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照顾孩子42岁关闭公司,三年后,她带领宝妈们创业

 千面凡君 2023-08-03 发布于广东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70位真人故事
我是朱黎玮,今年46岁,是一名全职宝妈,现在定居北京。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报名参加了一个民间公益组织,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北京周边的民工子弟学校教授学生课外知识、兴趣爱好、心理疏导。
起初只是想打发无聊的周末时光,没想到一做就是15年。
在做志愿者的路上,有收获也有遗憾,有苦涩也有甘甜,陪伴他们的过程中,我也在成长,也在受教育。
(跑全程马拉松最好成绩4小时零1分)
01
1977年,我出生在重庆市的普通家庭,父亲是普通工人,母亲是负责技术的厂长,我是家中的独生女。
小时候,我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个性和男孩一样,大大咧咧且不服管教,经常被母亲拎着揍一顿。父母虽然对我比较严厉,但不管我做什么决定他们都非常支持。
在我眼里,母亲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人,管理工厂几百号人,而且各方面又非常优秀。小时候我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比母亲还厉害,但随着慢慢长大,我的性格反而更像父亲乐观、随性。
从小到大,父亲从未打过我,也未凶过我,所以我与父亲的感情相当好。直到现在我成为了母亲,我也会经常告诉丈夫,要像我的父亲那样要对女儿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她更多的安全感和童年的快乐。
(我小时候与妈妈)
从小我就有一个做老师的梦想,那是源于在小学三年级时,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
其他同学都是写做老师、科学家、医生、当警察等等,而我的梦想却是开一家小卖部,从店面的装修到摆放琳琅满目的商品,再到如何经营,每一步都写的非常详细。本以为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却没想到,等来了一个“惊喜”。
那个时代,老师认为女孩子不该有这样的想法,而且做个体户也不是体面的工作。因为这篇作文写得太另类,最后被老师请了家长。在办公室里,母亲被老师狠狠地数落了一番,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所以,那时候我就悄悄许下愿望,将来一定要当老师,保护孩子的纯真,正确地引导孩子,不扼杀他们的想法。
但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当老师的想法也暂时搁浅了,心想只要能考上好大学就行。后来不负期望,我如愿考上了大学,学习了建筑专业。
(和爸爸妈妈为数不多的合影)
1998年大学毕业后,我和几个同学就开始了“北漂”生活。
当时学校取消了包分配工作,开始推荐企业到校招聘,这时一家北京的房地产企业来到我们学校招聘。
因为我从小就向往北京,向往歌曲里唱歌“我爱北京天安门”,想到北京见见世面,所以就和几个同学一起坐火车前往北京的公司面试。本来考虑陪同学一起面试,我在北京玩几天就回去,没想到面试之后,我也被录取了。
想着在北京工作两年再回家也行,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我一直留在了北京。
参加工作后,手里有了积蓄,我开始做起了公益,但只是停留在捐资捐物上。
真正主动去做一个志愿者,是在2008年。那时我刚结婚不久,每到周末时间都非常空闲。一次偶然的机会和老公的同事闲聊时,得知了北京有个志愿者俱乐部在招募支教老师,突然就燃起了那个曾经的教师梦,果断报名参加了这个公益组织。
(我们一家三口)
02
小时候想做一位老师,长大没考教师,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何不尝试一下呢?就这样,我从报名到现在15年的时间从未间断过。
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的安排,从小父母对我疼爱有加,现在让我通过老师的身份传递爱,传递温情。
志愿者俱乐部是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由几个志愿者在北京后海成立的“校园良师志愿者”,后改名为LEAD阳光,此后,便一直在网上活跃了起来。
志愿者们主要针对北京周边的民工子女,进行语文国学启蒙、戏剧表演、英语、音乐舞蹈等。
很多民工子弟学校都是民办且又在郊区,因为生活条件不好,学校也没有正式的教师,除了基本的文化课知识,其他课外的学习几乎没有。志愿者的到来,刚好丰富了学生们课外知识的学习。
俱乐部对接的学校有十几所,其中包括福利院、特殊学校、民工学校,还有少管所,只要每到周末,我们所有的志愿者都聚到一起,分别前往各个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外补习。
(在怀柔汤河口小学支教)
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给孩子们带来新的体验和知识,让我很有成就感。
后来,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民工子女也可以进入公立学校上学,慢慢地这些学校被取消。虽然这些学校不在了,但是我们的服务还在继续。
为了让志愿者有更多的机会,我们开始走出去参与各种活动。善行者的活动就是我们参与的第一个活动,也是这一次机会让我们开始逐渐走出北京面向贫困山区。
善行者活动每一年都会举行,它是由中国慈善基金会和北京交通台联合举办的,所有参与者通过徒步行走的体验方式,激发参与者募款,给贵州山区的孩子们捐赠厨房,还有机会去当地学校做探访。
正是因为这次探访,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山区孩子上学的艰辛。由于那里的海拔偏高,他们每天吃得都是夹生饭,且每顿饭的主食都是土豆。每次上学都要翻山越岭,走过很长的一段路才能到达学校。
(在贵州毕节的小学支教)
初次去贵州,是爱心厨房建成时,我们要去探访。厨房的标配和城市学校食堂一样,该有的东西都有,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在吃夹生饭,营养搭配也均衡很多。
后来,我们联系了校长,了解到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与他沟通后希望可以把我们的系统课程拿来为孩子们做辅导。校长二话不说,欣然同意了。
就这样,我们开始每年定期从北京前往贵州,为孩子做全面的辅导。我们不教孩子文化课,只给孩子做心理疏导,打开他们的眼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引导他们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
但当真正走进学校,与他们深入交流时,我才发现这里的教育水平很低的原因,除了地理位置和经济因素,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家长们普遍不重视女孩的教育。
(给孩子发书包、衣服鞋子)
03
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有两个小女孩,她们看起来非常地羞涩,且年龄也不像小学生。我走到身边,与她们攀谈起来,才得知她们是表姐妹,一个15岁,另一个14岁,两个都在上五年级。
当我询问她们,为什么这么晚上学时,她们的回答让我震惊了。她们说,要等家里的弟弟先上学,女孩子要在家里干活,等到弟弟上完学,家里有人接替干活,她们才能去上学。
记得有一次,我们走很远的路去学生家里做探访,远远地就看到了女孩子蹲在地上洗碗、洗衣服,而家里的男孩就在旁边玩耍。
这样的画面形成了一个特别鲜明的对比,随后我们就对孩子们做了一堂“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课程。
那一堂课对孩子们来说就是对自我的认识,树立自信,让他们知道未来即使不上学,也要努力去争取,去追寻自己理想的生活。
(女孩洗衣服,男孩们看着)
课程结束后,我安排让那两个女孩写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还有对未来的规划,自己的梦想和优点是什么,觉得自豪的地方有哪些?没想到写完之后,她们却哭了。
她们眼里充满着泪水,抽泣地对我说:“老师,上完六年级我们就要出去打工了,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以后即使不读书了,还有很多路径可以提升自己。”
听到她们的哭诉,我心里很难过。那一刻,我更加坚信来这里的意义,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外面世界的精彩,言传身教告诉这里的孩子们。
我们要做一盏灯,照亮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路,给她们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她们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
后来,经过老师与她们父母的交谈,自己也和家里做了抗争,这个女孩子现在已经上了高中。就在今年的高考前夕,她还邀请我录视频为他们高三的学子们,助力加油。
然而,每次来到这里,我们的时间都不会太长,最多只能停留一到两周。短暂的时间里每天和孩子们一起生活,渐渐地也有了深厚的感情,每到离开时都恋恋不舍。
(给孩子们上课程“天生我材必有用”)
和这些孩子接触多了,对他们的家庭情况也有更多地了解,我们就展开了对特别贫困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资助。虽然学费是减免的,但是每个月的生活费也必不可少,我们就在生活上给予了帮扶。
我资助的第一个人就是当地的一个姑娘,她家庭非常困难,家里姐弟两个,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在家干活。
从认识她开始资助一直到上大学,由于她选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属于公费师范生,所有的费用都有国家承担,且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我便停止了资助。
虽然不资助了,但我们还依然保持着联系。现在她成了家乡的一名人民教师,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见到的世面,传播给更多学生,让他们也能走出大山,活出自己的精彩。
去年,她结婚了,结婚前给我发来喜糖,并邀请我去参加她的婚礼。由于疫情不能外出,很遗憾没有参加。
(第一批支教的孩子们,现在有的都已结婚)
04
然而,一对一资助并不是每一个都如此顺利。2009年时,我另外一个同事,当时我们一起开始资助学生,她在第三年的时候就停止了资助。
问了联络人才得知,孩子刚满14岁,就被家人逼着结婚了,并且还是为了给家里的哥哥“换亲”。
父母害怕儿子娶不到媳妇,就要牺牲女儿的幸福到别家以“换亲”的方式解决儿子的婚姻问题,这种情况在当地比比皆是,即使老师多次与家长沟通也无济于事。
后来,再资助其他孩子,总结了很多的经验,为了避免产生心理阴影,我与他们都不联系,甚至名字我都不全,只要到时间转钱过去就行。
我们服务的学校不光有北京周边的,贵州的,还有江西的。这么多年,跟着志愿者组织外出做服务,也影响了身边很多的朋友跟我一起参与其中,对贫困家庭的孩子一对一资助。
(江西学校支教)
我们资助最多的时候,有三十多个孩子,因为持续做公益,我还带动了孩子们一起做。我是女儿班级的家长委员会的活动成员,经常带领同学们捐款做公益活动。
记得当时怀柔的学校有一个孩子家庭特别贫困,家庭无法支付每学期1200元的生活费。我在女儿的班级号召同学们一起拿出自己的压岁钱,集体资助她。参加活动的有三十多个小朋友,我们每个孩子拿40块钱出来,就把这个事情搞定了。
女儿的班主任也参加了这个活动,并且她非常鼓励。那一年她们的班级还获得了全校的友善少年团体奖,这个评选在北京小学是一个非常高的荣誉。
获得奖项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我就带着他们去山上捡瓶子,捡垃圾,把捡回来的瓶子卖了,就给孩子们买冰棍儿。这样的活动我们每年都会做很多,为了让孩子知道爱护自己的眼睛,我还带着他们给盲人读书,参加盲人跑团做陪跑等等。
(带女儿班级的孩子们参加盲人跑团)
我一直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我把自己的这些事情做好了,孩子看到了,也会模仿学习,自然也就知道做了。
2019年,为了照顾孩子,我关掉了多年奋斗打拼的公司退居二线,成为一名全职宝妈。没想到年底时刚好疫情来了,由于出行不便,学校也严控外来人员,我们的公益服务停止了外出。
在这疫情的三年,我们大多时间都是在家,虽然出不去,但我却闲不下来,除了专心陪伴孩子,其他时间就是学习。
直到今年情况稍微好了一些,孩子不用在家上网课,我就跟身边的一群跑团的宝妈一起研究怎么做直播赚钱,由于我们都是全职宝妈,且我的年龄偏大,所以经常一起聊天时,他们就想让我带着干点什么,让自己更有价值。
于是,年初我就带领着一群跑团的妈妈们开始创业。我们七八个人,每天聚在一起,研究拍短视频、做直播,学习平台运营的模式,如何开店。一边研究一边拍摄,积累粉丝。
(平凡妈妈们创业团队)
05
我们的直播以本地生活为主,当然也会传播一些正能量和公益,比如在地铁站以物换花,开展孩子们的儿童跳蚤市场,带孩子进山捡垃圾公益行等……
在拍摄的过程中,几个宝妈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有一位宝妈,之前因为长期没有工作,整日处在抑郁状态中,焦虑、自我否定、恐惧。加入我们之后,她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每次坐在一起商量要拍摄什么时,她都非常兴奋,慢慢也治愈了自己。那一刻,我觉得组织宝妈们创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4月份,我独自一人跑到义乌,学习专业的直播技能,选爆款产品,几天高强度的学习,使我兴奋不已。
回到北京后,我马不停蹄地带着几位妈妈们投入直播,打造团购账号。短短的二十多天,我们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业绩也开始突飞猛涨。
不仅在事业上有了起色,在公益上我也获得了褒奖。
2023年6月1日,我受邀参加了坚持资助了十年的汤河口小学六一节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演讲,学校向我赠于了锦旗。在LEAD阳关志愿者二十周年庆时,我收获了金色徽章和常青树奖,这是LEAD阳光对我15年坚持支教的褒奖,也是对我的鼓励。
就在今天看初稿的时候,我收到了来自广西的消息,我资助的第四个孩子,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
(怀柔汤河口小学演讲)
回顾我的一生,非常感恩自己能接触到公益,让心变得更加豁达,更加柔软。相信再小的善,也有温暖世界的力量。
此刻,我还想对自己说:
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要勇敢追梦。奋斗的路上,绝不平坦,有荆棘、有绊脚石,也有深坑和陷阱,可以哭,但不能怂。

抖音搜索“芳脑壳关注主人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