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学习柳体楷书

 zjp67 2023-08-03 发布于福建

柳公权期善于吸取和善于造的大法家.他的楷书,继承了二王和初唐各家的传统,又重点吸取了颜体和欧体的特点,经过创,写出了新的风,其字清劲峻拔,结谨严,疏朗开阔,清秀方整.

柳体传世的代表作主要有《玄秘塔》和《神策碑》两。《玄秘塔》的体端正俊,用笔干利落,引筋入骨,寓厚于清之内;而《神策碑》则结体峻拔,柔相,骨肉停匀,并以斩钉之笔,游刃于法雄厚之中,被后人评为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平生第一妙迹”。两本帖都是学的好范本。

要学柳字,必须了解和熟悉柳字的特征。以《玄秘塔》例,将柳体的笔法构特点加以分析。

一、柳体楷用笔的主要特点

柳体字用笔是“方笔”和“圆”并的。“方笔”是指笔划的起笔和收笔都有棱角,呈方形。如下面“十”、“生”、“太”、“右”等字的横画起笔就是方笔。而几个字中的画和撇,起笔是方圆结合,出二次转锋折笔,要比一般多出一个棱角,这样用笔,字的笔画得厚重遒

而圆笔写出的字,画点呈形,既无折痕迹。用笔方法是:起笔后裹运行,不使笔分散,写到尽,一而收。这样写出的字得格外丰圆浑。如例字“之”、“道”、“者”、“欤”中的笔画。

二、几最有特点的笔划

 1、横与短横

主笔,一般用在字的盖、中腰或底托部分。如例字”、“喜”、“真”、“”中的横画。它一般都伸左取,中段稍,两端微低,中高拱如覆舟。这样处理,避免字形瘦得字体舒展,生多姿。“昼”、“奇”、“丘”、“异”字中的横也是如此。

    短横的形因所位置不同而异。

    如居于左偏旁中的短横了避,横的右端稍尖,称“右尖横”。例字中“横”、“”中的草“符”字中的竹子,以及“裴”字中左上的三横等就是这样

    数画并施的,要根据情况灵活化。如“达”字的四横,形各异,上两横短、肥瘦、仰俯比明,下两横短不一;又如“寿”字,上两横短相近,但笔不同,下面横折,而字中的横行笔右上,线形不雷同;又如”、“”两字中众多的横画,其短、粗、形都各不相同。

    还有一特殊的短横,它的形短而粗,左右粗基本一致,中略下垂,两端略上,常常用在一些字的首笔。如“正”、“矢”、“夫”、“琉”等字中的首画横。

    柳体横画用笔的共同特点:起笔,收笔挫明。在起笔要逆锋轻入笔,然后横切而下,并迅速向右行,不可迟钝,一作收。

         2、竖钩带

竖钩带托是柳体字的一个明的特点,这种钩实际运用中又可以分:一是笔运行到的下端,稍向左弯,然后略向上回,并迅速向左踢,如“乎”、“宇”、“承”、“摩”等字中的钩;二是笔运到竖画的末端,略向上提笔,使画的末端稍,再向左迅速平出,如”、“事”、“来”、“乘”等字中的;第三采用笔未到而意到的方法,将笔行到画末端,笔略提,使似有似无,如“街”、“摧”、“”、“于”等字中的。另外,有多种变,如“刀”字的横折斜钩“句”字的横折弯“弥”字的横折弯“乃”字中的横折折弯,都和前述的似,只是位置略有不同而已。

         3、画的笔

是比横画粗壮,末端根据不同需要,分采用垂露或悬针,如:“干”、“十”字。并列两或相向或向背之,一般全封的字体,如“固”、“国”、“”、“”等字,两都相向,且右粗于左;而三面包的字,如”、“”、“”、“字的两竖则采用相背之

          4、撇画的种类与特点

柳体字的撇,长撇柔曲,如“左”、“大”、“丈”、“妙”等字中的撇;短撇挺直,不同构字体之需要,有弯撇,如“有”、“右”;有平撇,如“香”、“千”;有短三角撇,如“征”、“佛”字中的撇画;另外有直撇,如”字;回撇,如“盛”、“威”等字;叶撇,如“度”、“”等字中的撇。种种变化,不一而

         5、粗壮有力的捺画

柳字的捺画都较粗大,捺脚,捺尾。他的种类有直捺,如“金”、“舍”、“之”、“足”等字的捺;短捺,如“”、“豪”等字的捺;捺,如“定”、“是”等字的捺;横捺,如“道”、“造”等字的捺;反捺,如“逢”、“腹”等字的捺。

撇捺相交时捺重,如“丈”、“教”、“授”、“没”字中的撇捺。

         6、丰满刚劲的弯、戈

的弯部,写要一路圆转,如“礼”、“犯”字中的”、“凡”字的折弯的弯部分,大致相当于周的三分之一,这样处理,字得神完气足。戈钩则刚劲有力,略弧形,如“或”、“盛”、“我”、“”字中的戈

   7、化多姿的点

柳字的点,总体上是的,但也有丰富的化。从形上看可以分:四形点,如“六”的上点;三角形点,如“亦”字的左下点;弯点,如“守”字的点;撇形点、短点,如“当”字中第三、四笔划等。些点,实质上都是在点或方点的基上加以延伸,或参用撇、挑,或借用横、,以及转换方位等方法化而来的,既要各尽其,又相互盼,以求气

然而在这些点中,最具代表性,用得最多的,是四形点,这种常用在独立点、上点和四点的位置上,如“主”、“方”等字中的点。他的写法:先用笔写出较长的一,注意在较短的三边中,要有一长边基本平行,四饱满,不可有凹陷的象。有的上挑点和下撇点也都是由它演而来的,只是多了一个向上或向下的挑尖,如“欲”、“必”字中的两点。运用四形点,可增字的遒厚重感。由于它是不规则形,故因字形不同而灵活运用。

另外,柳体中的火底点是与众不同的,其左两点向右倾斜,右两点向左斜,左右称排列;中两点略细长,常用短代替;左右两点略粗,多形点,其斜度两点更这样安排,使四点具有化和生气。如“无”、“照”、“”、“燃”等字中的四点。

宝盖头多有弯头竖点,左点常用短代替。而“六”、“方”、“主”之的字,点多用左斜的四形点。并列两点依字形不同,有的采用两点向背式,如“供”、“异”等字的下两点;有的采用相向式,如“粒”、“平”等字;有的采用向式,如“益”字的上两点。三点水的排列,要各具姿,其挑尖大致准首点尾部,以求上下呼,如“清”、“深”、“滔”字中的三点水。

三、最能反映字体特征的

   1、呈倒梯形的“口”字。

凡是“口”、“日”、“白”、“田”等有四角围框的字,都写成上下窄的倒梯形,即左右两下端部都向内斜。如果“口”内无笔划,一般是将左竖下脚放伸出口外;如果“口”内有笔划,是右下脚放微向左弯并伸出“口”外。在“口”字左上角横竖连接的地方,大都断,略留一条这样处理,使字在整体上而不拘,疏而不散。

    2、大的宝盖

凡宝盖头似的盖都写得大一些,使它能涵盖下部的笔划,以求安

   3、独特的“木”字

柳体的“木”字,无论是独体字,是偏旁,它的撇部分,一般都画上。

    4、乎自然的字形

柳体字总构特点,注意字的重心要聚,横、、撇、捺要放些,并向四舒展。字的大小因字而异,该宽则宽,如“而”、“尚”、“雨”、“幽”等;窄,如“目”、“自”、“月”、“背”等;大,如“露”、“”、“”、“”等;小,如“已”、“士”、“口”、“万”等,都是乎自然。

于笔画繁密或疏稀的字,不强调将其收促成小字后展拓成大字,只是在同等的条件下,略有小或大,在理上,笔画繁密的字,其用笔要瘦些,笔画的重、粗、疏密要均匀;笔画疏的字,笔画要肥壮些,写得要宽绰,小中大,不能大或小,一般比其它字小一、二即可。

另外,还要善于利用力的错觉现象,来解决由于字的形状、面不同而引起的整幅字大小不协调问题,从而写出既符合人们审习惯,又符合柳字特征的楷来。

如帖中的“柳公权”三字的大小、窄差异很大,但在一起看却很协调这种协调,是在符合人眼睛的生理象和习惯上而生的是以实际上的不平衡,达到视觉上的平衡,是我们应该领会和掌握的。

5、在临程中,字的笔画不要于枯瘦,因柳体楷除了健外,尚有腴妍的一面,一点必加以注意。

四、学习柳体楷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指、腕、肘和小臂的综合运用,正确理解用腕的含

在正确的执笔情况下(指的是指、掌虚、腕),怎运笔是一个关键问题。人常说执笔靠指,运笔靠腕。这种说法并不完全,而应该是指、腕、肘、小臂的用。因手指着笔,在腕与臂的带动下运,不可能单纯用某一部分来运笔。另外,指、腕、臂各有其不同作用,因而根据字的不同大小和同一笔画中的不同部位,灵活用某个部位来运笔。所用腕写字,主要指写中楷、大楷这样的字,这时,右臂肘部在桌子上,腕部提起,以用腕主,以腕的运动带动指的运。写小楷和大楷笔画的起笔、收笔些需要微运的部分的运笔,靠的是运指来完成。写10公分左右或更大的字(以下所举各例,都以10公分左右的楷书为例),用腕就降至次要的地位,这时应悬肘,以肘关节为轴心,以转动小臂来带动腕、指作运笔的作,但笔画的起笔、收笔部分是要靠运腕、运指来完成;而有些笔画靠指、腕、臂、肘的合行才能完成。

那么,正确运笔的作特征是怎的呢?就是在写字,笔杆随着笔画的写,不停的倒向这边或那,或倒而又起,起而又倒,笔杆倒的方向和行笔的方向相逆,这样笔写出的字有涩感。如果笔杆始直立,运笔靠的实际上是肘关节、肩关节在运。所以,注意指、腕、肘、小臂的用,以发挥其各自的不同功能。下面两个例子来明一下。

例如柳体字长横的写法:起笔用运指法,先将笔在空中向右略一些,然后就向左上微逆①,②下切、轻顿③笔略向中回,用腕转锋,将笔尖向左呈中行笔状④以肘关节为轴心右小臂,带动腕右行,⑤收笔又靠指将笔略上挑,⑥右下轻顿⑦提笔回。里可以看到,指、腕、肘、小臂全用上了。有一点要提示的,即转动小臂带动腕右行的程,始终有一个上仰的趋势,恰恰符合横画左低右高之克服横画右下垂的毛病很有益

再如柳体垂露竖起笔运用指法,①笔先向右下略一些,然后就向左上入②翻笔右上,③接右下笔,④笔向中略回,转锋按笔,⑤以腕关节为轴心,手向下运行,如果竖较长关节可向右折弯,⑥收笔运指向左挑,⑦下顿,⑧提笔向上回笔。这里运用了指、腕的运。行笔程,因只有腕部中心向下运,支点短,其手的左右摆动轻微,笔运行也就垂直,个运笔方法,可以帮助克服画写不直、或画右斜的毛病。

(二)注意运笔过程的完整性

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基本程。在一个程中,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笔法。

比如长横的起笔,注意逆入之后,翻笔下切轻轻顿笔,用腕转锋,将笔锋调行笔状几个作要捷、连续,一次完成。翻笔下切,用腕转锋是横画起笔的要点。横的行笔要在保持中的状下,注意提、按相运用,以化笔画的粗。保持中、提按化是行笔的要点。横的收笔注意上挑部位最好向左回一些,然后向右下轻顿笔,再将笔尖运行到笔画的右下角提笔向左转锋收笔。将笔尖运行到笔画右下角,提笔转锋是收笔的要点。三个程中,收笔则是最重要的,不可虎蛇尾。常写字,起笔、行笔可,但收笔却虎,要即收笔,要手有收笔的作,而笔却未到位,因而收笔部分或或尖,不能圆满。要强调收笔,培有始有的好作,特是青少年学生更如此。

基本笔画的三个运笔过程,实际上是、提、按、使、、重、快、慢等等用笔技巧的合运用程,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必下功夫熟地掌握它,并运用得到一个笔画之中。

(三)注意“视错觉的影响,加深理解柳体楷书结字的原

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具有很的辨能力,但也常常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不同,产生一些错觉。写字也是如此,错觉是怎影响楷书结构的,采取什么样法去消除些影响,初学楷者,应该有所了解的。这样才能前人总结出来的楷书结字原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采取相的措施来消除错觉的影响,更快更好地掌握字的构。下试举几例,作一明。

第一,一个本来是水平的、粗细一致的横画,但在人眼睛的察下,往往感略低。我在写楷书时,如果横画写得很平,就会得笔画的右肩下垂,很不舒服,所以楷的横画大都理成左低右高之,以消除错觉的影响。

第二,“视觉中心”往往高于“几何中心”。如果人们对一个正面挂着的方形察,眼睛认为是中心的地方,恰恰比两条线相交的几何中心高出一些。这种现象,常常字的重心生影响。所以柳体在理上下构偏的字,采取“上下松”的法,上部笔画安排得凑,使重心上移,下部笔画略松。就好比人的身材,腿大于身,看起来就眼。

第三,相同粗细的横、画放在一起比,会得横画比画粗些。是人的眼睛呈横向排列,看横的西比差小,而看西往往力分散、差大。不了解一点,就不能理解柳体的横画,有时悬殊很大的道理。

第四,我们试用同大小的两个正方形格子,一个充格均匀地画横画,一个充格均匀地画满竖画,二者比,就会发现画横画的上下见长,画画的左右见宽。所以柳体字在安排横画多的字,很注意压缩字的度,将横画写,尽量向笔画的度,以小横画之的距离;写画多的字,就尽量短横向笔画的度,以压缩竖的距离,减小字的度。能做到两点,在写上下构、上中下构或左右构、左中右构的字,可能掌握得快一些。

第五,“当看一根粗细一致的长竖时,会感到中粗两头细”。是因为看长形状不如看短形状那样视力集中,眼睛的注意力集中在中部位,两头视力分散而造成两头细的感。所以,柳体字的长竖横大都是中间细粗(悬针竖除外)。

第六,如果字的笔画粗细相当,笔画多的字得黑,笔画少的得白些。这种现实际上是黑白比、虚实对比的果。如果不注意一点,在楷作品里就会生黑一白一,使得作品格一。所以柳体字就很注意一点,它的黑白布置精妙微、毫厘不爽。根据字的笔画多少、字的形状行笔画粗整。笔画多的字,使其笔画减隔匀称、互相和,做到而不笔画少而形长的字,要使笔画饱满,布白均匀,做到疏而不散;笔画少而形短的字,不分写大,将笔画加重加粗,使字宽绰,小中大。黑白比,黑白互,是柳体字一个很重要的字原临习时一定要注意仔细观察,否就会差之毫厘,以千里。

第七,字的几何图字的影响很大。虽说是方字,但并不全是方形,从字的整体构看,方形、梯形、三角形、六角形、形、菱形等若干几何形。如果将些字分在大小相同的格子里充格子写出,就会发现方形最大,菱形最小,如果不加以整,把些排列在一起,就会大的大,小的小,看着凌乱而不统一。所以,我们书灵活应变小字形看大的字,放大字形看小的字,加粗字形偏小的笔画,使整幅作品的字协调起来。

以上所讲的是种种视错觉对的影响,克服的法由两个:一是多帖,看看上是怎样处理的,注意字中笔画的形状、走及其笔画的配合、粗细变化等等,然后再去写,做到心中有数、意在笔先。二是注意所字的大小、粗细变符合人视觉规律,尽量把错觉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注意横画左低右高之字中的用。

楷书横画左低右高之,是人们为克服视觉误差而总结出来的基本写法,在柳体楷里,这种写法被广泛运用到几乎所有的横画以及多字的构安排中。

例如“人”字头以及有撇捺相交的字,撇尖都低于捺脚,如舍、秦、、欣、水、度等字。

例如:“小”字底的左右两点,“心”字底的三点,“火”字底的四点的排列,都是左低右高。如德、崇、照等字。 

例如:相背点、相向点,都是左点低于右点,如徒、乎、吴、益等字。

例如:左右对称的短横,也是左低右高,如学、茶、垂、悲等字。

例如:“火”字旁上部两点和下部撇与点仍是左低右高,如烟、灯、愁、秋等字。

例如:“山”字头的左右短,也是同,如等字。

在同一字中,有左右字体相同且对称的,其安排也是左低右高。如断、、慧、皆、梵等字。

从这些例子不看出,横画的左低右高之是柳体楷书结字中一个很重要的原,有着普遍的指是因横画的左低右高之,以适眼睛在察事物的客观规律。这样去安排字的构,字的定性就;如果律,勉安排,就会破坏字的定性和整体协调性。

(五)注意“透视”在构中的用。

在美术作品中,同大小的物品,近位置不同,表在画面上就有大小的化,距视察点近的大些,反之小些。在柳体字中,多字的构排列都是利用个透的方法。主要表画多、且右竖带钩的左右构字中,它的右侧竖钩往往比左侧竖长,加上横向笔画左低右高,就形成似美作品成行杆近大小的透效果。如:川、、明、雨、羽等。

有全包围结构及左上右三面包围结构的字,其左都短于右,如:国、、园、同等。

另外,许多字虽说没有竖钩,因其左形状短,在安排中是左短右,从整体上看也似透的效果。如:藏、、殊等字。

当然还有一些右字形不宜放字,字形左长右短,从整体上看恰和上述透的方向相反。如:仁、弥、孰、、歌等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