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结构的协调关系

 碧海蓝天kx32di 2023-08-02 发布于四川

看起来的腿粗可能是因为代偿性的内旋增加
下肢内旋角度增加是为了平衡整体结构在更加省力的模式下进行行走移动,而反过来其实就是我们的整体力量不足,下肢的结构占了整体结构大部分,所以有人老先老腿的说法,主要的力量来源于我们的下肢,臀腿力量不足,越没力气身体就越难以端正挺拔的姿势进行活动,甚至根本没有活动运动的想法,整体呈现出无力慵懒的状态,走路下肢依靠身体晃动带着下肢内旋,慢慢腿的形态发生变化。

图片

缺少力学作用,脊柱功能退化
脊柱的局部劳损与压力增加是身体的使用方式决定的,主导整体力量的下肢功能尚且如此,往上所能作用到的力学传递更少,所谓的核心无力、脊柱形变,无非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已,当我们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动移动,那么我们的身体在两条腿来回切换时,就会产生协调联动,尤其是在大幅度的跑跳运动中,但是现实当中是缺乏这样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的。

图片

推起更大的重量使身体恢复向上的能力
上肢的抓握推举能力能够直接反应我们的身体素质,长期紧张的工作学习状态,后背部紧张僵硬,导致我们的上肢运动模式处于单一的伏案姿势,更多的含胸驼背、扣肩、探头,脊柱形成大大的C型,使本该凹陷的变成平直或凸起,本该凸起的变成凹陷平直,旋转侧弯,没有糟糕的姿势,糟糕的是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而且是紧张状态。

图片

整体结构失衡就无法同步协调起来运动,自然无法推起更大的重量,通过手法调整放松、运动干预,将运动模式重新建立才能使结构协调起来一起完成动作,上肢的推拉、投掷、攀爬、抓握能力的提升,意味着身体的结构在自我调整。

图片

跑跳训练能直接改善整体推动力量,我们的体重离开地面越轻松说明整体结构的协调联动,从足弓、髋膝踝联动、上肢协调摆臂、脊柱核心的稳定,身体的力量从脚接触地面到反弹向上的快速伸缩,身体就像一个笼式弹簧机制一样充满力量,让结构不断的对抗重力,从而适应到最佳的动态平衡稳定状态。

图片
关于整体结构失衡的思考
整体结构失衡(张力失衡)
整体结构失衡(衰老)
整体结构失衡(关节活动受限)
整体结构失衡(内心紧张)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