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母故里:关于泾川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报告

 昵称59394264 2023-08-03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图片
一、基本情况
2018年以来,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投资的重要举措,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引资渠道,狠抓项目落地,全县共实施招商项目142项,总投资110.09亿元。
一是招商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紧盯国内外重点企业集团投资动向,采取节会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等方式,切实加大宣传推介和对接洽谈力度。积极衔接三大运营商创新性推出泾川招商宣传片专题视频彩铃,筹建微信泾川招商小程序全方位宣传泾川、服务客商;在泾川门户网站、招商引资公众号发布各类招商项目信息16条,宣传推介重点招商项目50多项;充分利用“兰洽会”“药博会”等节会平台,加大对我县的宣传力度,提升知晓度和影响力。2018年以来,利用节会共签约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7项,签约资金13.44亿元,为扩大开放、增进双方互动交流、推动协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紧扣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全面推行“一个招商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条龙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协调服务,跟踪督查调度,全力加快项目建设,2018年以来,全县共实施项目142项,其中当年建成88项,落实到位资金66.77亿元。世纪花园D区、文华麓城住宅小区等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200万吨建筑骨料、单采血浆原料采集等项目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年产2000吨二甲基砜食品添加剂生产与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招商工作重点进一步明晰。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立足县域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全力打好“自然资源牌”“特色产业牌”“劳动力富裕牌”,围绕文化旅游、新能源、畜牧养殖、新型建材、轻纺、农产品精深加工、商贸物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领域,按照“建设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的方式,论证储备陇东南大数据中心、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园建设、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等项目74个,概算总投资110多亿元,特别是中盛建材、新裕建材等投资企业的落户,进一步优化了县域工业体系和产业结构,有效提升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
四是营商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全面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政策措施,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按照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将“最多跑一次”“全程网上办”推进升级为“不来即享”,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办事,使广大纳税人获得更多税收改革红利。建立县级领导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在项目证照办理、用地、税费缴纳、人才保障等方面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程服务,纾解企业发展困难,切实提高了项目履约、开工和资金到位率,项目落地建设进度明显加快。
图片
二、存在问题
(一)全方位招商氛围没有真正形成。一些乡镇和部门对招商引资重视不够,没有深刻认识到招商引资在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招商引资工作只是工信、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商务局、发改局等职能部门的事,持事不关己、漠然视之的态度,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全民抓招商”的氛围和共识。
(二)招商责任落实不到位。虽然县政府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了14个乡镇及县直相关部门,建立了招商引资考核评价办法,但还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尤其对没有完成分解任务的单位,没有严格兑现考核奖惩开展责任追究,导致招商引资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三)配套的政策没有比较优势。近年来,县政府虽在土地、税收、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但与周边兄弟县区相比,政策比较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
(四)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各部门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还存在全程网办体系不完善、上下承接不顺畅、监管机制不健全、服务企业不主动等问题。
(五)招商硬件条件不够完善。在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等方面过度依赖财政性资金,致使投资渠道单一,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特别是标准化厂房保障供应不足、工业项目用电成本较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部分重大项目落地。
图片
三、意见建议
(一)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对招商引资重要性的认识。县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深刻认识到招商引资是缓解财政压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方式,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增长动能、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借助各种重大节庆活动和重要会议,大力宣传和强调招商引资的重大现实意义,进一步明确招商工作责任,有效凝聚招商引资的强大合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招商、人人支持招商、人人参与招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掀起招商引资工作的新高潮,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发挥政策效应,激发招商工作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在已经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对涉及的企业准入条件、创新奖励措施、投资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再研究、再细化、再完善,突出政策的绝对优势和可操作性,使招商引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成效更加明显。要严格兑现落实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激励全社会参与到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中来,宣传泾川、提供信息、带来客商、推荐项目,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对发展前景好、与泾川资源禀赋及产业发展结合度高的成长型本土企业与外地企业一样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持续培育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对符合重点发展产业方向、投资额度大、产出效益高、示范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企业给予激励型奖补。同时,要严格运用考核奖惩机制,充分发挥招商目标“考核棒”作用,对招商任务完成较好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政策规定兑现奖励,有效激发招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创新招商方法,增强招商引资实效。要创新招商方法,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通、勤奋敬业的招商引资队伍,为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实施提供人才支撑。坚持多路并进、多措并举,紧盯重点企业集团投资动向,在节会招商、全民招商的基础上,突出代理招商、以商招商、主动招商、商会招商、中介招商等方式,坚持大活动招商与小分队招商并重,诚邀有意向的客商和企业来泾川考察投资,全面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要在千方百计做大招商引资总量的同时,坚持把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化招商引资项目综合评估,严把引进关口,推进招商引资规模与质量双提升,实现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图片
(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实现泾川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不断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有力推动全县营商环境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新提升。要着力改进工作作风,正确处理好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持平等交往、一视同仁、守信践诺,满腔热情帮助企业纾难解困,着力优化政务环境,以“放管服”改革为牵引深化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整体提升服务效能。
(五)持续加大投入,创设招商引资要素条件。要创新园区管理模式,理顺管理体制,多方争取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园区水、电、路、排污、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着力强化要素保障。积极推进孵化园标准化厂房建设,搭建招商平台,研究出台孵化园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强化园区服务功能,创设优良的招商条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