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一任妻子,并不是清太宗皇太极的母亲叶赫纳喇氏,而是佟佳氏。 佟佳氏为努尔哈赤生下了2子1女:长子褚英、次子代善、长女(人称董鄂格格,因为她嫁给了后金5大臣之一的董鄂·何和里)。 原本,努尔哈赤是想将后金汗位,传给嫡长子褚英的,尽管,努尔哈赤早就看出,褚英“自幼心胸狭窄,并无治国宽大之心怀”。可是,拥有了掌政之权的褚英,不仅苛待他的4位弟弟,还与后金5大臣结怨、挑拨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褚英还偷偷威胁他的弟弟与5位大臣:如果不听他的话,等他以后当上了大汗,就将他们都杀掉。
褚英的4位弟弟、以及后金5大臣,可不是被吓大的。他们凑在一起商量之后,一状告到了努尔哈赤那里,这下,努尔哈赤就对褚英,产生了戒备。 努尔哈赤2次征讨乌拉部,都没有带上褚英。褚英也感觉到了努尔哈赤对他的提防,居然盼着第2次去征讨乌拉部的父亲、弟弟等一行人,不要打胜仗,并且,还让人施法诅咒。结果,那个被褚英找来写咒文的人,觉得他自己横竖都有可能被杀,就留下遗书,自杀了。褚英的其他3位僚友,也怕被牵连,就揭发了褚英。
努尔哈赤倒是没有立即杀了褚英,只是将他幽禁。
2年多后,即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闰八月初一,褚英离世,只有36(虚)岁。 这时,身为嫡子、排行仅次于褚英的代善,就成为了努尔哈赤的继承人。努尔哈赤曾经说过,等他去世之后,要代善负责照顾他(努尔哈赤)那几个年幼的孩子、以及大福晋。
但是,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1626年)去世之后,代善却是拥立了自己的异母弟弟——皇太极,成为了新的后金汗。 翻看了一下史料,代善失去继承汗位的资格,都与女人有关。 01代善娶的第一位妻子,是李佳氏(达褚祜巴晏的女儿)。她为代善生了2个儿子:长子岳讬、次子硕讬。 岳讬、硕讬出生的时候,代善还只有十六七岁。据皇太极所说,代善的长子岳讬,自幼便被交给了皇太极的生母叶赫纳喇氏抚养。
之后,在万历三十年(1602年),万历三十二年、万历三十四年、万历三十六年,代善的继福晋叶赫纳喇氏,又连着给代善生了1个女儿与3个儿子。 这位继福晋叶赫纳喇氏,是叶赫西城贝勒布斋的女儿。代善如此宠爱这位继福晋,或许也是因为她的出身比较好。 天命五年(1620年)九月,代善的次子硕讬,与努尔哈赤的侄子斋桑古(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的异母弟弟),以及斋桑古的妹夫莫洛浑(哈达部贝勒孟格布禄的儿子),被人告发,说他们结伴去投靠明军了。 努尔哈赤一开始并不相信。 过了几天,当努尔哈赤派人去找硕讬等人问话时,却被告知,硕讬、斋桑古、莫洛浑,都不在家。努尔哈赤这才警觉起来:这几个人,不会真的跑了吧?
到了晚上,硕讬、斋桑古、莫洛浑都回来了。硕讬、斋桑古,否认他们想要逃去大明;莫洛浑夫妇倒是承认,确实有投奔大明的打算。
努尔哈赤下令,将莫洛浑夫妇等人给杀了,而硕讬、斋桑古这2人,只是被关了起来。 斋桑古,与他的异母哥哥阿敏有矛盾,阿敏不给予斋桑古足够的衣食。斋桑古本想让代善、皇太极出面帮他说句话,但代善、皇太极担心,会被当作是故意诋毁阿敏,就没管这事。斋桑古自己又很怕阿敏,不敢亲自到努尔哈赤面前去告状。
莫洛浑呢,也是被他哥哥乌尔古岱苛待,生活费不够用。
斋桑古与妹夫莫洛浑,算是同病相怜,所以,时常凑到一起,互倒苦水。
至于硕讬有没有被苛待,《满文老档》中以“原档残缺”为由,忽略不记。 但是,史学家们在《旧满洲档》中,找到了相关段落,尽管确实是有部分文字缺失,但也是可以提取到一些有用信息的,比如,代善有听了后妻的挑唆,瞒着努尔哈赤,将优秀的属人,都拨给了后妻所生的小儿子们,而岳讬、硕讬这兄弟俩得到的,都是不太优质的属人。可见,硕讬也是个可怜孩子。
努尔哈赤认为硕讬、斋桑古,是不会叛逃的,就将他俩给释放了。 不过,代善那位继福晋,应该是没有逃过被诛杀的命运,因为,雍正皇帝在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二十八日有提到过,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有下令,让代善将其福晋处死,理由是,福晋太“残刻”。
顺便插一句,很多人认为,代善的第一任妻子李佳氏,应该很早就过世了,所以,代善才会对岳讬、硕讬不好,而且,崇德元年(1636年)十一月初七,被皇太极封为“和硕礼兄亲王之和硕嫡福晋”的,并不是李佳氏,而是叶赫纳喇·苏本珠。当然了,这位苏本珠,不可能是刚才提到的那位继福晋叶赫纳喇氏,而应该是代善娶的另一位来自叶赫部的福晋——阿纳布贝勒的女儿。
不过,李佳氏在顺治十四年(1657年)二月十五日,有被顺治皇帝封为和硕福晋,并被给予了金册,而且,《清实录》中写明的是“册封”,并不是“追封”。
而就在代善苛待长子、次子这事被努尔哈赤知晓的前几个月,代善就因为与继母大福晋来往太过频繁,引起了努尔哈赤的不满。 天命五年(1620年)三月,努尔哈赤的小福晋塔因查,偷偷告诉努尔哈赤:大福晋曾先后2次,送吃的东西给代善,代善也都吃了;大福晋也有给皇太极送去吃食,但皇太极就没吃。小福晋塔因查还说,大福晋多次派人去代善的府上,而且同一天里,就去了2、3次;大福晋还在晚上,有偷偷溜出院子。 继母与继子,私下往来,努尔哈赤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努尔哈赤让人去问代善、皇太极,是否真有这样的事。得到的回答,确实是真的。
其他人也借机对努尔哈赤说:每次大家聚在努尔哈赤屋里时,大福晋都会刻意将自己打扮得珠光宝气,向代善献殷勤。那些贝勒、大臣,说他们早就想提醒努尔哈赤,好好管管大福晋与代善,但都因为拿不出实质性的证据,才不敢说出来。
努尔哈赤没有惩罚代善,而是以大福晋偷偷藏匿过多财物为由,要治她的罪。最后,努尔哈赤没有杀了大福晋,只是把她给休了。
这位被休的大福晋,有的史学家认为,是富察·衮代,而有的史学家认为,应该是乌拉纳喇·阿巴亥(多尔衮的母亲)。 总之,天命五年(1620年)发生的这2件事,让努尔哈赤对代善很失望,代善也就失去了继承汗位的资格。这一年,代善38(虚)岁。 02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初一,在代善等人的拥护下,努尔哈赤的第8子皇太极,成为了新的后金大汗。 但代善,并不是事事都听皇太极的。 天聪九年(1635年)七月二十日,皇太极建议代善,将察哈尔汗的囊囊大福晋给娶了。但代善却嫌弃囊囊大福晋不够富裕,不肯娶,倒是向皇太极提出,要娶察哈尔汗的另一位大福晋——苏泰太后。
苏泰太后的祖父,是叶赫贝勒金台石(皇太极的舅舅),所以,从辈分上来讲,苏泰太后还是皇太极的表侄女。苏泰太后为察哈尔汗,生下了长子额哲,并且替察哈尔汗保管着祖上传下来的元代玉玺。所以,苏泰太后的财产,想必确实要比囊囊大福晋要多。 可是,在代善提出要娶苏泰太后之前,皇太极的堂弟——济尔哈朗(后来的和硕郑亲王),就已经向皇太极提出,想娶苏泰太后,理由是,苏泰太后是他已故福晋的妹妹。经过贝勒们商议后,皇太极也已经同意了济尔哈朗的请求。既然都已经答应出去了,皇太极当然不可能因为代善,就得罪济尔哈朗。但代善铁了心,就是不肯娶囊囊大福晋,就算皇太极多次派人去催,也没有用。 阿巴泰、德格类、阿济格、多铎听说了这件事后,并没有出来指责代善,反而一致认为,囊囊大福晋与皇太极,才比较般配。
代善呢,后来听说,与苏泰太后一起归顺后金的察哈尔汗的妹妹——泰松格格,也挺有钱的,就在天聪九年(1635年)九月初九,向皇太极提出,要娶泰松格格。这回,皇太极同意了。
也是在天聪九年(1635年),九月十一日,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想要娶察哈尔汗八大福晋之一的伯奇福晋,众贝勒同意豪格的请求。皇太极的异母姐姐莽古济,听说了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因为,豪格已经娶了莽古济的女儿为妻。伯奇福晋的身份特殊,进门后的地位,不会比莽古济的女儿低。所以,莽古济认为,皇太极答应这门亲事,是在给自己女儿添堵。
尽管莽古济反对女婿豪格娶伯奇福晋,但皇太极并没有改变主意,莽古济就赌气要回自己家。代善听说后,就让他的福晋们,去邀请莽古济,后来,代善更是亲自出面,将莽古济迎入自己的帐内,不但设宴招待了莽古济,还送给她很多礼物,最后,还用自家的马匹,送莽古济回家。
一般人看来,代善对莽古济这样客气,属于“兄妹情深”,但皇太极知道,代善与莽古济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妹,不但算不上感情好,而且,关系还挺糟糕。
皇太极觉得,代善就是故意与他对着干,于是,当天就派人,去责问代善与其子萨哈廉。之后,皇太极独自回了盛京,并将自己关在宫内,开始闹罢工。过了几天,即天聪九年(1635年)九月二十五日,皇太极召集众贝勒、大臣,开始翻代善的旧账:从攻打燕京与察哈尔时,代善不服从命令想要提前返回,到代善不肯善待皇太极拨给他的归顺人口,再到代善一贯包庇和偏袒自己正红旗的人,等等;再加上此次代善对莽古济的态度,气得皇太极批评代善是“朕所爱者而彼恶之,朕所恶者而彼爱之”。最后,皇太极对诸位贝勒、大臣们说,如果他们不服他这个大汗,大可以另外选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新大汗出来。说完这些,皇太极又继续将自己关在房内,不肯出来。 贝勒、大臣们纷纷跪在皇太极的房门前,说皇太极是很好的大汗,请皇太极出来办理政事。皇太极也没真打算撂挑子不干,看差不多有效果了,就打开房门,开始处理政务。贝勒、大臣们也学乖了,给代善定了4大罪,并且拟定,应该革去代善“大贝勒”的称号、削去他“和硕贝勒”的职权、没收他10个牛录,还要罚马、罚钱等等。
皇太极也只是想借机敲打一下代善,就保留了代善的贝勒头衔,并将10牛录的属人,还给了代善。
结束语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十六日,代善的孙子阿达礼(代善第3子萨哈廉的嫡长子)与代善的次子硕讬,去劝说代善拥立睿亲王多尔衮为皇帝。但早在2天前,即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十四日,贝勒、大臣们就已经商定,让皇太极的第9子福临,继承皇位,并由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辅理国政”。
这时,代善照样是大义灭亲,将阿达礼、硕讬对他说的话,公之于众。最终,阿达礼、硕讬,以及阿达礼的母亲乌拉纳喇氏、硕讬的妻子乌拉纳喇氏(与阿达礼的母亲是亲姐妹,都是布占泰贝勒的女儿),都被诛杀。代善因为主动揭发了自己的儿子、孙子,就没有被牵连。
顺治五年(1648年)十月十一日,66(虚)岁的代善病逝。 (注:本文由[头条@热爱瘦身的鱼]原创 ) |
|
来自: 白衣钱子 > 《清朝[1616——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