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 益平闷闷地说:“妈妈,感觉,教室里面很黑。”
“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是阴天,没开灯。”
“不是,是感觉黑。上课铃一响,感觉有一把看不见的手,猛地一下子将我抓进了教室,关进笼子里,罩上黑布。很黑。下课铃一响,锁就开了,我们才像小鸟一样飞出来。”
他说得很慢,描述得很细腻、很形象。脸上带着说不出的迷茫、困惑和无奈。
我没有说话。不知该怎么回答。细细品味他的话,心里有点忧伤。
我的小学是什么样的色彩?是什么样的滋味?现在想来,是放学后,绿色的一望无际的麦田,是金黄的大豆,肥嫩的玉米,硕大的红薯,是同学家开在心间的花……是趁着午休时间的走家窜户……也许也有些许的焦灼,然后忘了。
“很黑”,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
压抑,恐惧,反抗,逃避……
才上一年级的孩子,是不是已经懂得了厌学。
他有一个温柔慈祥的邓老师。从第一节课到第六节课,从周一到周五,从语文课上到数学课,从写字课上到美术课,看到的都是他的邓老师。
没有意外的话,他每周最多也只有两节课有机会看到班里的另外一个老师,教他们品德的王老师。

邓老师王老师,像他的爷爷奶奶一样亲和,教书都很耐心认真,然而,有了年纪,身体也不大好。我想,很多时候,面对四十来个叽叽喳喳的孩子,他们应该也会心力憔悴、力不从心吧。 对于农村学校而言,一二年级包班是很正常、很普遍的现象。然而,再好吃的菜,一日三餐,一吃一月,一吃一年,也会厌倦吧。
每次,从他教室外路过,看到安安静静奋笔疾书的小孩子,感动于他们的安静,也感慨于他们的安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