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解放日志(Ⅰ)| 触摸最真实的自己

 霏鱼姑娘 2023-08-02 发布于上海

前言:自2022年6月1日上海正式解封之日起,我一直努力地在探索,在尝试,让禁锢许久的我的心灵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有人跟我说,看见和了解是改变的第一步,当我开始触摸真实自己的那刻起,便印证着我已然踏上寻找内心平和的征程,我也知道,当我意识到改变时,一切也都朝着更好方向发展了。“我的解放日志”系列灵感起源于治愈系同名韩剧《我的解放日志》,以自我认知、自我和解与自我解放系列文字为主题,笔者将它视为自我心灵成长历程中的一个跨越式突破,而仅以此系列文字,想送给每一个在心灵解放路上努力挣扎的朋友们和在自我和解路上不断探索的自己!

正文:
前几日,我问过我朋友凌这样一个问题,“遇到了跟你很像的人,你会心动吗?
不犹豫地告诉我:“不会!
开始,我很惊讶她怎可以如此了解她自己,以至于没有片刻的迟疑便说出了答案。
我再追问,“为什么不会呢?”她告诉我,“因为我不喜欢自己。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很自愧没能像她回答的那般笃定。而抛开问题本身,从对话中,我看到了两点显而易见的问题,一是我并不了解最真实的自己;二是她不能全然地接纳自己,我也一样。
是啊,我们终其一生耗尽全力去生活,去体验,去感受,却很少用仅限的时光探索和认识自己。而在生活中,我们又时常会讨厌着自己,不知道如何爱自己,甚至还选择用残忍的方式对待自己,究其原因,是我们自己都无法在他人面前袒露不完美的真实的自己。      
01 醒与自知,是良药苦口的镇定剂
前段时间,我有幸与一个正在修佛的男生在认知自我领域进行了一番深度探讨,从他的言语中,我冥冥感受到了一股笃定的力量,即他对自身有着清晰且明确的认知,还有他身上那股超越我们同龄人思维的通透,实为让我震撼。
印象中有一句深深触动了我,“你要知道你自己,并且清楚自己选择了什么,并为此选择可以承担什么样的后果。”他的这句话,让我陷入很长时间的沉思:为何我们都会迷茫、焦虑或是不知所措,不就是对自己不够有清晰的了解吗?因为不了解,所以迷茫;因为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被情绪牵绊;因为不清楚自己真正要什么,所以问题来临后又无所适从。真正的通透者,就如同他那句话所言,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外部世界,不被情绪而左右,冷静并透彻地理解和思考问题,并且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向往什么,同时也知道如果这样选择后果会是什么,如果选择了也会坦然接受一切结果。
擅长贩卖焦虑的自媒体也时刻警惕地告知我们要学会清醒自知,但何为清醒与自知呢?我想,应该就像那位修佛的男生所那番话时所表现的极为自由的状态吧!这样的自由状态,不是追求波涛汹涌的轰轰烈烈,更不是摆脱理智的散漫与失控,而是自我控制,是找到了属于他什么的节奏,是找到了适应他自己的心跳与脑力的和谐状态,是等于清醒自知+勇敢选择+坦然担当的状态!
但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把这些问题想得透彻呢?很多人平凡地过完这一生,却始终陷入只能看清别人却看不清自己的怪圈,这又是为何? 那些让人羡慕的人间清醒者,过得真的快乐吗?是不是只有经历极大的悲与痛才会转变成这样?显然,细究这些问题毫无意义,我虽对这些问题很是困惑,也不知如何去诠释清楚,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真正地了解自己,是摆脱迷茫与焦虑的唯一镇定剂,虽然很痛,但立竿见影! 因人生终究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白遭受的痛。

回想自己在探索、认知自我的征程中,但凡让我痛过、哭过、累过的种种,确实期间让我成长和收获了许多,而我也不会羡慕那些人间清醒者,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和状态,无论经历了什么,能够在这辈子真正意义上找到自我、认清自我就是万幸了。
如果说公众号文字写作是开启我初步探索自己的钥匙,那么我这两年的经历和体验,彻底地将钥匙插进了认知自己、改变自己的我的心灵阀门。过去两年间,我将大多数时光和精力放在自己的工作上,显然工作压力的焦虑还有疫情期间心态的抑郁失衡,让我心力交瘁且无法再次提笔。
在不写文字的这一年多里,我承认我对这个阶段的自己是又爱又恨,一方面,既不敢面对那样状态的自己,会害怕甚至逃避,另一方面,我又极为渴望突破迷茫与困惑,我会尝试着选择与不同的人交流,摸索光的出路,在痛苦抑郁时不放弃实现化茧成蝶的蜕变。
在短短半载时光已逝的2023年里,越来越好的转变迹象在我身上更加凸显,因我平生第一次有着这样强烈的心境想要去探索内心最深处的自己,去触摸那个被世界运转变化所带给我心波澜万千心境的自己,而我的心境也比以往平和了许多,我会对心理学、王阳明心学类还有情绪管理学等心灵疗愈类书籍在提升和改变自我心境上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也会陷入一些诸如“我是谁”,“我到底是什么样性格的人”,“我对真实自己的认知有多少”,”我的情绪状态到底是如何的”,“我对待问题解决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等等问题的思考中,这些问题好像是探知一个个未解的谜,每一次的思索都让我沉浸其中而无法自拔,不敢轻易去破解,就好似从未被触及过一般。
02 
疫情封控中的情绪,由谁买单?
提及2022年的春天,我想萦绕在魔都人脑海里的,定是那挥之不去的噩梦一般的灰色记忆吧!甚至那时还流行过一句既诙谐又心酸的话,“作为上海人,没有被封过的人生不是完整的”。再次回想,一切都很不真实,又恍如隔世。

我永远深刻地记得,疫情里我所持续的焦虑、抑郁和失望的情绪是我这辈子里前所未有的长,但与无数社区工作者、大白们无私无畏守卫一线的艰辛相比,我又会为我的这些负面情绪感到羞愧,因羞于表达和承认而试图压抑自己的情绪,假面上我会借着做些譬如持续刷小视频、刷剧等无营养的事务和行为压抑自己的情绪,得以麻木自己的情绪,达到短暂的欢愉,从而陷入一系列连锁反应,情绪的起起伏伏伴随着我,却从未真正消散过。

现在想来,在极度恐慌的情形下,越想摆脱越会焦躁,在巨大的危机面前,我们人类都变得异常渺小,而疫情这样环境下所展现的,恰恰就是最真实的自己! 回望疫情的大背景,我为何会陷入这样的情绪呢?如今,我更想以第三视角的观察者身份反思这一切,去真正了解和探究自己的情绪,分析情绪产生的根源,读懂情绪传递给我的信息,明白它的用意。

2022年三月,香港失控,上海沦陷,前所未见的封城、封小区、封楼,核酸检测层层加码,围城里的人们失去了基本的自由,而人又是群体动物,每个个体对国家,对制度和社会体系有着向上的本能依赖,甚至无条件相信,但事实是期盼越多,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政治性抑郁以及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失望乃至于绝望的情绪。当这种信赖和信任被一次次摧毁,一次次地打得粉碎,于我而言,精神冲击和信念崩塌所带来的痛不亚于一次爆炸式的自我毁灭,这也是大背景带给我痛苦感的缘由。

疫情打击下的我又不得不抱着手机让自己淹没在网络讯息的洪流中,平日里无法见到的负面新闻和现象铺天盖地得袭来时,不安全感,担心和慌张也被一同灌注进我的情绪中:可能会是因所住小区和楼栋里越来越多老人确诊却无方舱接应的焦虑和电话反馈无门的无奈,会是被两三个月里被桶鼻孔和喉咙支配的恐惧,会是所住楼层的90岁独居奶奶半夜在家摔倒在地喊救命楼里的邻里救助的热情的感动与心酸,又可能是听闻方舱环境恶劣且没有任何治疗放任自愈而害怕感染,朋友公司降薪而担心自己薪资和职位不保,看到微信群里极低的抢菜成功率而为缺菜缺肉所烦恼……这一切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对现实的无助感和无奈,都是让我陷入焦虑和抑郁深渊的因素。

但从客观角度分析,突然的一刀切封控砸到这座城,是所有人未遇到过的挑战,这在一个全新未知的环境以最快的方式探索出合适的抗疫模式实属不易,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会有挫败,混乱的情形,身处其中的我们难免也会有恐慌,愤怒。故而,如果给疫情破防的上海多一些包容与理解,少一点抱怨和责备,或许一开始我也不会因为巨大落差而深感痛苦。

从心理学层面来看,焦虑、恐慌等情绪,仅仅是一种心理应激和精神压力。每个个体对事件接受能力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如身边是否有人感染、自己是否感染等),情绪波动的程度也会随之不同,而铺天盖地的疫情消息,亲朋好友的密切关注,也会带来焦虑。诚然,面对未知风险,焦虑与抑郁也不可避免,而我身体所产生的任何情绪变化都是正常的,我并不需要自责和感到羞愧,更无需压抑情绪本身。

我们真正需要的,也并不是把自己扔进情绪的沼泽里,而是了解自己的情绪并从中学会抽离,并用行动改变。比如,媒体报道灾难或者一个小道信息轻而易举激起了你的愤怒时,让自己先冷静下来,去较真和查证,并客观地将其作为真实悲剧对待,抽离情绪,避免产生代入式或泛滥的同情心。又比如,去做更有价值感、更有意义的事情来克服焦虑,如果我用焦虑的时间去学习和阅读写作,从而让我获取安全感,是不是我就不会迷失在信息膨胀的网络世界里,更不会让自己长时间心在悲伤、低沉、麻木无力的情绪中。

    03 
了解情绪,触摸真实的自己
人生最大的敌人和最亲近的人就是自己,想要了解真实的自己,并不容易,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为何突然难过,也不知道内心真正的需求,想要突破,关键就在于了解自己的情绪。

若不是这次疫情离我这么近,若不是疫情的长期和反复肆虐,我可能也无法这样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更不知自己竟在灾难面前的情绪真的会失控。当发现自己无法像父母和朋友那般得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且有着两耳不闻窗外事又云淡风轻的那刻起,我才意识到自己内心远没有想象中的强大,而自带较强同情心和敏感性的性格让我极易被外界传输的负面情绪所影响。

事实上,如果重来一次,我会选择放松一点,灵活一点,我会选择在那期间过得更傻一些,与其小心翼翼、患得患失,与其操心着以后的未知性,我更愿意享受当下的时刻。

我们的感受是真实的,情绪是一个信号,是一条牵引我们回到本源与未知真我联接的道路。情绪本身没有好坏对错,每一种情绪都有它存在意义,并试图告诉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提醒自己需要关注什么。

当我们感受到愤怒,焦虑,哀伤等情绪时,我们需要停一停,问问自己这些情绪的来源是什么,做自己情绪的观察者,读懂自己的情绪,仔细倾听情绪带给我们的秘密,才能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

我们总是在人群中,习惯用最好最阳光最优秀的一面展露给别人,在生活中的我也一样,自然所有人都觉得我是个极为开朗乐观的人,但自己的伤心、痛苦、纠结和迷茫的部分少有人知晓,因为我害怕被评论、被误会、被伤害。故而,我不敢轻易在别人面前表露自己负面的情绪,自己以为的情绪控制是压抑情绪,导致堵在心中的情绪越多,就会导致人前开朗人后悲伤的恶性循环,而终有一日会将情绪彻底迸发。

这也是源于我们在情绪发生时不知道如何表达,而一味地悲观、抱怨不仅无济于事,还会不断内耗,折磨自我,以至于身心健康受到负面影响,甚至是抑郁成疾。然而殊不知,情绪表达也是我们了解自我情绪的关键一步,链接这个世界所产生的开心与不开心的感受,我们都应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

去年的一些经历,让我终于有勇气跟最好的朋友和一些陌生人诉说自己的痛苦,还有跟我的家人也有了更多的沟通,那个以前看似极其开朗和懂事的自己,其实在心灵被人发现后,也并不是一件坏的事情,我的心对自己和他人也更加开放和包容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