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云主人京昆讲座遗音系列五】「夤夜铜壶漏响 终生监酒令长」:记“姜八出”之唯一瑕疵及由该戏所想到

 cxag 2023-08-03 发布于北京

 纵观先父梨园追随姜爷爷一生,可总体概括为:“虔心师承/精心打磨/忠心传世”。

 “虔心”可谓一生「学研姜剧精髓」;

 “精心”当为一生「爱惜姜剧羽翼」;
 
 “忠心”及至一生「传播姜剧衣钵」;

 吾曾见到过先父当年记述怹自己学演“姜八出”的个人心得笔记残稿(记得是记在一个老式16开的笔记本上),其要点分别概括为:

 「小显」的“腔儿”(唱腔)
 
 「叫关」的“形儿”(身形)
 
 「射戟」的“狂” (性格外露)
 
 「白门楼」的“情”(转瞬变换)

 「监酒令」的“境”(唱词意境/人物心境)

 「飞虎山」的“小”(人物年龄及性格刻画要小——切忌以武生演之)

 「孝感天」的“悲”(悔恨/思亲之悲)

 「玉门关」的“胆”(36人深入虎穴胆略之表现)

 先父曾对吾讲:“监酒令”这出戏的唱词之美为“姜八出”之最。尤在人物出场,演员通过对实地“景观意境”的唱词咏叹,充分体现出了戏中人物夜巡的特殊“人物矛盾心境”(身为汉高祖刘邦之孙/同时又被吕后册封为朱虚侯且为吕氏宗亲吕禄的女婿)。观众则通过演员的演唱,眼前得呈现出该戏人物所处/所见之情景,从而引发与演员一样的感叹。

图片
青云主人“监酒令”私藏手抄本

 这即是该戏的唱词魅力,亦即前辈剧作家的文笔高妙之处。

 该戏刘章二黄慢板中有“站立在金水桥举目观望,又只见紫雾腾云绕建章。”之唱句。先父当年领命在筛校该戏唱词时,发现「建章宫」乃建于公元前104年(为汉武帝刘彻,即汉高祖刘邦之曾孙所造),而吕后专权为公元前196-180年,前后相差小100年——亦即100年后的建筑物出现在100年前的吕后专权时期,显然刘章之唱词与历史不符。先父当即禀告姜公,姜亦觉可笑,然奈当年几经冥思,始终亦未能找到合适词语替代,故不得不“忍瑕疵藏翡翠”,违心传唱下来——为此先父恨己薄才,为“姜八出”终留瑕疵而耿耿于怀一生……(有关陈述详听所附录音)


 吾近来在整理先父该遗音时,曾有“当年为何不用「未央」替代?”之蚍蜉之问……

 据查阅:「未央宫」始建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基本建成,为历代西汉皇帝所居住。吕后于汉惠帝刘盈(刘邦与吕后嫡长子)即位(公元前195年)后,从「长乐宫」移住「未央宫」之椒芳殿——故吾生愚想:倘用「未央」,岂不恰合“披残星戴斜月巡查宫墙”之唱词意境,又可躲「建章」之窘,且「未央」辄韵/四声亦皆与「建章」二字相符……(吾撰写该篇拙文时曾纠结是否忝写这段文字良久)

 吾深知,今“姜八出”早为经典,高山仰止,不得擅动。身为梨园门外人,吾之蚍蜉之见,自当不值一谈。只是作为姜门世交后人,每每想到此处,总觉隐隐纠郁于心,消散不去……吾亦曾想:抑或二位先人当年另有隐情,方容瑕疵毁佳句……?终不得而知。今天人两隔,无处寄问,亦只得窘笔至此。


 此外,据音韵书要求,颔联(三句/四句)要工整对仗,故当唱:

站立在 金水桥 举目观望,
又只见 紫雾腾 云绕建章。

 而今有唱本唱词为:

站立在 金水桥 举目观望,
又只见 紫雾彤云 绕建章。

 则乱了对仗:格律/字数均不对应了。

 以上谨为一己苟见,还望广大微网法家不吝指正。

 天津市京剧团建团初期有四位当家小生演员:黄荣俊/季砚农/季尚春/王世霞。黄坐科“荣春社”,二季均为姜爷爷弟子,王出身梨园大户,乃王瑶卿老之侄,为金仲仁老门人。

 八十年代活跃在津门京剧舞台上的青年小生演员为:杨连贵/吕孔瑜/贾真。杨/吕均毕业于天津戏校,贾为天津京剧团学员。天津三团为:孙元喜。

图片

吕孔瑜兄津门纪姜演出后合影

前排左起:李莉  齐五姐  吕孔瑜
后排左起:翟西园 陈茂兰 青云主人 季尚春 贾真

 先父六十年代在天津戏校教授此戏时,杨/吕均为小生组同班同学。因当年吕嗓子略显稚嫩(符合该戏人物年龄15岁),故被选定饰演刘璋。吕高兴不已(吕文革后曾来家复学该戏,然一直未见露演不知何故),其他同学则不免有些小失落。连贵兄虽亦感失落,但学习仍一丝不苟,故戏词记得亦较常人瓷实。
图片
图片
杨连贵兄剧照及背面签字

 文革后,二十年前(64年)教给他的一出“沙桥饯别”,别人都忘了,可就他还记得!83年夏天给先父录音该戏唱段,提醒唱词,恢复资料。

-杨连贵兄“沙桥饯别”清音唱段-


 连贵兄当年说,文革期间为找先父,曾特意在民园周围晨跑,希望能无意邂逅到先父。恢复传统戏后,连贵从话剧团回归京剧团,复排“叫关”时(为文革后全国第一位复排“叫关”者),特邀请先父,亲临指导,在“中国”排练场见到一应津门梨园旧友熟人,感慨今昔。后连贵兄又与马少良君排演“断臂说书”等戏,兼及出演电影,津门红极一时。(现连贵兄旅居澳洲,据说古稀之年仍身体力行,致力于中华戏曲传播,令人钦佩。吾与连贵兄失联多年,十分想念。连贵兄令郎似与犬子同庚,亦应已过不惑之年,时光白驹过隙,又一代人,令人不堪回首。)

-青云主人该戏有关念白-


-青云主人《监酒令》选段-
(因年代久远音频失磁严重
仅作为遗音公之微网与姜派微友法家分享
时年76岁 自拉自唱)


-青云主人《监酒令》选段-


 据先父回忆,该戏合练时,先父曾指出乐队武场打得没有气氛,故让司鼓学员躲开,自己亲自下场示范锣鼓打法,让一众学生不禁惊愕。多年后在三团,张铁球兄提到当年事(张在学校时打小锣,后为天津三团当家鼓师,打王则昭/赵慧秋/康万生等人,奈遇不幸,英年早逝),仍津津有味,慨叹不已。

-青云主人当年给弟子贾真录制的有关该戏唱念的讲析录音(时年76岁)-


-青云主人当年给弟子贾真录制的有关该戏唱念的讲析录音(时年76岁)-


 (该戏响排时,有武生组学员配演,其中孟繁忠君乃吾大表姐堂侄——称先父为舅老爷,先父当年曾托付杨宝忠先生代为关照。)

 在拟撂笔结束本文之际,吾突然想起先父对吾讲过的两件奇事:

 ①吾义母当年学完该戏之后,为体会唱词意境和人物心境,曾当真在夤夜之时,星月之下,在周公馆庭园内,吟唱过刘章这段二黄慢板。

图片
近云馆主耄耋之年掠影

 ②1986年8月27日(周三)刘耀增君从北京戏校办理退休后,来津探望。当日吾义母录音存念的又恰恰是这段二黄慢板(先父操琴/刘耀增君司鼓)。

图片
图片
近云馆主《监酒令》录音磁带

 四个月之后——1986年12月25日(周四),一代京昆女票翘楚,旷世梨园奇女英秀,无疾坐化而亡,驾鹤西去。此段二黄慢板,当堪称人生绝唱。

 这可真是:

 【夤夜铜壶漏响  终生监酒令长】

 思至此,书房灯下,不禁黯然抆泪住笔,结束本文……

Ps:
a.文中所有文字/照片/音频声响资料均为笔者专属提供专文使用。
b.感谢【梨园杂志】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京昆艺术,发表此文。

梨园门外人

2023年6月
忆笔于津门「无为书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