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治好家人痛风的基础方,2剂见效、10剂根除

 禅直修行 2023-08-03 发布于广西

要说到这痛风,还有个有趣的典故。

话说《三国演义》第73回讲到,战神关羽,夜间休息,在梦里梦见一头大黑猪,力大如牛,冲进关羽的军帐、咬伤了脚趾,醒来就感觉脚趾隐隐作疼。

如果从医学的角度分析,这到很有点痛风发作的意思,因为痛风最擅长的就是夜里疼痛,折腾人的脚指关节,这样看来,搞不好战神当年也患痛风呢!

话说这痛风,据说已成了仅次于糖尿病的代谢病,厉害吧,名不见经传!

但是说实话,以前这个毛病可真不多见,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了呢?值得大家思考。

尤其是听说,像山东的沿海地区,发病率近10年来提高了3倍!还比如青藏地区,多食牛羊肉、内脏,发病率也明显比平原高;台湾土著的发病率,也高达12%!

这个痛风,现代医学认为,是嘌呤合成增加、尿酸排不出去导致时间长了,尿酸还能沉淀结晶在骨节上,比如人体下部大脚趾关节这里,最容易发病。

至于为什么痛风喜欢夜间发作呢?

一来夜间血运慢、相对缺水,尿酸容易沉积,二来人体的温度、阳气、激素分泌水平,夜里也是最低的时候,这些都是能提高、加强免疫能力的,在白天,人体阳气、正气还算足,可以抵御的住痛风这类邪气,到了夜里主力撤退了,人就扛不住了;

讲了这么久痛风基础,下面说说咱们中医,如何看待这个毛病呢?

其实,很多资料和案例的总结,就是三个半字:湿热淤,再加半个

古医书里咬文嚼字的东西咱就不讲了,讲讲落地的:

有个中医院,做过一个汇总,分析了近200例就诊的痛风患者,发现有淤热、湿热、痰浊等阻滞的,占80%以上的比例,其他的还有脾胃差(嗜烟酒、肥甘厚腻,湿浊、郁热重)、肝肾阴虚(内热火旺)等底子不行的,这类体质和内环境,就更容易引来湿热淤等邪气,盘踞体内。

有位中医,自家亲人就得了痛风,被治好后,接了好多痛风患者,经过摸索实践,总结出一个痛风基础方,公开了出来,打底的就是四妙散(祛湿热)+活络灵效丹(活血化瘀)+几味痛风特效药:

土茯苓、银花藤、威灵仙、地龙、僵蚕、苡仁、黄柏、苍术、牛膝、乳没、当归、丹参、白芍、木瓜、泽泻、茯苓、元胡、白芷、丹皮、甘草

其中,尤其会重用土茯苓、薏仁等祛湿热的特效药,还有苍术、黄柏、牛膝、丹参、茯苓、泽泻等活血、祛湿、清热的药物配伍;并配了伸筋解拘的木瓜、白芍;还有延胡索一类止痛药,整体效果不错,据说对症人群,二剂见效、10-20剂就能基本消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