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龙两员爱将,当众对彭德怀摔电话、拍桌子,贺龙的反应令人称赞

 西江红月 2022-07-24 发布于江西

1947年,彭德怀遇到人生中少见的情况:部将公然和他吵架。

在此之前,彭总火气上来了,谁都敢训,谁都敢顶。从来都是彭德怀训别人,谁敢跟他顶嘴?

而且,和他顶嘴、吵架的还不是一个,而是两个。

这两位胆大将军都是谁呢?是资历很深的宿将吗?还是年龄和彭总差不多的平辈之人?

都不是。这两位分别是时任西野一纵司令员贺炳炎,一纵政委廖汉生。他们都比彭总小的多,职务也低的多,为何敢跟彭总顶牛呢?

这要从贺、廖二将调入彭总帐下说起。

一、一野司令

贺、廖二将原本是贺龙手下,1947年西北野战军成立时,随晋绥部队调入彭总帐下。

西野的部队,其实大部分都是晋绥军区的部队,而晋绥区部队,又是以贺龙120师为主体发展起来的。

自抗战以来,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部队,一直都是贺龙的麾下人马。

西野成立时,骨干部队是晋绥军区第一纵队和第二纵队。按这个思路,贺龙就应该当之无愧地担任司令员。但出于各种现实考虑,贺龙没当上这个司令。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陕甘宁部队转战,十万火急之际,并没有饥不择食地随便任命贺龙为司令,而是一边走路,一边认真地讨论司令员的最佳人选。

为啥贺龙不能来呢?

文章图片1

两个考虑。

第一,晋绥军区是重镇所在。这个大区一向由贺龙主持。全面抗战八年,陕甘宁边区又穷又苦,100多万群众,要供应10几万党政军脱产人员吃穿住用,根本负担不起。晋绥区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贺龙还一咬牙把王震359旅全旅扔到南泥湾垦田种粮,以至于后来有人说怪话,讲359旅是扛锄头的部队,玩不了枪杆子。

现今胡宗南数十万大军压境,陕甘宁更是无力维持十多万人的供应。如果这时慌不择路地把贺龙拎过来打仗,万一阎锡山趁机发动反攻,把晋西北夺走怎么办?

没有粮食吃,那不用胡宗南来打,就全完蛋。

这是大战略家的定力和底气,才敢如此选择。

第二,中央的战略,本就不是全主力与胡宗南硬拼,而是以小部队与敌周旋。天下大势,西北虽然吃重,但不是主要矛盾所在,应把更多的主力放在山东、中原和东北,在那里决生死。

所以成立西北野战军,最初只调两个纵队2万多人,不需要贺龙这个级别的人物来指挥。让他在晋绥牵制山西国军,似乎战略意义更大。

那么问题又来了,没叫贺龙来当司令,却叫来一个比贺龙资历只高不低的彭德怀当司令,这不自相矛盾?

还真不矛盾。彭总抗战时是八路军副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是解放军的副总司令,确实比贺龙高一些。但中央本无意叫他当西野司令员,是贺龙于危急关头毛遂自荐的。

危难关头,以做事为主,不计较名份。哪怕以副总司令的身份下沉一格,当一个方面军的司令,也无所谓,先把眼前难关过了再说。

这就是彭总的担当与胸怀。

文章图片2

西野一成立,强力领导与过硬部队一结合,马上发挥出强大战斗力,2万人斗胡宗23万人,居然打得有声有色,把胡宗南打的苦不堪言。

然而人无完人。彭总的火爆脾气,很快与脾气不甚温和的贺廖二将发生了矛盾。

二、贺廖二将

我们简要介绍一下二位将军。

贺炳炎,我军有名的独臂将军。红二军团出身,贺龙的铁杆老部下,脾气性格非常刚强硬朗。这是他敢于和彭德怀在电话里大吼还摔电话的性格原因。

硬到什么地步呢?

我们看看他当年手术锯胳膊的事。

那还是1935年长征途中的事。当时贺炳炎是红二军团的师长,战斗中被敌人一发迫击炮弹炸倒,右臂被炸成了肉泥,骨头基本都断了。军医建议说,必须立即截肢抢救,迟了有生命危险。

可是,医疗器械已驮运转移了,一时无法取回。救人要紧,战场上医生敢作敢为,没有手术锯,就从老乡那里找来一把锯木头的锯子代替手术锯,决定用它锯掉贺炳炎受了重伤的右臂。

就要动手锯臂了,医务人员将药箱翻遍了,却找不到麻醉药。怎么办?大家正十分焦急时,有人提出用吗啡,并说多吃一些吗啡可以起麻醉作用,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贺龙来到贺炳炎床前,轻声说:“炳炎,你的右胳膊要锯掉,可是没有麻药,本想打些麻药后再做,可伤势等不了哇!”

贺炳炎一笑说:“老总,你放心,那吗啡我是绝不吃的。关云长还能刮骨疗毒,何况我是共产党员。”随后,医生找来4个力大的战士,要他们按住贺炳炎。贺炳炎对医生说:“不用他们,我挺得住。”说着,便把一条毛巾塞到嘴里。医生开始用木锯锯他的胳膊,人们明显看到医生的手在轻轻地发抖。

贺炳炎连忙鼓励说:“我自己都不怕,你还怕什么?来吧!”医生鼓着劲锯,血水顺着锯条流淌下来。人们咬着牙关看医生为贺炳炎锯臂,不禁泪流满面。

医生将他的残臂锯下后,又用钢锉锉平骨面。贺炳炎的汗像雨水一样流,湿透了全身,他仍强忍着。

做完手术,贺炳炎见到贺龙总指挥,含泪问道:“总指挥,我以后还能打仗吗?”

贺龙亲切地紧紧握住贺炳炎的左手,擦去他脸颊大的泪水,深情地慰勉说:“怎么不能打仗?你还有一只手嘛!照样可以骑马,可以打枪,可以打仗嘛!”并向医生要了两块手术时锯下的碎骨,用红绸包好,装进衣服口袋。后来,贺龙曾多次打开这个红绸包告诉人们:“这就是贺炳炎的骨头啊!”

文章图片3

这样一位性如烈火、其志如刚的将军,真是轻易不能折辱。贺龙带他二十年,从来没给他说过重话。当然,也不是说贺龙不批评贺炳炎,实则二人磨合二十年,早已心意相通,已经不需要有暴烈的语言进行沟通。

廖汉生生于1911年,做到纵队政委时也才36岁,年轻气盛,极爱荣誉。

他是湖南桑植县人,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时,廖汉生就跟随贺龙出生入死。廖汉生曾娶贺龙姐姐贺戊姑的女儿为妻,是贺龙的外甥女婿。

贺龙当年率红二军团离开老家,廖汉生跟着贺龙的大姐贺民英,在老家继续坚持斗争。贺民英是个颇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她几次向贺龙和关向应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贺龙不肯因为自己的身份给大姐照顾,提出一次拒绝一次,说她以党外身份在家乡更方便干革命。

贺民英便一直带着一支百余人的小队伍,在桑植县打出赤卫队的旗号,与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廖汉生就是这百余人队伍中的一员。

后来赤卫队藏身的地点被叛徒泄露,贺民英、廖汉生等人被围困,贺民英拼死掩护其他队员逃走,她自己身中两枪不幸牺牲。廖汉生亲眼见到贺民英的死状,受到极大触动,后来找到贺龙,痛哭流涕地说没有保护好她。

廖汉生对贺龙的感情,复合着多年老首长与亲戚的双重因素,对贺龙简直是敬若天人,不容任何人对贺龙以及贺龙带出的部队有看法。

这是廖汉生后来和彭德怀吵架的根本原因所在。

那么,他们吵了什么呢?

三、吵架风波

西野成立之初,由于军情紧急,天天打仗,彭总火杂杂的性格,还没有发挥出来。而且一纵作为贺龙多年调教的部队,确实能征善战,打得非常出色。彭总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怎么舍得批、骂。

随着战争规模扩大,西野遇到一些困难,将帅之间的磨合问题,日渐凸显出来。

比如榆林战役,这是西野比较糟心的一场战役。

1947年8月上旬,第一纵队奉命攻打榆林,攻城两天没能得手。胡宗南急派36师驰援榆林。

为避免腹背受敌,一纵回撤,廖汉生心情很糟。

这时彭德怀打电话来,彭德怀是典型的有气不藏的人。话没有说两句,就开始骂人。据说骂了一句,你们一纵是贺龙带出来的,战斗力怎么这么差!

廖汉生本来就郁闷,开始还解释战斗为什么不顺,被彭德怀一骂,尤其是顾及到一纵的历史荣誉,火也一下子就激出来了。

两人直接就在电话里争执起来。放下电话,廖汉生带上警卫连,到榆林城附近选了一个有利地形,憋足一股劲:“今天,我就要让野司看看,我们一纵是什么部队,就这一个连,最少也要挡住追兵一两个钟头。”贺炳炎闻报,亲自带一个营增援,击退了追敌。

1947年10月,一纵队和三纵队攻打清涧,遭到国民党守军廖昂部的顽强抵抗,胡宗南命29军军长刘戡率5个半旅赶来救援,军情非常危急。

清涧城外的耙子山敌军主阵地久攻不下,一纵队伤亡较大,716团团长储汉元牺牲。

在前沿指挥的贺炳炎十分窝火,这时接到彭德怀电话,话筒传来炸雷般的吼声:“为什么还没有打下来?我命令你赶快给我拿下耙子山!”

贺炳炎是个火爆脾气,听到彭德怀的话带着火药味,也来了情绪,跟着吼起来:“部队伤亡大,有困难!”

贺炳炎心里着急前线攻山头的事,“啪”地把电话筒摔了。敢跟彭德怀摔电话的,贺炳炎是第一个!但他次日上午,硬是把耙子山拿下了。

四、贺龙出马

贺廖二将和彭总顶牛,多多少少有点个人情绪,但更多地是为了维护贺龙老部队的荣誉。

这些事情都瞒不住,很快,远在晋绥军区的贺龙都听说了。

这些磨擦引起了贺龙的焦虑,他感到自己有责任找机会协助彭德怀解决这些问题。

还没等他出手,又出问题了。

1948年春,西野发动了西府陇东战役,这场战役有得有失,部队有一定损失,彭总因此决定召开前委扩大会议。旅长以上干部全部参加。

由于是失利后的总结会议,而且是彭总亲自动议的,大家都在猜测,彭总这次肯定要动人了。

动人,就是说要批评、甚至撤换干部。

贺龙也接到了邀请。他心里有数,必须坚决维护彭总的地位和尊严,不能再出现部将与元帅顶牛的事。

会上,彭总先是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他说,战役失利,主要是战役指导上犯了若干错误和缺点,特别是自己应该负主要责任。

批完自己,彭总就开始批评手下将领们的失误。

由于西府陇东失利的关键是负责阻击敌人的教导旅,不打招呼就提前撤退,导致一部分部队受到敌人包围,彭总疾言厉色地批评了教导旅,并当场宣布撤掉教导旅旅长。

文章图片4

批着批着,就批到一纵头上了。

彭总怒批,一纵在配合六纵夹击屯子镇外围之敌时,走错了路,耽误了时间,没有意识到危险,自己先走了。

廖汉生认为,这是彭总越级指挥造成的,心里一直有气,会上又将彭德怀的意思理解成一纵“有意识地先走了”。彭德怀一讲完,廖汉生就站起来分辩,越说越气,后来直接拍桌子说不干了。

贺炳炎既因为受批评气不顺,也为了老搭档撑场子,站起来冲撞彭德怀:“对也骂,错也骂,我也不干了!”

那么彭总到底有没有越级指挥呢?

其实当时大家都在气头上,都没有往深里想。当时彭总确实直接指挥到了团一级,但事出有因。廖汉生将军后来在回忆录里自己澄清了这个误会。

5月11日那天晚上的情况是这样的:

那天晚上我纵开过连以上干部会后,彭总打电话找我,纵队司令部作战科长接电话后报告:政委已经睡下了。彭总没有让作战科长叫我(从这个细节看得出,彭总对手下将领还是很关怀的,作者注)。第二天作战科长才告诉我,彭总来过电话,后来直接向716团政委栗光祥下达了任务,叫部队继续往东走,结果我纵走了。实际上彭总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要我们一边休息一边准备粮食,以使我军埋伏于职田镇大山边,待四纵将敌诱到时,一起歼敌一两个团,即可打掉其嚣张气焰。我们把他的意思弄反了。后来彭总专门派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来查问这件事。(原文摘自《廖汉生回忆录》)

当时大家都在气头上,贺龙一看势头不好,当即站起来拍桌子大吼道:“住嘴!反了你们了,快给彭总道歉。”

大会不欢而散,又开了个小会。贺龙陪着彭总,还有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一起给一纵贺、廖二位开导。

贺龙十分严肃地对贺炳炎、廖汉生提出批评,在肯定一纵前段仗打得不错,工作有成绩之后,毫不留情地批评一纵领导近来受到的表扬多了,骄傲了,听不进批评了!

贺龙严肃地说:“跟彭总顶牛,要检讨。彭总说了就是命令,必须坚决执行,不管有什么理由,有多大困难,都必须坚决执行,没有价钱可讲!”

贺炳炎、廖汉生主动找彭德怀检讨。彭德怀笑笑,连连摆手,其实他个人倒喜欢这两个部下“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的痛快劲,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直爽率性的血性军人,心里憋屈就“放炮”。

在他看来,上下级之间有不同意见,摊在桌面上,哪怕拍桌子骂娘,都没关系。

所以彭德怀并没有把“顶牛”的事放在心上,还做了自我批评,表示在指挥方法上要改进。

彼此沟通,坦诚相见,相互理解,上下级关系融洽了,指挥顺当了。

一纵成为西北野战军能打硬仗的主力,贺炳炎、廖汉生也成为彭德怀的爱将。

文章图片5

西北野战军整编为第一野战军时,彭德怀还拟提任廖汉生为兵团政委,廖从野战军干部的全局考虑谢绝了;建国后,国防部长彭德怀推荐廖汉生任国防部副部长,在7位副部长中,有4位大将,2位上将,仅廖为中将,可见彭德怀对他的器重。

西府战役后,西北野战军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政治、军事整训。

贺龙马不停蹄地深入1、2、3纵队,找各纵队和各旅干部谈心,要求老部下们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团结,坚决服从彭德怀的领导和指挥。在贺龙的协调下,西北野战军将帅之间的磨合期大大缩短,将领们对彭德怀更加理解、更加尊重,维护了彭德怀的权威,野战军指挥系统更加和谐融洽、更加高效有力,稳定了西北战场大局。彭德怀对贺龙的良苦用心一直感激为怀,全国解放以后,有一次在中南海怀仁堂开会,很少当面称赞别人的彭德怀,情不自禁地对贺龙说:“你领导的晋绥部队真是好啊,能打仗,听指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