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书写得“歪七扭八”,竟然也得了兰亭书法奖。看看它获奖的理由

 文山书院 2023-08-03 发布于湖南

很多人在面对书法时,总觉得要把字写得工工整整,漂漂亮亮,这也是自小受到家长和老师教育的认知,如果一个学生把字写得潦草,肯定是要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而对于书法来说,尤其是对于当代书法,它并不要求人们把字写得十分工整,而是要讲究书法的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在书法大赛上获得一些名次。否则,就难以入选。

图片

 上图是一次兰亭奖上的获奖作品,兰亭奖是全国书法界的最高奖,是衡量书法艺术性的最高的检验平台,如果有人能在这方面获奖,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这幅作品是一件隶书书法,如果按照常人的看法,这幅作品写得歪儿扭八,与常人所见的那些工整的写字根本就是两回事,但它为什么能获得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呢?难道是评委看错了还是作者与他们有关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获奖的几个理由。

图片

既然兰亭奖是书法艺术最高奖,那么,衡量一个人书法水平时,就要从艺术性的角度去看待它。这幅隶书作品有哪些书法的艺术性?

第一,它在书法中运用了矛盾性。书法的矛盾性自古人那里就一直在提倡,这并不是今人的创新,是沿用了古人的说法和做法。例如:疏密、大小、黑白、粗细,等等,这些凡是矛盾着的、对立着的事物,都把它叫作矛盾。那么,书法中为什么要强调矛盾关系?这是因为书法是一项“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这个做好了,矛盾就会处理好,就有了和谐关系了。这幅作品中,虽然从表面上看,字都是歪七扭八,几乎没有一个“正”的样子,但仔细看,它就是在制造矛盾,同时也在解决矛盾。

图片

例如上联的第一个字由于笔画太多,它也写得很大,几乎占据了一个半字的位置,第二个字笔画少,又写得小,但两个字加起来的位置与下联两个字的占用面积相当,这样一来,矛盾也就得以解决了。同样,这幅作品中的所有笔画,没有一个是180度的,要么向左下倾斜,要么向右下倾斜,这是为什么?因为它也是在一边制造矛盾,一边解决矛盾。例如“理”字左边的横画向左下倾斜,而右边则是向右下倾斜,这就形成了一对对矛盾关系。

图片

第二,自然的书写性。古人讲,书法要写得自然、天真才能表现出它的味道。南朝书法家王僧虔曾说:“宋文帝书,自谓不减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工夫不及欣。”他这时就强调,宋文帝的书法在自然书写方面要胜过羊欣。天然就是自然,“自然天成”是对书法的品评而言的,与庄子强调的自然而然是同一个概念。

图片

这幅作品的自然书写就是不计每个字怎么安排,不计它的大小怎么处理,而直接按照纸张、笔墨的需要进行创作,以前有人写字时,总是担心写出格了,也担心写到外面不整齐不好看了,而这幅作品在创作时并没有考虑这些因素,大胆用笔,大胆书写,“写到哪里算哪里”,为自然书写创造了条件,这也是书法艺术性的另一个考察要素。

图片

第三,表现古意。当代人们很重视书法中的古意。所谓古意,就是指有古老书写的意味,那么如何表现书法中的古意精神?其实,表现书法中的古意,一是要学古,学习时要立足于更为古老的书体来学,从更为久远的人的书法那里学习,二是在书法中添加一些古老字体的书写方法,或组字,或加偏旁,让书法看上去古意浓浓。这幅作品中“明”字用了篆书的写法,“秋”也是用了古体字来写,但并不影响人们的辨识,反而让作品更有古意了。

图片

当然,这幅作品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用笔上的缺陷,笔法显得单调了一些,尤其是缺少提笔和按笔的动作,在绞转上用笔量较少,使得笔法略显单一,缺少笔法上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二是整体感上有刻意之嫌,在自然书写上还欠缺功力,说明是为写而写。三是墨色的变化方面没有体现出来,让作品缺少了生动性,其生命力显得不够旺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