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和他的心学

 以仁通志 2023-08-04 发布于陕西

2019年的旧文,读来仍有新意,再发一遍。


最近开始在喜马拉雅听骊波教授的《五百年来王阳明》,我起初以为就是个人的传记,听着听着感觉不一样。里边有关于心学的解释,由于前段时间看了儒释道三家的东西,再去听这个讲解,感觉很清晰,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王阳明的心学是这样的。

说王阳明的心学之前,不妨看一下他的人生经历,少年时代就立志做圣贤,按理说应该好好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却对佛教和道教的东西感兴趣。在重文轻武的明朝反而喜欢练武。年龄稍长,听人说格物能成为圣贤,就找竹子来研究了七天七夜,什么收获都没有,自己却大病一场。从他后来成为创立心学的一代大儒来看,青少年时代走了不少弯路,可见无论多聪明的人也有迷茫的阶段。但王阳明之所以成为王阳明,在我看来最关键的不是他说的知行合一,而是他少年时代立下的志向,因为不管他走了什么弯路(沉迷于道家、佛教和研究竹子),遇到什么挫折(被宦官陷害追杀、流放到环境恶劣的贵州龙场),他内心始终有一个成为圣贤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他的指南针和北斗七星,让他在任何环境下都不会迷失,而是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走错了路能迅速纠正,堕落了能迅速反弹。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龙场悟道,有了后来的心学,对内通过自我修养完成了“内圣”,对外通过建立功业完成了“外王”。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的一本关于苏格兰发展历程的书,我发现一个民族的崛起都是先从头脑中的思想革新开始的,头脑中的想法变了,行为就会变,人生的走向也会随之变化。这也是我这几年从“术”转向“道”的最大原因,道是根本,是人的最初动机,动机变了,自然会牵动外在的“术”发生变化。如果一直停留在“术”的层面精益求精,人就像是一台用完美无缺的说明书来运行的机器,虽然也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一辈子还是个奴隶,为外物所驱使。

言归正传,接下来说一下王阳明心学的三个概念以及我的理解,我不敢说自己是对的,只是把内心的感悟写出来,也许将来会自我反驳或继续深化。

心外无物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想到的是禅宗六祖的“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在动”,觉得王阳明只是把禅宗的概念转移了过来。现在再看,发现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从儒家的的视角出发的,儒家的一大特征就是以人为本,从单个人来讲,他感知外界靠的是心,没有心就没有一切,有了心就有了一切,因此说万物都在心里,心外是没有一物的。

有人会说,张三没有心感知不到外物,难道外物就真的不存在了吗?比如这里有一朵花,张三没有看见,可李四看见了,难道可以说这朵花不存在吗?答案是这样的:对于张三而言,花是不存在的,因为他没有心。对于李四而言,花是存在的,就在他的心里。无论是否存在,这朵花必然是在某个人的心内,而不在心外,因此心外还是没有一物。

知行合一

我们常常提到的一句话是“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这意思好像是说“知道”和“做到”是分割的,但王阳明不这样看。

他认为知道和做到是一体的,你知道了就一定会做到,你做到了肯定已经知道。知和行是同时存在、同时发生的,就像纠缠的一对量子,改变其中一个方向,另一个立刻变化。就像他在书中举的例子,一个人闻到香味立刻露出舒适的表情,一个人闻到臭味立刻露出讨厌的表情,闻到气味是“知”,做出表情是“行”,正常人不会在闻到气味后思考半天才做出表情,而是立刻就发生的。如果有一个人鼻塞了,他闻到了臭味却没有反应,外人不了解他的鼻塞,觉得这个人闻到了臭味竟然没有掩鼻,好比是有了“知”却没有“行”,就认为知行是分离的。

日常生活中的我们,明明知道运动对身体有好处却没有去运动,这好像也证明了知行是分离的。在王阳明看来不是这样,你之所以没有运动,是因为你不知道运动的好处,就像那个鼻塞的人,别人都认为他闻到了臭味,实际上他没有闻到。我们都以为自己知道“运动对身体有好处”这个道理,而实际上并不知道 ,生病导致的鼻塞让人闻不到臭味,而私欲蒙蔽了我们的心灵,当我们提到“运动对身体有好处”的想法时,内心想的是“运动好累、运动也不一定有用、躺床上多舒服啊”,这些想法让我们无法“知道”运动对身体有好处这个概念的意义,既然都不“知“,怎么可能”行“呢?

因此,知行是合一的,不可能分开,知了就会行,不知就不会行,知而不行是私欲蒙蔽了心。

致良知

如果说知行合一让人”知道“就立刻”做到“,那么一个人知道了恶的东西也要立刻去做吗?如果不做的话,不就是知行不合一了吗?因此需要一个善良的本体去驱动自己,如果这个本体是善良的,那么人所知的都是善良的事情,所行的都是善良的结果,知行合一才不会有问题。也就是说,人的终极目标就是找到那个善良的本体,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

良知之于人,好比发动机之于车,人有了良知这个本体,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就可以成为自己的主宰,不会被外物牵着走了。良知像一面绝对干净的镜子,可以观照万物的本质,镜子里什么都没有,却什么都可以容纳。良知就像一个绝对的标准,万物都以它为参照,不断的向它靠近。

结语

任何一个学派都有基本的前提,你接受这个前提就能接受它的思想,儒家把人作为宇宙的根本,它的所有学问都是从人出发而围绕人展开的,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明白儒家的仁义,才明白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和致良知。

我常常在想这个世上有什么绝对正确的东西吗?儒释道三家究竟谁才是对的,深思之后的答案是:如果理性思考还是没有结果,那么你相信什么,什么就是对的,信它就要深信不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