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光平凡人物|阿渡:勤劳的黄定庆

 乡情记 2023-08-03 发布于湖南

       我们在村部值班,黄定庆老人在外面收垃圾,烈日炎炎,其汗流浃背的样子实在辛苦,我们请他到村部休息一会,喝杯凉开水。

       老人走了进来,头戴着一顶安全帽,上身湿透,皮肤黝黑,深色的裤子卷上裤腿。虽然已经七十岁有余,却还任劳任怨在村上担任着保洁员,确实不容易,我和书记讲,“
村上的许多群众其实勤劳得非常可爱!”我真的非常想多宣传宣传他们,但一直拙于言辞,不知道怎么表达他们平凡的真善美,他们普通的勤诚俭。

       一聊,我发现黄定庆老人还真的不“简单”,他一个人种了八亩多的水稻,每亩能有几百块钱的收入;家里还插了九分田的红薯。去年挖红薯、做红薯粉、卖红薯粉丝,大概有千来块钱的收入。一千块钱不算多,得来实属不易,前前后后一两个月的辛苦劳作:扯藤、挖红薯、搬运、清洗、加工、晾晒、挑着赶集,吆喝卖……。但黄老不这样想,他说:“这比种田还是收成大一些,况且那时候正好是农闲,刚好有时间弄这些红薯和粉丝。”

       去年,黄老还去山上捡茶籽榨油,因为年老不能爬树,眼睛也不能抬头看,只能捡地上掉了没人要的,竟然也捡出二十多斤茶籽油,按现在60元/斤的收入,赚得1200多元。
但不知大家可曾想过,这是多少个蜘蛛网里钻出来的?这是多少个山坡道坎爬出来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渠道的增多,收入的增加,许多人家虽种了田,却大都不愿意再背着笨重的喷雾器去田间喷洒农药了,黄老顺势就“开通了这项服务”——帮人家治虫,10块钱一桶。烈日下,终日背着又湿又重的喷雾器,行走于浓浓刺鼻的农药味中,这对身体的伤害可想而知,但他顾不上伤害,一桶又一桶,去年硬是凭着这一项辛苦的付出,他背出了两千多块钱的收入。我隔壁伯父以前也负责帮人家喷洒农药,我们多次劝他,少做点;他不舍得不做,后来突然大病了一场,身体大不如前,才没有再去做。

       在村部我们和黄老交谈,劝他少做一些,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他和我讲,前年生病住院的时候看过一个电视剧《依靠》,里面有一句话让他记忆深刻:“困难总能克服,生活总要继续,依靠万千不如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听了这句话,我不禁对黄老竖起了大拇指,“黄师傅,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要走的时候,黄老戴上了安全帽,他一本正经地说:“请村上的'干部’放心,我开车一定会注意安全的,
安全就是金钱!安全就是生命!

       后来,我向书记了解到,黄定庆1951年出生,今年已经70岁,他妻子易小爱身体不大好,不能劳动,两个女儿远嫁湘潭、湘阴。他呢,从不向任何人哭苦、哭穷,每天能挑千斤重担,不挑九百九。想着他闲不住,又能增加一些收入,所以村上就聘请他当保洁员,每天负责村上各组的垃圾清运工作。他利用自家的电动三轮车,干得勤勤恳恳。

       听闻这些,
黄老的自强和勤劳不禁让人钦佩和心疼。

       在这里,我想号召咱新元村的全体村民朋友们,平常咱家里的垃圾桶集满以后,出门的时候,请随手把垃圾带出来,多走一步齐整地码放在主干道旁的垃圾池内。我们多走一步,像黄老这样的清洁人员就能少走一步。这一步,是体谅,是关爱,是修养的彰显。


友情链接:

驻村路上|七一有话向党说

驻村路上|阿渡:新元村观影记

驻村路上|阿渡:生活之重如何承受?
驻村路上|阿渡:这村的党史学习教育都说好!

驻村路上|阿渡:学习公略精神  探索香山经验

驻村路上|阿渡:我在卓然故居当导游

驻村路上|阿渡:打好李卓然这张“王牌”的思考

驻村路上|阿渡:“李卓然村”,我们来啦!

追光平凡人物|阿渡:记养牛专业户黄永禄

追光平凡人物|阿渡:记宋云华主任

追光平凡人物|阿渡:折翼女孩一家的阳光生活


追光平凡人物|阿渡:养龙虾的陈长江

追光平凡人物|阿渡:摩的师傅冯福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