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论“麻黄”——临床的多面手

 我是如果云知道 2023-08-03 发布于福建
中医书友会
第359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麻黄除发汗解表以外,亦有“斩毒”、止遗、退疹、止泻、消肿等多种药效,为临证处方带来了更多选择,不同临床语境下麻黄的使用依赖于合适的用药配伍与使用剂量。本文虽短,内容却十分丰富,句句干货,一起来学习一下吧!(编辑/依伊)

麻黄用于皮肤病及小儿泻痢等

作者/谢海洲

                           图片

简介:谢海洲,男,生于1921年,河北省秦皇岛人,汉族,现代中医药大师。出身于中医世家,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资深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治风湿病、脑髓病、血液病等内科疾病。于2005年11月15日19时35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4岁。
麻黄传统的应用经验为发汗、利尿、平喘。杨树千老大夫在其所编《中药学简编》(人卫版1960年)中突出了“起阴疽”(P.21)的作用,这是来源于阳和汤中用麻黄的作用,确是如此。

笔者经多年应用,效果确切,尤以痈疽初起为好。中医外科用此多取其轻扬之性,能使肌肉间郁积之邪毒透泄于皮肤之外。宣散肿毒,通调血脉。水煎外洗,可用于脂溢性皮炎、斑秃等症。
北京过去协定处方中有“斩毒剑”一方,药仅三味,即麻黄、地丁、一枝蒿,民间医治疮毒疙瘩。多外用,亦可内服。
陈苏生老中医经验方“二麻四仁汤”由麻黄、麻黄根、桃仁、杏仁、白果仁、郁李仁组成,治疗过敏性哮喘,我多次试用效确。
麻黄治遗尿,取其通阳化气,因遗尿为膀胱气化不利,用麻黄可恢复膀胱气化功能,使开阖有度,则遗尿自止。
麻黄配蝉衣治荨麻疹效亦好。
王伯岳老中医曾告诉我,小儿用炙麻黄,也可与甘草等量并用,是为了防过汗伤阴,因生品发汗力强。小儿用量不要超过3克。
宣肺平喘首推麻黄,不论虚喘、实喘,麻黄直接调节肺气之宣降,有助于恢复肺气的正常功能,应用时可与葶苈子、杏仁相配,调畅肺气,止咳平喘。
麻黄生用发汗力强,蜜炙用可减弱发汗力,且有润肺之功。故发汗解表宜生用,平喘止咳多炙用。麻黄发汗,麻黄根止汗,二者并用,发汗力缓,因此虚喘也不忌麻黄。
麻黄与前胡并用治小儿泻痢,称为宣肺止泻。麻黄宣通肺气,调整大肠气机,急开支河,分利肠中水湿,利小便则实大肠。前胡宣肺降气,肺气得宣则肠中之气顺,里急得缓,便意得除,泻痢自止。麻黄与前胡用量比为1:2。
我用麻黄一般量为2~9克。姚正平老大夫喜欢用大量,是取其利尿消肿,如越婢汤中(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草)我曾见他用至15~30克,但石膏也相应加大用量为45~90克(麻黄与石膏比为1:3),用于急性肾炎的全身浮肿、发热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