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积液,简称腹水,临床上多种疾病可以引起,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占位性病变、肝衰竭、重型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心脏疾病(如: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心源性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等疾病,都可能引起腹水。 对于慢性肝病,如:肝硬化失代偿期,曾经有过腹水的肝友来说,腹水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词语。临床上有的肝友不配合医生,不愿意排放腹水,他们的做法对吗?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腹腔积液形成的机制: 腹腔积液:系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共同结果,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患者常诉腹胀,大量腹腔积液使腹部膨隆、状如蛙腹,甚至导致脐疝;横膈因此上移,运动受限,致呼吸困难和心悸。 腹腔积液形成的机制涉及[1]: ①门静脉高压,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是腹腔积液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②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内液体漏入腹腔或组织间隙。 ③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血流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排钠和排尿量减少。 ④肝脏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能作用减弱,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和抗利尿激素增多,前者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使钠重吸收增加,后者作用于集合管,水的吸收增加,水钠潴留,尿量减少。 ⑤肝淋巴量超过了淋巴循环引流的能力,肝窦内压升高,肝淋巴液生成增多,自肝包膜表面漏入腹腔,参与腹腔积液形成。 肝友们的认识误区 误区1:排放1次腹水了,后面就得一直排放腹水。 误区2:里面有白蛋白,给有用的东西排放走了。 误区3:有的人排放腹水后人就不行了。 误区4:排放腹水对人体不好。 肝友A的故事 肝友A,男,年龄41岁,山西籍人。嗜好饮酒20年,最多时一次饮白酒8斤左右,白酒当矿泉水喝,喝酒时几乎不吃饭。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低蛋白血症;脾功能亢进;腹腔积液;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胸腔积液;门脉高压性胃病。每次住院时步态蹒跚,气喘吁吁,年龄不大,但从背身看,仿佛70多岁老人,看着他是又可怜又可恨,可怜他没有人照顾,可恨他不戒酒。患者大量腹水,起初不愿意排放腹水,经解释、做思想工作,排放腹水是有利于疾病恢复的,才配合治疗。 ![]() 酒精性肝硬化 导致大量腹水、脐疝 → ← 大量腹水 腹壁静脉曲张 ![]() 该肝友住院期间有时气短伴腹胀,上午抽胸水,下午排放腹水,每次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回家后又喝酒。是个不听话的肝友,最终因上消化道出血41岁失去了生命。 因此,不是排放过腹水病人就失去了生命,而是病人依从性差,病因不能去除,导致病情严重或反复,病人才会失去生命的。 肝友B的故事 肝友B,男,年龄33岁,河南籍人。诊断为:慢加亚急性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偿期;低蛋白血症;脾功能亢进;腹腔积液;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胸腔积液;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门脉高压性胃病;2型糖尿病。如下图,肚子都快要“爆炸”了,大量腹水,执意不排放腹水,经再三解释、做工作,才配合治疗;经规范治疗,现在1个月左右才来医院排放1次腹水,之前的大肚子也明显小了,现在已开始工作了,继续治疗随访中。
腹腔积液导致的“快要爆炸的肚子” 腹水不排放有什么影响吗? ![]() 大量的腹水影响腹内多个器官 ![]() 大量的腹水压迫心、肺,影响呼吸功能,引起呼吸困难和心悸,有的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随着腹水的排放,向上的压力也减少,哮鸣音逐渐消失;部分患者出现心率稍快,随着腹水的排放,心率也逐渐恢复正常,也减轻了心脏负荷及心肌耗氧量。 ![]() 大量的腹水压迫胃、肠,影响胃的消化、蠕动功能;另一方面,影响肠管的蠕动功能;有的出现大便干燥,增加了内毒素的吸收,也是导致肝性脑病的原因。 ![]() 大量的腹水压迫肾脏、膀胱,影响肾脏动脉的血液供应,导致尿液形成减少;另一方面,压迫膀胱,也影响尿液储存。还有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回流入心脏,加重双下肢的水肿。 ![]() 大量腹水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情绪,有的肝友易发脾气,对疾病都是不利的。SBP还可以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此类患者如合并糖尿病,对病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 ![]() 参考文献: [1]陈灏珠,钟南山,9版内科学,407-408. 本文作者:山西省永济市肝胆胃病专科医院肖玉珍、邵鸣、王琦、程德昌 -专家简介- 本文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医学科普具有普适性,不作为诊疗意见,如有个性化需求,建议您就诊咨询。) |
|
来自: 新用户8825scGG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