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不宜服用归脾丸、人参归脾丸、龙胆泻肝丸、柴胡舒肝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 1、归脾丸: 组方为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制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之功,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晕头昏,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现代医学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缺铁性贫血、神经衰弱、功能性子宫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胺碘酮致心动过缓、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症、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恢复期血尿,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归脾丸具有升高血中血细胞数量及血清中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等作用。 对本药过敏者禁用;外感或实热内盛者不宜用,表现为口渴、尿黄、便秘等;阴虚火旺者不宜用;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2、 人参归脾丸: 组方为人参、炙黄芪、当归、龙眼肉、白术(麸炒)、茯苓、远志(去心甘草炙)、酸枣仁(炒)、木香、炙甘草,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现代医学用于神经衰弱、贫血、更年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慢性阴道炎、宫颈炎、白细胞减少症、儿童多动症、胺碘酮致心动过缓、疲劳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结肠炎、心律失常、心肌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热邪内伏、阴虚脉数以及痰湿壅盛者慎用。 3、龙胆泻肝丸: 组方为龙胆、黄芩、栀子(炒)、盐车前子、泽泻、木通、酒当归、地黄、柴胡、炙甘草,具有清肝胆,利湿热之功,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现代医学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囊炎、带状疱疹、原发性高血压病、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神经性耳聋、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疖肿、急性结膜炎、外阴炎、阴道炎、急性盆腔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 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慎用;年老体弱,大便溏软者慎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柴胡舒肝丸: 组方为柴胡、青皮(炒)、陈皮、防风、醋香附、麸炒枳壳、木香、乌药、姜半夏、茯苓、桔梗、姜厚朴、紫苏梗、豆蔻、甘草、炒山楂、炒槟榔、六神曲(炒)、酒大黄、酒白芍、当归、醋三棱、醋莪术、黄芩、薄荷,具有舒肝理气,消胀止痛之功,用于肝气不舒,胸胁痞闷,食滞不消,呕吐酸水。现代医学用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 儿童、年老体弱、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月经量多者慎用;肝胆湿热、脾胃虚弱证者慎用。 5、知柏地黄丸: 组方为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具有滋阴降火之功,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现代医学用于慢性咽炎、神经性耳聋、性功能障碍、复发性口腔溃疡、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经间出血、慢性前列腺炎。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知柏地黄丸具有降血糖、抗氧化、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气虚发热及实热者不宜用;脾虚便溏、气滞中满者不宜用;阳虚畏寒肢冷者不宜用;感冒者慎用;孕妇慎用。 6、杞菊地黄丸: 组方为枸杞子、菊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具有滋肾养肝之功,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现代医学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性白内障初期、视神经萎缩、干眼症、2型糖尿病、神经性耳聋。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杞菊地黄丸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增强免疫及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等作用。 实火亢盛所致的头晕、耳鸣慎用;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 7、左归丸: 组方为熟地黄、龟板胶、鹿角胶、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山药、牛膝,具有滋肾补阴之功,用于真阴不足,腰痠膝软,盗汗遗精,神疲口燥。现代医学用于腰肌劳损、性功能障碍、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征。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左归丸具有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抗骨质疏松作用、抗老年痴呆、抗肺部损伤等作用。 肾阳亏虚、命门火衰、阳虚腰痛者慎用;外感寒湿、跌扑外伤、气滞血瘀所致腰痛者慎用;感冒病人不宜服用;孕妇慎用。 8、右归丸: 组方为肉桂、炮附片、鹿角胶、盐杜仲、菟丝子、酒萸肉、熟地黄、枸杞子、当归、山药,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之功,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痠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现代医学用于慢性腰肌劳损、性功能障碍、慢性结肠炎、男子不育症、骨质疏松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右归丸具有抗实验性肾阳虚证、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湿热下注而扰动精室者慎用;湿热下注所致阳痿者慎用;暑湿、湿热、食滞伤胃和肝气乘脾所致泄泻者慎用;孕妇慎用。#合理用药知识大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