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野战军发展史详细版(1948年)

 兰州家长 2023-08-03 发布于甘肃

一,内线反攻作战小结

1948年1月7日至20日,西北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在米脂县杨家沟举行了第一次扩大会议,总结西北野战军在陕北九个月的作战,研究决定西北野战军主力转入外线作战的基本任务和进入国民党统治区后的各项政策。

西北人民解放军在1947年8月至1948年2月的内线反攻时期,经过三个多月的连续作战和两个多月的新式整军,克服了一切困难,战胜了装备优良、数量10倍于己之强敌。歼灭了国民党军2个整编师师部、2个整编旅、1个旅部及团以下部队共2.4万余人(不包括第二、三纵队在山西的战果);地方部队歼敌5900余人。合计歼敌3万余人。

西北战场内线防御和内线反攻作战的胜利,是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分不开的。陕甘宁、晋绥解放区不仅以24.6万余石粮食支援了战争,而且以699万余人工和454万畜工担负了各种战勤工作。地方部队、民兵、游击队,在各级党和政府以及各军分区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九个月作战3064次,歼敌1.4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野战军的作战。

西北野战军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经过9个月协同作战,歼敌7.1万人,改变了西北战场敌我态势。当时,国民党军在西北五省的兵力虽然仍有44个整编旅31万余人,军需供应、兵员补给、交通运输、武器装备等条件都优于西北野战军,但与其1947年3月进攻陕甘宁边区时比,战斗力已大大削弱。

二,西北战场第一大捷“宜川战役”

1948年初,其时,西北战场的国民党军虽然还有44个旅31万余人,但是战斗力已大大削弱,而且处于守势。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根据命令,陆续从陕北、晋南战场抽调整编第1师、第30师、第36师、第65师,组成裴昌会兵团,东出潼关、陕东南,配合刘峙兵团,准备打陇海、平汉交通线,增援中原战场。

胡宗南集团9个整编师28个旅,只剩下17个旅用于映甘宁周围,其主力刘載率整编第29军军部和整编第27师、第90集结在洛川、黄陵地区为机动兵团,用以北援延安、东援宜川或阻止我军南下;塾编第76师第24旅第72团和陕西保安第6团驻守韩城和馬门口,以阻止黄河以东的西渡;整编第76师第24旅(欠第72团)驻守宜川;何文鼎率整编第17师第12旅、第48旅和映西保安第11团驻守延安和维护延安到富县的公路交通线;其余则驻守铜川、三原等地。

青海马步芳整编第82师驻庆阳、合水、西峰镇;宁夏马鸿廷整编第18师另两个旅驻守定边以西地区,整编第81师驻中宁。榆林邓宝珊部在我地方兵团围困之中。

从战略大局出发,选择有利作战方向,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是我西北野战军遵照毛泽东主席提出的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

宜川战役是西北野战军由内线防御转入外线作战后,首次歼灭敌一个整编军的重大胜利,一举扭转西北战局,中央军委通报此役“为西北战场第一大捷。此后,西北野战军大举南进关中,开辟大片新解放区,迫使胡宗南调回增援中原战场的5个师以保护关中,减轻了中原我军的负担,有力策应了中原战场和其他战场的战略进攻。

第一野战军发展史详细版(1948年)
第一野战军发展史详细版(1948年)

宜川战役缴获汽车19辆、化学迫击炮6门、82迫击炮24门、60迫击炮139门、重机枪193挺、轻机枪979挺、长短枪8383支。敌整编29军中将军长刘戡自杀身亡,整编90师中将师长严明及整编31旅少将旅长周由之、47旅少将旅长李达、53旅少将副旅长韩指针等被击毙,整编29军少将参谋长刘世振、整编27师少将副师长李奇亨和整编90师少将参谋长曾文思、整编24旅少将旅长张汉初等被俘。

三,解放军总部离开陕北进入华北解放区

3月21日,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米脂县杨家沟出发,23日于吴堡县川口渡过黄河,离开陕北转到华北。从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到1948年3月23日离开陕北,为时一年零五天。

一年中,毛泽东主席率领精干的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辗转陕北12个县37个村镇,行程1000多公里。在艰难严峻、险象环生的日日夜夜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以非凡的胆略,临危不惧,与边区军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仅靠4个半连的警卫部队,面对进犯边区敌人重兵威胁,历经风险,饱受艰辛,一次次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警卫部队和群众的掩护,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军事实力统计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总兵力114140 人。

其中;西北野战军兵力;81642人。

第一纵队;17244人(第358旅,独立第1,7旅)独立第7旅在山西作战

第二纵队;25532人(第359旅,独立第4,6旅)

第三纵队;12510人(独立第2,3,5旅)

第四纵队;10236人(警备第1,3旅,骑兵第6师)

第六纵队;13475人(教导旅,新编第4旅)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兵力;32498人。

〖关中军分区〗4029人;司令员兼政委:高锦纯

〖绥德军分区〗5600人;司令员:吴岱峰 政委:张邦英

〖延属军分区〗6124人;司令员:白寿康 政委:李景膺

〖三边军分区〗4617人;司令员:曹又参 政委:郭炳坤

〖陇东军分区〗3384人;司令员兼政委:张仲良

〖黄龙军分区〗2480人;司令员牛书申,政委强自修

五,西北野战军扩大战果,开辟黄龙解放区

宜川战役以后,在渭河以北、洛河两岸20余县的广大地区中,国民党军只驻守一些重点城市,大部分地区已无力守备。整编第十七师守备孤城延安;新编的整编第六十一旅守备洛川;整编第一三五旅、暂编第二旅、新编第九旅、骑兵第二旅分散守备铜川至咸阳和西安以东陇海铁路沿线。黄龙山簏的黄陵、宜君、白水、蒲城、合阳、澄城、韩城、石堡等地区,仅有敌3个保安团及各县保警队守备。胡宗南不得不剜肉补疮,将从豫西回撤的裴昌会兵团整编第一、三十、十六、六十五师以及郑州的整编第三十八师、汉中的青年军第二o三师调回西安附近,借以加强三原、蒲城、大荔各要点,阻止西北野战军继续南进,确保西安。

西北野战军趁宜川大捷敌后空虚之机,向黄龙山麓发起进攻,解放了黄龙山麓一些城镇和广大地区。

3月初,黄龙军分区成立,并以5个游击支队组成独立第二十二、二十三团,配合党组织在黄龙地区建立人民政权。3月下旬边军分区一部转战陇东,钳制青、宁二马。4月中句,绥德军分区第四、六团及伊克昭盟支队在绥远南部准噶尔旗的神山和鸡儿圪坨接连打了两个胜仗,歼灭敌该旗骑兵师、整编第八十六师二五六团2000余人,俘敌少将司令奇涌泉、少将参谋长陈有名,开辟了伊克昭盟新区。

西北野战军在27天的西府陇东作战中,行程近千公里。一度攻占旬邑、永寿、彬县、长武、麟游、扶风、灵台、凤翔、岐山、宝鸡、千阳、崇信等12座县城,重创敌4个整编师,歼灭1个整编师师部、6个团(其中陕西保安团2个)及西府各县敌地方武装,共计2.19万人,摧毁了胡宗南重要补给基地宝鸡,缴获大批军用物资,给胡宗南集团以沉重打击。但由于战役配合出现问题,在西府战役中,西北野战军共计减员1.49万人,其中伤亡6566人,失散、被俘、逃亡等8407人(后归队2500余人),未能完成建立麟游山、陇山根据地及收复陇东的任务。

5月上旬,以黄龙军分区的第十团、第十一团、第十团组成警备第四旅(旅长郭宝珊,政治委员牛善申),暂归西北野战军第四纵队指挥(一九四九年一月正式编入该纵队建制)。

6月30日,以晋绥军区骑兵旅第二团、第四团组成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骑兵第二旅(旅长王智,政治委员王再兴)。

六,1948年上半年西北野战军作战小结

西北野战军执行中央军委关于进行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方针,全军从陕北挥师南下,进入国民党统治区,同5倍于己的国民党军连续作战,经过宜川、黄龙山麓、西府3个战役,歼灭国民党军1个整编军军部、3个整编师师部、5个整编旅又8个团及部分地方武装,共5.46万人,其中毙伤俘少将以上军官13名。收复了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绝大部分失地,解放与一度解放县城22座,将解放区边境向南推进了150至200公里,扩大与巩固了黄龙山根据地,与黄河东岸的解放区完全衔接,增强了支持革命战争的实力。

西北野战军在外线作战时,解放区地方武装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肃清新解放区内的反动地方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安定社会秩序,共歼敌4600余人,发展部队1.8万人,其中补充野战军5000人。联防军区还组建了警备第四旅(以延属、黄龙军分区部队组成)及5个独立团,壮大了地方武装力量。

七,战略决战配合阶段

1948年秋,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战略决战阶段。

西府战役后,胡宗南集团经过补充,仍有11个整编师30个旅,约25万人的兵力,加上青、宁二马及榆林邓宝珊部,共计约31.8万人。另特种部队、非正规军8.2万人,共40万余人。蒋介石考虑到国民党军在西北总兵力仍占较大优势,而中原战场连遭败绩,太原吃紧,遂命胡宗南抽兵外援。胡宗南大肆宣传其陇东的“胜利”,认为西北野战军须“六个月后始能作战”。即以整编第三十师空运太原,以整编第六十五、十七、十三师(由第八十四旅、一三五旅编成)陆续调到豫陕边境,以防中原野战军西进,保障其侧翼安全。

7月31日,晋绥军区报经中央军委批准,以晋绥军区独立第十、第十二旅在山西汾阳县组成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彭绍辉任司令员、孙志远代政治委员。第七纵队组成后留山西作战。10月初,第七纵队并指挥西北野战军留晋作战的第一纵队独立第七旅、第三纵队独立第三旅、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二旅,共5个旅的兵力,参加了由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徐向前指挥的太原战役。

8月13日,以绥蒙军区部队为主,在晋北地区组成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由绥蒙军区司令员姚喆兼任,政治部主任饶兴,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长江。第8纵队所辖部队:步兵第11旅(下辖步兵第64、65、66团,共3500余人)、步兵第14旅(下辖步兵第67、68、69团,共3500余人)、骑兵旅(下辖骑兵第1、2、3团),纵队仍留在后方绥蒙地区作战。

西北野战军前线共5个纵队13个旅,6.8万人。

8月,西北野战军发起澄合战役,重创胡宗南部整编第三十六师。

9—10月,西北野战军举行荔北战役,重创胡宗南部三个整编师(整编第十七、三十八、六十五师)。至此,胡宗南5个机动整编师中的4个师先后遭歼灭性打击,只剩下整编第一师比较完整。这就为西北野战军今后作战创造了条件,并有力地配合了中原野战军在平汉路的作战。

11月上旬,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联合发起了淮海战役。为配合淮海战役,阻止胡宗南集团调兵增援中原战场,并收复与巩固澄城、合阳、白水等地区,解决部队粮食问题,保障部队进行冬季整训。西北野战军前委于11月6、7日召开会议,研究冬季攻势的作战部署,决定在11月中旬发起冬季战役。

冬季战役,西北野战军计歼国民党军1个军部、3个师部、9个团又7个营,共2.5万余人。毙伤第十七帅帅长土作栋等官兵7600余人;俘敌第七十六军中将军长李日基、少将参谋长高宪岗、第二十师少将师长吴永烈、第二十四师少将师长于厚之、第十七师上校副师长张恒英等以下官兵1.7万人,投诚300余人。此役的胜利,粉碎了胡宗南所谓“重点的机动防御”的“新战术”,巩固了澄城、合阳、白水地区,拖住了胡宗南集团,配合了淮海战役,并解决了西北部队的粮食问题,为冬季整训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下半年,西北野战军在渭河以北、洛河以东地区,进行了澄合、荔北、冬季3次攻势作战,取得了重大战果。共计歼敌2个军部、4个师、11个团及4个保警大队,毙伤俘敌59400人,其中将级军官14名,同时解放县城5座,扩大与巩固了渭北新解放区。

1948年底,西北野战军第一、二、三、四、六纵队已发展到10.5万人。并在晋绥组建了第七、八纵队,共2.1万余人,配合华北我军作战,巩固与扩大了晋绥解放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