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摸鱼儿》:英雄的悲愤,是一曲无用武之地的慷慨悲歌

 诗词百草园 2023-08-02 发布于江苏

             匕

诗词百草”,总有一味是你喜欢的

诗词百草园 | 文

 阝               

                              廴              匚

当你感到忧愁烦恼的时候,你是如何调节情绪的?

是像李白那样,纵使今日忧愁如川流不息的流水流淌不绝,也要举刀斩断,纵使今日喝了“三百杯”都“愁更愁”,也要去追求那如明月般高洁的理想,永远怀抱高情逸兴?

中国古代写愁的诗歌是一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千里漂泊,终究郁郁不得志,这愁难道不令人肠断?

古人将忧愁融入自然界伤春悲秋之中,这是秋愁,秋愁好似更令人断肠,春愁好似要好得多,真的是这样吗?

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伤春么?是的,但好像又不全是,春天更容易感到时光的流逝,好在花落燕归,春天还在,只是青春逝去,要珍惜当下,当下就是永恒。晏殊的这首词,春愁的怅惘多于春愁的哀伤,这哀愁是淡淡的,一种惆怅而已。

相反,辛弃疾的春愁就是“断肠”了,一种家国之痛的无可奈何,沉郁和苍凉交织,英雄欲死而不甘,唱出这壮志难酬、无用武之地、有志难伸的悲歌。

今天便讲讲辛弃疾的《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是名副其实的英雄,他和岳飞一样,立志“渴饮匈奴血”,替南宋王朝“收拾旧山河”,他相信凭着自己“武能马上定乾坤”的才能和拳拳报国之心定能一展拳脚。可理想哪有那么容易照进现实,他的一腔报国热血在写下这首《摸鱼儿》的时候仿佛消耗殆尽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苦涩的闲愁,这苦愁让辛弃疾忧愤难耐,肝肠寸断……

辛弃疾时刻准备着为南宋朝廷捐躯,他愿意此生为南宋驱迟,此心矢志不渝,辛弃疾还是嗷嗷待哺的孩童时,北宋已灭亡,虽然如此,他还是在祖父的影响下,以祖国统一为毕生志向。

还记得,21岁时,自己还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英勇少年,那时候,组织农民起义军,虽然只有2000多人,但却轰轰烈烈,真真实实为国为家射杀敌寇,辛弃疾是何等英姿飒爽,仅仅率领50骑兵,便可于五万敌兵中生擒张安国,他的胆识和谋略让他最终选择南奔投宋,他相信只有这样自己的扶危救亡的远大抱负才能实现,那时的辛弃疾对南宋朝廷有很大的信心,他早已许下“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远大理想了。

只是现在(公元1179年宋孝宗淳熙六年),这一年的暮春,回首往昔,辛弃疾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后悔,17年前,自己抗金归宋,这17年,他满心期待着自己的恢复中原的主张可以被朝廷采纳,可每每都是事与愿违,调官之时总是大材小用,四年之间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转来转去,这一次又是职务上的一次平级调动,从湖北到湖南,依旧是主管钱粮的小官,可他都40不惑了,看来恢复中原是没有希望了,此时的辛弃疾内心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就着春雨不可遏止地一泄到底: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春天将歇,那枝头的残红已不多了,还能经得起几场风雨呢,春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春天走了,辛弃疾的青春年华也随着春芳歇了,春天为什么不能多停留一会儿,春天你知道吗?你多下一场雨,春意就会消逝一分,难道只能无可奈何看着这春天从人间溜走吗?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天,你知道么?人们有多么爱惜你,爱惜到害怕你花开得太早,人们还没来得及欣赏你的美貌,你就让落花满地,何苦要走得这样急切呢?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春天啊,你停一停脚步吧,你难道没有听说,那天边的萋萋芳草,为了把你留在这人间已阻断你的去路,你走不掉了,春天你就留在这人世间,你看,人们多么喜欢你,到处找寻你的痕迹。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春天啊,你怎么一言不发,人们最恨你这样,看来只有那献殷勤的蜘蛛在雕梁画栋间织网才能勉强留住你的尾巴,那丝丝飞絮。

这首词的上片辛弃疾表达了对春天的复杂情感,他真的只是为了让春天在人间“永恒”存在,不用经历四时流转才这样写的吗?很显然不是,这春天的去和留其实不甚要紧,要紧的是这春天是南宋王朝命运的象征,也是自己年华的象征,他不知道他的“国”可以在内忧外患的复杂形势面前可以支撑多久,而今,自己已是不惑之年,又不得重用,还有机会为自己的家国奋勇上阵,冲锋在前,视死如归吗?说实话,英雄战死沙场才是荣耀不是吗?当一个小官虽可勤政爱民,但却是“苟且偷生”了

辛弃疾有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也有李煜的家国之痛,身世之感。

杜甫安史之乱后被押解长安,面对春花的繁华,悦耳的鸟啼,无心欣赏,为了国家头秃了,内心愁恨重似千斤,愁绪一多便沉郁在胸,愤然难解。

李煜词中千种愁,仿佛和辛弃疾最像,“流水落花春去也”,随着流水落花而去的难道只是春天吗?不是的,还有那南唐,春天走了,南唐没了,故土已是别人的家国,李煜的春愁能不苦吗?他只能独自承受。

但从另一方面说,辛弃疾的春愁不似李煜,为何呢?因为李煜的愁多是自造苦果,辛弃疾所处的南宋王朝此时还没亡国,但是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辛弃疾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力挽狂澜于既倒,可终究是壮士报国无门的忧愤悲歌,这春愁的无可奈何,终是摆脱不掉。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还记得那长门宫里寂寞独居的陈阿娇吗?曾经难道不是美娇娘,她盼望得承君恩的日子没有到来,佳期良辰又被延误了,千金求得当世才子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又有什么用呢?汉武帝他又听不到那含情脉脉的诉说,估计“金屋藏娇”之诺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吧?

此刻的辛弃疾和那失宠的陈阿娇又有何异?纵使他认为自己是千里马,上哪里去找伯乐呢?他的满腔报国热情又有谁会明白呢?又有谁会听自己倾诉这满腹苦愁忧愤?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辛弃疾只能控告把南宋朝廷推向深渊的群小们,你们难道没有看见,杨玉环虽然被唐玄宗宠冠后宫,她的家族也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但是她还是成为马嵬坡下的孤魂野鬼,汉成帝对赵飞燕盛宠不断,她还当了皇后又咋样,最后还不是被废自杀。所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说不定哪一天就降临在了你们头上。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李商隐有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人说是赞美夕阳的美丽,也有人说是暗示大唐王朝已日薄西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比之下,辛弃疾就真的不愿意看那隔着烟柳之处迷蒙的残阳了,他越看越肠断,这哪是闲愁,这是哀怨,哀南宋的不幸,怒南宋的不争。只想着醉卧偏安江南的暖人春色中,却不思北定中原,“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居安不思危,辛弃疾的这春愁郁结难解,有志难伸,难道这举大刀,破长车的手,真的要去做一个闲散文人,闲居田园了吗?

这首词的下片,辛弃疾继承了屈原《离骚》香草美人的写法,用陈阿娇失宠见妒来反映现实的政治斗争,表面上好像在写男女之情,实际上,辛弃疾用这种婉约的情调,谱写了一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慷慨悲歌,这首歌里满是哀怨,满是沉郁,满是无可奈何,细想一下,中国古代诗歌很多都可以用这“无可奈何”来概括,于辛弃疾而言,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和矛盾,一个深爱国家的英雄,一个愿意为君王了却天下事的耿耿忠臣,却始终找不到报国之路,通向理想之门,属实无可奈何,令人唏嘘!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