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霞:寻觅

 乡情记 2023-08-03 发布于湖南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断断续续做着找车、等车的梦。闭上眼,车水马龙,人影绰绰。我提着包裹,立在当街,看人来熙往,四处寻觅,惶惶然,陌生、焦灼又无措。要赶不上了,要赶不上了,车到底在哪呢?错过了么?怎么还不见……迫切而惶恐的感觉,激烈又动荡。

        自从开始在项城读书。很多个周日的下午,邻村的三轮敞篷车都会进村接学生。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话,我们不知道司机什么时候进村,进了村会不会经过村里的十字大街,什么时候经过,会不会通知我,等我……就算知道他来了,很可能又要等父亲,等着他从外面风尘仆仆地回来给我送钱。

        好几次,进城的车再也不愿等了,要走了,实在要走了,父亲终于开着他的敞篷车回来了。他一跳下车就匆匆塞钱给我,一再说着“没晚吧。别急,别急,我送你我送你……”;见他回来,所有积淀的委屈不满气愤酝酿得更加浓稠,“读什么读,不读了!”我愤愤地扔掉书包,愤愤地抱怨着,甩开他的手,打飞他的钱,一味躲着不理他。最后的最后,在他一再陪着不是,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终于擦着眼泪,上车了。

        前天翻看日记,日记里,从初中到高中,这样的场景还有几次。日记还记着,我自己早已忘了。现在,父亲离世快一年了。我一个人坐在日记堆里哭,哭给自己僵硬的心。那时的自己已经到了成年,为什么从未想过,为何他总能匆匆却恰好赶回来。他一路的疾驰狂奔,究竟为了什么。那时的自己,一味地以为,他就是为了错过。他就是忘了。

        也许,正是这些自以为的委屈和不安定,暗暗地促使着我逃离,离开家乡,离得越远越好。

        05年的暑假,录取通知书下来了。我和好友跟着婶子去老城买临行前的衣物。那时,父亲已在老城工作,中午他请我们吃饭,饭间他不经意地说,“如果车费只要几百,假期有时间还是回来吧。”当时,我一心二心想着要离开,他的话又怎会放在心上。时隔多年,在日记里,看到自己轻描淡写地记下当时的场景。往事重现,哽咽泪决。年少不知情深浅。

        内心里,我是恋家的,可是,接下来的四年里,我都没能明白自己的心。一次次在回家前买票的欣喜急切里忙乱,一次次在离家前恋恋不舍的纠结里徘徊。每个假期,从到家的第一天起,离乡的日程就一日日逼近。七月完了,八月,八月中旬,只有十多天了,突然间,闻听的任何一声汽笛,都如炸雷轰然劈在心头,惊恐慌乱间,久久惴惴不安。无可解脱。

        我推迟着行程,一日,一日。寝食难安。直到无可推脱。

        爱情是一味迷药,恍然回神,才发现我在湖南生根发芽。

        成家后,每次回去都是匆匆。住,不过一周。临走前一晚,我去跟父亲道别。

        “咋才来就回去呀。还不如不回来。”他惊诧着。半晌,又补充一句,“叫他两个回去,你不走。”

        我来不及揣摩他的心思。转身忙着收拾东西。现在想来,其实,在我心里,早将自己当成了他的客人。

        他知道我的脾气———倔,说走肯定不会留。他也再不说话。第二天,天没亮,他就一趟趟往街上跑,虽然对车的时刻表早就一清二楚。一会提回来两袋包子,一会买回来一兜油条,一次次回来,淡淡地向我汇报车况。车来了,他送我们到车上,看着我找到座位,替我买好票,习惯性地抽出两张红票子,给我路上零用。人来匆匆,他候在车门口,跟身旁过往的熟人热络地打着招呼。车,开走了。空旷的大街,只有他和电线杆,还在风里立着。

        我是还想着,等我有了足够的勇气,等我配做他的女儿,我一定要回到他身边,守着他老去,再也不离开。但我不敢对他说。从读书以来,我从来没有足够努力,一直都没能成为他的骄傲。一次次对他的许诺,都成为泡影。这些年来,我对他描绘过的美丽的大话,他好像都忘了,好像也渐渐习惯了我的平庸。虽然,偶尔也会为我的一点点微光而自豪。

        近几年,在故乡。无论谁提到买房子,只要我在跟前,父亲总会扭过头郑重跟我说,“哪天遇到合适的,我也在这给你弄一套。”我不置可否地笑笑。我知道,潜心里,他一直都有一个愿望。

        他走后。我开始在工作的地方看房子,没他的地方,哪里都一样。

        回望回家的路,漫漫——茫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