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炳炎、廖汉生与彭老总顶牛,贺龙事后严肃地批评:你们俩要检讨

 哈哈狮的信箱 2023-05-06 发布于广东

1947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在陕西靖边县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正式提出:

“要用五年的时间解决同蒋介石的斗争问题。”

图片

当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尚有十分雄厚的实力,因此毛主席不准备公开讲这一决定,而是继续做长期斗争的准备,也就是在小河会议上,针对前线的情况,毛主席做了战略上的调整。

当时,刘邓大军已经挺进大别山,在中央面临胡宗南集团压迫的情形下,毛主席决定陈赓部队不进入陕北,而是改为渡过黄河南下,出击豫西。配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为了牵制在西北的胡宗南集团,党中央决定,成立以彭德怀为首的西北野战军前委,由时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统一领导两个解放区的地方工作。

到8月中旬时,晋绥军区的第三纵队、第四纵队也划归西北野战军下辖。

尽管西北野战军整体实力增强了不少,但在全国诸多野战军中,人数还是不算多,因此只能起战略牵制作用。

为了策应陈谢集团南渡黄河,彭老总指挥西北野战军,打算发起榆林战役,借此机会调动胡宗南集团北上增援。

然而,让彭老总也没有想到的是,这场看似占了优势的一战,最后会打的那么艰难。

榆林地处陕北,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榆林应该和陕北其他地方一样,土地贫瘠,人烟稀少,事实却不然,榆林地处塞上,但夹在无定河、榆林河之间,加上地势开阔,当地土地很肥沃,物产也很丰富,当时人称“小北平”。

更重要的是,榆林是敌人楔入陕甘宁根据地的一颗钉子,从军事角度上来讲,榆林位于我晋、绥、陕三省交界地,使得我军各个根据地东西不能相顾,南北不能呼应,当时国民党军方面认为:

“如果榆林丢失,不仅晋、绥、陕边区之匪可连成一气,且将予匪囊括河套,直接沟通俄、蒙国际通路之利,于是榆林成为匪我必争之要点。

图片

当时守备榆林的是国民党军第22军,守备司令为邓宝珊。

值得一提的是,邓宝珊过去同共产党人的交情一直不错,大革命时期就有往来,刘伯承顺泸起义失败以后,辗转前往西安躲避,随身盘缠也花完,当时邓宝珊还不认识刘伯承,却托人送来了600块大洋,帮助刘伯承渡过难关,一直到解放后,刘伯承还提起此事,对邓宝珊当年的帮助表示过感谢。

从抗战初期率军驻扎榆林期间,邓宝珊同临近的陕甘宁边区也有很好的往来,双方始终友好。

解放战争后期,邓宝珊率榆林守军起义。

西北野战军后来两攻榆林,邓宝珊一度想不通,毕竟他自己同共产党之间关系很好,而且只是保境安民,没主动挑起过摩擦,为什么还要来打他?

在当时情形下,西北野战军有不得不打的理由,而且也有敢打必胜的决心。

榆林守军只有邓宝珊的22军一个军,而且还是一支残缺不全的军,所部曹又参旅在三边起义,陕北保安副总指挥官胡景铎在横山起义,而在蒋介石刻意压制之下,22军始终没有得到补充。

不过,为了保障榆林城防,在蒋介石命令下,胡宗南抽调了整编36师28旅的两个团到榆林,但在邓宝珊看来,此举无异于监视,两军之间的配合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榆林守军整体兵力算下来,也就只有1.5万人。

可让彭老总诧异的是,就是这么一场手拿把掐的战斗,竟然没能拿得下来。

8月6日开始,彭老总下令发起榆林战役。

一开始战斗进行的还算顺利,西北野战军很快就兵临城下,可是打起来以后,情况有了变化。

图片

榆林城高墙厚,城内守军处于易守难攻之地,偏偏西北野战军缺乏攻坚重武器,双方就打成胶着状态了。

更为关键的是,榆林被围了以后,蒋介石立马就飞到了西安主持召开军事会议,为了增援一个小小的榆林城,蒋介石下了血本了,以胡宗南集团整1军整1、90师及整76师144旅、整29军整17师12旅及整38师55旅,总计10个半旅6.3万人,从安塞出发,经绥德、米脂前进。

尽管蒋介石抽调重兵驰援榆林,但考虑到增援路上毕竟还是要有时间,对我军而言,仍然有机会。

然而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变数,即钟松的整编36师。

钟松整编36师当时实际上只下辖两个旅,因此走的比别的援军快。

国民党军增援的消息很快通过内部渠道送到了西野前指,考虑到榆林急切难下,彭老总给中央发了封急电:

“榆林城坚,东北两面沙,西南两面水坑水道,不易进行攻城,至快亦须至十五天才可攻克,现钟松增援甚急,决以独一旅、独五旅继续围攻,集中六个旅,先歼灭援军五个团后,再攻城。”

毛主席复电同意了彭老总的建议。

在考虑钟松增援路线情形下,尽管毛主席当时也考虑到钟松可能绕开横山的可能,可电报发到前线时已经有些迟了。

钟松的整编36师已经绕开了横山我军阻击阵地,直奔榆林西南而来。

到此为止,整个榆林之战实际上已经失败了。

图片

毛主席在战后并没有批评,毕竟西北野战军此前的作战任务,就是牵制胡宗南集团,并调动胡宗南集团北上增援,这个战略目的已经达到。

可彭老总个性刚猛,一场必胜之战没能拿下来,心里头自然是有些窝火。

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彭老总只能下令攻城的一纵后撤。

这让时任一纵政委的廖汉生很不爽。

打了几天仗,不仅徒劳无功,战士们伤亡也很大,廖汉生个性也很刚猛,忍受不了这样的结局,更不凑巧的是,当时彭老总心里也很憋屈,打电话的时候夹枪带棒,狠狠的批评了一纵:

“你们一纵是贺老总带出来的,怎么战斗力这么差!”

廖汉生本来心里就很郁闷,被彭老总这么一批评,心里更加不爽,一开始他还耐着性子解释为什么战斗不顺利,到后来直接就憋不住火了,他忍着没在电话里发脾气,而是自顾自的带着一个警卫连,在榆林周边选了一个有利的地形打伏击:

“今天,我就要让野司看看,我们一纵是什么部队,就这一个连,最少也要挡住追兵一两个钟头。”

后来还是纵队司令听说此事后,带着一个营亲自去增援。

话又说回来,廖汉生、贺炳炎原来与彭老总并不熟悉,他们是贺老总红二方面军出身。

图片

1942年5月,为了应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挑衅,加强陕甘宁边区的防卫,中央统一了陕甘宁、晋西北两区的部队,番号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贺老总任司令员、关向应任政委。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直辖120师以及晋绥军区(晋绥军区是由晋西北军区改称而来)和陕甘宁边区留守部队(包括后来从各个根据地抽调回来的部队)。

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就是西北野战军的前身。

也就是说,西北野战军成立时,贺老总就专门负责了地方工作,麾下部队的指挥权则是全部交给了彭老总。

贺老总这份心底无私的气概,让人不禁动容。

在西北野战军麾下,原来隶属于晋绥军区的第一纵队,就是西北野战军的第一纵队,而纵队司令员贺炳炎、政委廖汉生,原来都是贺老总的心腹爱将,而且几人之间也有非同一般的关系。

贺炳炎16岁时就跟随贺老总,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因为同姓的缘故,贺炳炎被人称作是“贺小龙”。

那还是1932年,贺炳炎当时在洪湖湘鄂西军分区当区队长,因为枪支匮乏,贺炳炎就把自己的枪给了学员,等到后来战斗的时候,贺炳炎没有武器,一个人拎着把菜刀就上了阵地,战斗一结束,贺炳炎的英雄事迹就传开了。

有人称呼贺炳炎是“菜刀队长”,也有人想起了贺老总当年就是“两把菜刀砍盐局”起家,因此爱称贺炳炎为“贺小龙”。

后来还是贺炳炎摇头拒绝了这一称谓:

“我是贺炳炎,怎敢与贺老总比。以后大家不要再说了。”

图片

尽管如此,当年在红二方面军,总有人拿贺炳炎同贺老总相提并论,也因为时常混淆,因此战士们提到两人时,总是特意区分,称贺龙为贺老总,而称贺炳炎为“小贺司令员”。

贺老总也很倚重这员心腹爱将,后来都形成了习惯,打仗打到最艰苦的时候,总是会习惯性的问一句:

“贺炳炎呢?”

贺炳炎虽然与贺老总家没有亲戚关系,但因为同姓,总是会被人误以为是同族,以至于后来一直到建国后许多年,人们还是这样认为。

贺陵生时隔多年后接受采访时还这样说:

“我当兵以后,人家问我,贺龙跟你家什么关系啊?我父亲跟着贺龙几十年,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至于廖汉生,他与贺老总的关系就更亲近了。

廖汉生的父亲当年就跟着贺老总一起闹革命,后来他参军入伍的时候,年龄更小,在贺老总撮合下,廖汉生同贺龙姐姐贺戊姑的女儿为妻,所以实际上,廖汉生是贺龙的外甥女婿。

那时,廖汉生不在贺老总的队伍,而是在贺龙大姐贺民英领导的游击队中,因对敌斗争十分残酷,游击队被打散,贺民英也牺牲在战场,廖汉生几经辗转找到了贺老总率领的队伍,痛哭流涕的说:

“我没有保护好他。”

贺老总当然没有怪罪他,而是将他留在队伍中。

廖汉生后来曾直言:

“没有贺老总,就没有我廖汉生今天。”

图片

话说到这里,其实也就比较好理解,为什么榆林战役后,廖汉生会如此窝火,在他看来,仗打的不好,挨批评是理所应当,但彭老总话里提到贺老总,让廖汉生心里很不好受。

可这件事情并没有接下来发生的几件事,让廖汉生、贺炳炎与彭老总直接顶起了牛。

1947年9月,西北野战军部署反攻,其中二纵、四纵挺进黄龙山区,一纵、四纵发起延长至清涧之间的作战。

清涧城是敌人重兵部署的地方,防守的是国民党军整编76师,师长廖昂。

此前这个整编76师在榆林战役期间曾作为增援部队出现过,此次防守清涧唱主角,凭借一个整编师的兵力,竟然拦住了一纵、三纵的配合进攻。

当时一纵、三纵已经夺取了清涧外围的阵地,但唯独主要的耙子山阵地没有拿下,当时贺炳炎、廖汉生亲自登临一线布置,但因为廖昂防守严密,一纵几次猛攻均未能奏效,伤亡也不小。

本来贺炳炎、廖汉生就有些窝火,偏巧这时彭老总又打来电话:

你们一纵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还没有拿下阵地,赶快给我拿下耙子山!”

这次接电话的是贺炳炎,同样也是性如烈火,一听电话那头彭老总骂,立马就回了一句:

“部队伤亡大,有困难。”

就撂了一句话,贺炳炎就“啪”的一声摔了电话。

渐渐地事情传开以后,贺老总也听说了这些事,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出面。

图片

1948年4月,西北野战军发起西府陇东战役,意图夺取敌人的补给中心宝鸡,尽管西北野战军一开始战斗很顺利,甚至拿下了宝鸡,但没想到的是,低估了马步芳集团的实力,马继援率领整编82师四个团在飞机的掩护下,突破了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教导旅在长武、亭口的阵地。

在之后的作战中,因各部协同不好,不仅歼灭敌人的目标没有达成,就连彭老总率领的前指差点被马家军一锅端,宝鸡也得而复失,整个战斗中西野伤亡惨重。

彭老总也在后来总结自己军事生涯中,将西府陇东战役称为生平四大败仗之一。

因战事失利,彭老总在战后召开总结大会,部队纷纷猜测,彭老总接下来一定要发火,说不定还要撤换干部。

会议一开始,彭老总就狠狠批评了四纵王世泰,因为四纵本该负担其阻击裴昌会兵团的重担,但四纵在战前没有事先知会彭老总和友邻部队前提下擅自撤离,造成战役失败。在随后的撤退中,四纵又没有起到掩护主力的作用。

本来整场战役中,一纵、二纵表现还算是不错,特别是在友邻掩护部队配合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顽强作战。

可这场会议,彭老总开着开着就聊到了一纵:

一纵在配合六纵夹击屯子镇外围之敌时,走错了路,耽误了时间,没有意识到危险,自己先走了。

一句话说的贺炳炎、廖汉生全都火了。

图片

廖汉生当时认为,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彭老总越级指挥,将命令下到团里导致的,一直到时隔多年以后,他才弄清楚情况。

1948年5月11日晚,廖汉生主持召开了纵队连以上会议,就去睡觉了,当时彭老总打电话到了纵队司令部作战科,但没有让作战科长叫醒廖汉生,一直到第二天他才知道,彭老总给716团下命令,要求部队继续往东走,廖汉生没有理解意思,结果就走了。

可事实上,彭老总的意思是,让一纵一边准备干粮一边休息,将部队埋伏在职田镇大山边,等到四纵诱敌过来的时候,在发起反击,歼敌一到两个团以鼓舞士气。

这么一来,原定的歼敌任务自然没有完成,彭老总自然很火大,于是批评一纵。

廖汉生自己也很委屈,当场就拍了桌子:

“我不干了。”

贺炳炎心里也有火,这一次在会上也爆发了:

“对也骂,错也骂,不干了。”

眼看双方冲突越来越大,贺老总当时就在现场,立马站起来严肃的批评:

“住嘴!反了你们了,快给彭总道歉。”

整个大会不欢而散。

在贺老总的牵线下,彭老总、林伯渠一行人又陪着廖汉生、贺炳炎,仔细开导了两人,贺老总严肃批评了两人:

“顶撞彭总,你们要做检讨。彭总说的就是命令,你们必须严格执行,不管有什么理由,有多大困难,都要执行!”

图片

在贺老总劝说下,贺炳炎、廖汉生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彭老总道歉,还准备做检讨,彭老总却很大度,笑着摆了摆手:

“免了免了,其实我个人很喜欢你们这种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的痛快劲。有意见,本来就应该摆在桌子上谈论,哪怕你们拍桌子、爆粗口,都没有问题。”

不久之后,西北野战军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新式整军,贺老总配合彭老总,马不停蹄的在全军上下开展工作,使得部队更加团结,彭老总后来也盛赞贺老总的作用:

“你领导的晋绥部队真是好啊,能打仗,听指挥!”

贺炳炎、廖汉生后来也成为彭老总麾下最得力的战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