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04年的暑假,我高考落榜。 那一年的8月8日,我背着被褥、书本,揣着父亲给的复读费去复读。 包裹很重,感觉那是我人生全部的行囊,但除了复读,我不知该背着它去哪儿。 那一年,我满了18岁。我曾说过,等我成年了,再也不用父亲一分钱,然而,我做不到,我依然在寄生。 走进曾经熟悉的校门,心境却迥然不同。陌生,茫然,充满未知。我低着头,急急地拐进一条偏僻的小径。庞大的包裹罩住我瘦小的身子,阻挡住身外的目光。安全却惶恐、愧疚。 复读费的条子我一直收着,告诉自己那是一个羞辱,等我能挣钱了一定加倍还给父亲。他的女儿不争气,低微的分数必须用钱来垫高。 b
我在日记本里,一页一页地写满“北大北大北大……”,在一次次沮丧失落自责懊悔的成绩面前,我初次明白北大的意义,它不再是儿时想当然的说去就能去的地方,而是一道根本不能直视的激光。于是,我又在日记里写满“人大人大,什么最大,人做大!我一定要上人大”。梦,总有清醒的时刻。头脑醒着时,我从不敢再乱写。狂妄,在现实面前,总上演着笑话。 c
对成绩,我装得满不在乎,其实,我自己知道,我有多在乎——那决定我命运的分数。身旁的高分,都令我懊丧、嫉妒,这些只能在心底。 我趴在桌子上,好像睡了,其实,我在默默记忆刚翻过的历史。 吃饭的路上,手心写上两个单词,在与同伴说说笑笑的不经意间记住。 课外书,一本都不敢看,浪费时间。哪怕任性地翻一下,都觉得是僭越,是罪过。 d
因为复读,我和父亲的关系亲近了不少。每次路过我的学校,他总会提些吃的东西进来看我。我会陪他走一段路,送他坐车回去。路上曾经说过的话已模糊、零碎,然而,我知道那是属于父亲的宽慰。除了督促吃穿,他从不说,你学习上要怎样,要怎样。 他不说,我懂得。  e
晚自习下课,我和同桌常去楼下的商店买五毛钱一块的饼,那种饼有着淡淡的酵母的醇香。任身旁人影穿梭,任灯光、树影斑驳,我们自是慢慢地走,细细地品。那是最闲淡的时光。 我们会一起去逛街,买五块钱一双的凉鞋。回来,立马屁颠颠地穿上,她的酒红,我的淡绿。然后喊过前桌的他,伸脚给他看:好看吧?!快猜猜多少钱!还没等他猜出,我们急不可耐地大叫——才5块钱嘞! 我们几个要好的女孩常在一起嘻哈打趣,关注彼此的状态,给彼此写信打气;分享各自从家里带来的美食;在相机前留下那段岁月。 f 我喜欢他,第一眼看见,心便跟着他走了。他是我室友的男朋友。渴望看见他,然而看见了,眼皮却不敢抬起来,话,更是一句话都不敢说,除了紧张,就是低眉顺眼。 我想听她说起他,却嫉妒他们所有的欢笑。因为是她和他,而不是我和他。 我常想,如果在遇见她之前,他遇到了我,我会不会和他在一起呢。绝不会! 对恋爱,我持着一种远远观望的状态,羡慕盼望,却绝不敢往自己身上招揽。 在高考面前,所有的儿女情长都是累赘。 如今,他到了大叔的年龄,再回头,已没有了心动。青涩,已然过去。 g
成绩出来了,该到的通知书还没到。 确定变成了日日剧增的惶恐不安。 通知书,终于到了,父亲一一翻阅研读里面的纸张,带着笑意和好奇。看不出兴奋和激动。 然而,家里,一旦来了邻居,他总会漫不经心地拿出来,请别人看看通知书的模样,扯一些关于学校的猜测,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 “闺女考上大学,咋弄也摆两桌,放场电影、请几天戏吧!” “中!” 我躲在旁边只觉得羞愧。 那只是一座普通的学校。 h
有人说,高考,只是一种人生体验,没有,会遗憾。其实,大学,又教了你什么呢?有时,大学孕育的清高软弱导致我们固守着所谓安稳的阵地。如鸡肋。扔不掉,飞不起。 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又梦见高考,身边的他们都得知了成绩即将远走,我明知自己没有指望了,看着他们,酸楚嫉妒无奈无言悲伤,强撑着说着祝福和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