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夏天乐趣之八:乘风凉

 真友书屋 2023-08-03 发布于浙江

原创 袁念琪 上海人家AB面

天热乘风凉,古而有之。对我们这吴越之地的记载,可见顾禄写于1818年(清嘉庆二十三年)的《清嘉录》中《六月·乘风凉》:“纳凉,谓之乘风凉。”

图说:乘风凉,古而有之。

乘风凉就是借大自然之风达到清凉之目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的上海,家中无空调,电扇没普及。到了夜晚,多出门乘风凉。

哪是乘风凉的好地方?看来,先人比我们会找。秦观在《纳凉诗》写道:“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图说:秦观更出名的是《鹊桥仙》里的金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

岂在朝朝暮暮。”

再看《清嘉录》所记隔壁苏州人的乘风凉:“或泊舟胥门万年桥洞,或舣棹虎阜十字洋边,或分集琳宫、梵宇、水窗、冰榭,随意留连。”

这样的乘风凉,也是上海人的向往。可上海人借不到湖水的光,只能在陆地“螺蛳壳里做道场”;一般在自家门口。一挨太阳下山就准备起来了。把地扫一扫,泼水冲去热气。有的是摆出了吃夜饭的摊头,在外头吃毕竟比屋里风凉;这一吃,也就同步开启了今朝夜里的乘风凉。

图说:老城厢,乘风凉。

而大多数是吃了夜饭再出来乘风凉的,弄堂宽敞的在弄堂内,弄堂狭窄的就转到马路上,甚至奔人民广场;去广场的,当然也是周边人家。如要到马路上乘风凉,那下午五点左右就要去抢位了。

图说:南京路,乘风凉。

小时候,在自己院里乘风凉。有时跟外公到隔壁2号,在花园草地里,听他和吴家公公、阿庆公公等一帮老邦“谈山海经”,我们忙着抓螊绩。

图说:我与妹妹在院内。

我们弄堂里,乘风凉的不多。出弄堂,到茂名南路、南昌路十字路口,才有不少乘风凉的。这里有两个乘风凉的黄金地段,一是高层南昌大楼底下,风过来被大楼一挡,从楼两侧走,楼下凉风习习。另一个是南昌大楼对过的淮海坊弄堂口,有穿堂风。

图说:南昌大楼下和它对过的淮海坊口,曾是乘风凉的宝地。

袁念琪摄

到马路乘风凉,在老上海就习以为常。在蒲柏路(今太仓路)504号元泰五金店当学徒的颜滨,在1942年6月13日的日记里写道:“天气突然地热了,晚上的马路上又充满了乘凉的人们。”他说乘风凉是“住在亭子间及阁楼的人们首当其冲”,这两处是石库门里最热的。“大家不约而同地端了一条凳子,坐到马路上来了,非但可以避去蚊子们的威胁,同时也可领略着柔软的凉风轻轻地抚摩,驱逐了这残酷的热浪。若再能与一二知友谈谈笑笑,还可以暂时忘去了日间的劳顿与种种的苦闷,所以乘凉便成了夏季最大众化的唯一乐事。”

图说:16本日记展现了另一幅上海沦陷生活场景。

上海乘风凉还有一个好地方,那就是开空调的大商场门口。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我上班在永安大楼。每天下班,就可看到隔壁永安公司的商场入口,布满乘风凉的人。早早就来占位,放好凳椅;借光里头空调送来的清凉。

图说:远去的一道景。

乘风凉不是插蜡烛做电线杆,而是坐躺的享受。没秦少游诗里的“胡床”,有的是藤、竹、木制品。

图说:竹榻可谓“胡床”,乘风凉最适意。

高档是藤椅和藤躺椅,中档为小竹椅、躺椅、竹榻等竹系列。大人说,这些竹椅竹榻要用得发出黯红的光泽,那就是极好的。听上去,像是玉器的包浆。最大路的是一干木头货,木头凳椅,还有门板。

图说:就要坐出“包浆”的竹椅子。

你要乘风而凉,但风不会召之即来,手里还是要有把扇;一来自力更生扇风,二来可拍蚊打虫。扇子多是芭蕉扇蒲扇,用布条包边缝起来,可用得长远些。少数是竹簚扇、鹅毛扇。除了扇子,茶也少不了;藤椅藤躺椅的扶手上,专门有个放茶杯的洞。

图说:乘风凉不可少的神器。

乘风凉有打牌下棋,有“嘎山湖”传播小道消息,也有带半导体听无线电的,还有讲《一双绣花鞋》、《绿色的尸体》等恐怖故事,听得小人和女孩不敢一人回家。相比之下,古人的乘风凉更丰富多彩:“作牙牌、叶格、马吊诸戏。以为酒食东道,谓之斗牌。习清唱为避暑计者,白堤青舫,争相斗典,夜以继日,谓之曲局。或招盲女、瞽男弹唱新声绮调,明目男子演说古今小说,谓之说书。置酒属客,递为消暑之宴。盖此时铄石流金,无可消遣,借乘凉为行乐也。”(《清嘉录》)

图说:古人乘风凉,比现代人会搞事情。

记忆里,乘风凉最大的乐子就是小学一年级时,在学校操场看了场露天电影《渡江侦察记》。另外,就是隔壁黄家送来的冰块,放点醋吃。

乘风凉要到夜深天凉,屋内的暑气散去,人也迷迷糊糊了;于是打道回府。大人说,要在露水下来前进屋。

最艰苦的乘风凉是下乡在农场。乘风凉要全副武装,只因蚊子太猖狂。穿套鞋,长裤长袖,涂驱蚊剂。住的草棚根本不是冬暖夏凉,屋顶是油毛毡加稻草,一天太阳晒下来,进去热烘烘。草棚面对一条高出地面半米的机耕路,挡去不少的风。门口乘不了风凉,就攀到桥下的拱型桥洞,后来又爬上桥闸机房顶上。

图说:身后是我在农场住过的夏暖冬凉的草棚。

其实,乘风凉最理想的地方就是离开城市,现代人去海边多,古人则进深山入寺庙。

袁念琪。1978年从农场考入大学,获法学士学位。1983年考入上海电视台,高级编辑(专业技术二级),上海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等,入选王蒙主编《中国最佳散文》和《中国新闻年鉴》。著有《上海品牌生活》、《上海门槛》、《上海姻缘》、《上海B面》和《零食当饭吃》等。

原标题:《上海夏天乐趣之八:乘风凉》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