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第76篇:教研有感∣所幸的是,我的学术生命依然旺盛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3-08-03 发布于广东

所幸的是,我的学术生命依然旺盛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前几天,无聊之下翻看自己以前写的随笔,无意之中看到了2011年9月14日写的一篇日记,文章有这样一段自我追问的文字:“40岁的时候,中学教师的学术生命大都停止了,大学教授的学术生命才刚刚开始。40岁的时候,职场高管经历了十年打拼,终于出人头地,而中学老师过早地教育别人而忽视了自身的历练。这样的人生危机难道不值得我们警醒吗?40岁,短短十年,我们的学术生命就要结束了,这是何等残忍!可是没办法,试问自己:你真的能够坚持读书思考,在40岁的时候依然保持昂扬的斗志吗?”那个时候,我才29岁,一晃12年过去了。已经超过40岁的我,审视自己目前的状态,我可以很自豪地说:12年前的担忧,现在看来完全没有必要,我的学术生命不仅没有停止,而是更加旺盛。

保持学习的习惯。学术生命的旺盛,首先得益于持续不断的学习。学习意味着知识的输入,从而使得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作为教研员,我深知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不仅包括教育教学类的知识与理论以及语文学科背景的各种知识,同时还包括实践的能力和智慧。对我来说,最佳的学习手段是专业阅读。2018年,我开始尝试“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2022年开始外国课程与教学论专项阅读,今年我又聚焦于文学理论以及文学作品的阅读。每读完一本书,我都有一种明显的感觉,就是自己的知识库里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比如最近我连续阅读了王一川教授的《文学理论》《文学理论九讲》《修辞学美学述略》等著作,对王一川教授的兴辞论有了更多的了解。兴辞是王教授融合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感兴”和西方文艺理论的“修辞”之后提出来的独特观点,对我进行文本解读有很大的启发。除了专业阅读,其他学习方式也很重要,例如听专家讲座、与同行的交流等。每次外出培训,都有听专家讲座的机会。讲座是专家知识的结晶,听讲座就是一次大规模学习的机会。7月上旬到河源参加教研员培训,不仅听了郑国民教授和冯善亮老师的专题讲座,而且还聆听了莫艳辉、骆伟山、杨和平、郝玉香、陈辉霞等优秀同行的专题分享。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经验,都对我以后的教研工作有极大的启发。

保持思考的习惯。如果说阅读专业著作侧重于输入的话,那么阅读期刊论文则是让我保持清醒的理性头脑。平时我都保持着每天阅读一篇专业论文的习惯,暑假期间也不例外。阅读论文是一种学习,同时也会激发我的思考。专业论文是优秀同行理性思考和实践经验的结晶,阅读论文不仅可以直接获取同行的经验,同时也能够对同行经验进行反思。如果我同意作者的观点和做法,我会想这种观点和做法如何应用到所在区域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我认同作者的观点,我也会想这种观点应该如何改进。这种思考都凝聚在我经常写作的“读文随笔”中。对我来说,读文随笔既是学习记录,也是思考的印记。我经常阅读的期刊有《初中语文教与学》《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等,对于享誉海内的专家教授和优秀同行的论文,肯定是每篇必读;对于一些有创新意义的论文,我也会认真阅读。例如我比较关注的大概念、大单元等理念和案例,在学习的同时也会保持理性的头脑,不盲从专家的理论,不盲从同行的案例,因为我知道理论未必适合实践,案例未必能够移植。当然,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自然会伴随着思考,思考本身就意味着学习。通过写作读文随笔,我能保证自己每天都在学习和思考,短时间内不会有太明显的效果,但是久而久之一定会产生某种形式的质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具备了一种“快速构思”的能力。指导教师准备讲座,我能够较为快速地建构起讲座的思路和框架;指导教师修改论文,我也能够较为快速地发现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尽管这些意见还有提升空间,但这种“快速构思”的能力,都得益于长期的阅读和思考。

保持写作的习惯。实际上,写作也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思考,只不过是以物化的形式表达学习和思考的结果。暑假期间,我也没有中止写作,写读文随笔,写教研随感,记录学习和思考的心得,总结教育教学和教学研究的经验,然后通过文章的形式进行呈现。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也能够保持思考和写作的习惯。例如听了公开课、视导课之后,我除了写作评课的随笔,还能够经常总结梳理听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等有了较为整块的时间,我都会写成论文。对于课程标准、统编教材,也能够时时关注,例如课标中的某个理念如何落实,教材文本如何解读等等,也能够形成论文。对于中考试题,也能够保持敏锐,发现试题的创新点和变化,也形成论文。不论是论文还是随笔,都是写作的成果。正因为不断写作随笔和论文,不断发表论文,我的学术生命才能保持旺盛的态势。写一篇随笔是很不容易的,从选题到构思再到写作,都要经过一个艰难的历程,写一篇论文就更难了。今年7月,我发表的论文超过了200篇。我也敢说,只要自己能够坚持写作,学术生命就不会窒息。

2011年的时候,我在担心40岁时的学术生命状态;2023年的时候,我同样也在担心50岁、60岁时的学术生命状态。在未来的10年、20年的时间里,我又该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学术研究和教研实践,又该以怎样的毅力和意志去坚持阅读和写作,又会产生怎样的可见成果,这都是一个未知数。但我相信,只要有坚持的决心和毅力,只要有不断钻研的勇气,就一定会驱散日益累积的惰性和倦怠,学术之光定会一直闪耀。希望自己在2032年、2042年的时候,还能够用充满自豪的语气说:教师的学术生命绝对不只有10年,现在我的学术生命依然旺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