主不可能让他死。他要知道姜子牙号称七死三灾,死了十次不照样死而复生么?通天出手救一次闻仲又怎么了?

这也是即使尘埃落定、封神之时,闻仲仍然英风锐气,不愿跪拜姜子牙的原因。直到此时,闻仲仍然抱有自己会复活的幻想,以继续帮通天完成大业。

而这同时证明了另一件事,闻仲显然是看过封神榜的名单的,也就是说,随着万仙阵后通天争夺封神话语权彻底失败,掌握了笔杆子的元始增删修改,封神终榜的名单,其实已经与初榜有了很大的出入。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