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山札记】(11)

 画蛇者说 2023-08-03 发布于山东


七代孙称弟孙。圣七代弟孙孔穿,字子高。活了51岁。

《孔氏祖庭广记·世次》载:“(孔穿)博学、清虚、沉静,有遁世之志。楚、魏皆召之,不仕。著儒家之语十二篇,名曰《谰言》。”

关于谰言这个词。《文心雕龙·诸子》:“迄至魏晋,作者间出。澜言兼存,琐语必录。”当今称诬妄不实、无根据的话为谰言。使用频率最高,当属文革语境,“无耻的谰言”供两派相互攻讦之用,言犹在耳。而古代对于谰言还有一解,即谏言。孔穿的《谰言》,即属此意。

孔穿最出名的,当是他与平原君的门客公孙龙,关于“白马非马”这个哲学命题的辩论。《吕氏春秋》载:公孙龙骑着白马度关,门卫告诉他:“要度关,人可以,马不行。”公孙龙答曰:“白马并不是马,为什么不能过呢?”门卫只得让他通过。公孙龙的逻辑是:命色者,非命形也;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故曰:白马非马。《庄子·秋水》也曾附合公孙龙的逻辑,说:“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

“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孔穿不同意公孙龙的观点,要求他放弃。但被公孙龙一番雄辩,最终竟然“无一应焉”。事后,倒是平原君告诫公孙龙,不要再与孔穿辩论了:“其人理胜于词,公词胜于理,词胜于理,终必受绌。”所谓词胜于理,不过诡辩有术。更何况“白马非马”,说到底不过是个伪命题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