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比较喜欢老师单纯而纯粹的工作。只要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扎扎实实地备好课,生动活泼地完成好课堂教学,耐心地批改好各种作业就行;不用去理会上级名目繁多天花乱坠的一种种督查,一项项任务,一份份材料……
因为金霞的关系,我有幸常常能去课堂客串,没有其他老师的课程压力、教学任务,却能体味老师的辛苦付出和获得;每一堂课,我都认真预习要讲的内容,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点、能触类旁通的,都先标明或者用手机搜索清楚,上课时候给同学们倾囊相授。我上课没有章法,往往兴之所至,天马行空,信口开河;往往牵一发动全身,天南海北,东拉西扯,我的目的很简单,学生爱听,学生能懂,对学生有用就好。这个用,可能对学生当下的考试不够一针见血,但肯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有所启迪。当然,以我的能耐水平,作用肯定不大。
通过几堂课下来,个人感觉要靠自己的那点知识储备来教好初中生,如果说很简单,那是大错特错;不必说那些拼写错误的拼音,不必说有些不会写的字词,更不必说去探究文章情感和意韵的博大精深,单是作文这一个响当当的大项就难倒了多少英雄好汉?该从谈文章结构入手,还是先讲写作手法,亦或者说说修辞手法的妙用,更或是写写内心情感细节……常让人费几番思量。
幸好,我在妻子的熏陶之下,怀揣了对语文的热爱;没办法,有点爱屋及乌吧,虽然我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理工男,更而且是一个放出狠话出去别人有点害怕的化工男;但那时候大学所学的化学式、元素、实验注意事项、反应过程等等都抛诸脑后,真正剩下的是从小学到大的文学、语文,还被人有意无意或者说不经意间的运用着。
也许是怀揣着对少年时代的美好向往,虽然我不再是追风少年,但想着能和他们在一起,我随风而行;虽然那时候是比较不喜欢老师的,是比较不喜欢学校的,是比较害怕老师对我的提问的,是比较害怕名次低被家长骂的;但现在回想起来,老师是那么的可爱,学校是那么的可亲,和老师的交流是那么的幸福,名次低了应该更加奋进的学习。
今天晚自习,请两位男同学共同完成朗读一篇课文,一个比较调皮的同学竟然举手推荐他前面的同学来读,于是我行使做老师的特权,正好请他们两个来完成。整体来讲,前面一位读的好一些,而后面这一位因为有些字不太认识而读的不那么好一点,但两位都读得那么流利,声音是那么地不卑不亢,对待的是那么地认认真真,所有同学都认真的跟了上来。这让我回想起自己读高中时,文深根老师让我朗读的一篇古文《柳毅传》,在我朗读的时候,有读错的词,其他同学会争着帮我指出来,后来读完得到老师充分的表扬,并指出在人家读的时候要给人家以尊重,经老师这么一鼓舞,我从此爱上了朗读、爱上了读书,即使我的普通话一直不曾标准过。这一次我站在老师的角度,换位思考、心里一动,一定得用我高中时深受感动的那一招了。把手里的课本放下,伸出左手大拇指给了第一位同学:“你读的真好!”,并且伸出了右手大拇指给了第二位同学:“你读的真棒!”“大家都是好样的,比老师初中那时候强多了!”全班哗然。
希望我能在以后的机会中,我用我的形式把我的想法、看法、见识都尽量传授一些给你们,也许不一定是最高级的最正确的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