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阳不足,就容易引起腹胀,消化慢

 河畔林语图书馆 2023-08-04 发布于湖北
 消化慢,没胃口,多数人就认为是消化的问题,那么就增加消化药,比如谷芽,麦芽,神曲,内金等,还有什么消食片,保和芄等,你会发现,吃着这些时,消化真的转好,但是停药后,该怎样还是怎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火的问题,食物的消化,必然要有火的腐熟,就好像我们用锅煮饭炒菜,你缺少了火就会煮不熟,火小了还容易夹生,又因消化离不开脾,阳就是火,所以我们把它叫做脾阳虚,脾阳虚则消化慢,比较重的引起腹胀

那为何会脾阳虚呢?一是乱用寒凉之药,伤害了脾阳;二是久病身体差,引起的阳气不足;三是好多寒凉冰冻,比如今天的奶茶,冰淇淋,饮料,牛奶等,吃多了消耗了脾阳,就引起脾胃虚寒

为何寒凉会伤阳,你把一个冰块或者是冰冻的食物,放在常温下要多久才能完全融化,那么人老是吃冰的东西下去,那么要消耗多少阳气,才能让它变成常温,来被身体吸收?那么长此以往会怎样呢?

所以脾阳虚后,水湿运化不利,就会出现水湿病,比如腹泻,眼袋大,四肢浮肿,大便不成型,痰多等,尤其是这个痰,不是你吐掉就没事了,痰在头上就会头晕目眩,痰在血管就会影响回流,出现高血压;痰在气管就会咳嗽、气管炎;痰在关节就会引起风湿病,关节炎等问题,所以痰是非常顽固的

如果痰加上湿,又有了气血阻滞不通,就长成包块(今天的囊肿,肌瘤,增生的)那想要马上消除就更难了,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水湿成痰作怪呀

要想水湿变少,不产生痰,必须要脾阳足,因为脾主运化水湿,还有寒凉要忌口,而现在脾阳虚,自身难保,哪里还顾得上你?那么就要先壮脾阳,比如用理中汤加减

如果脾阳长期不足,必然是肾阳不足,那么就要加入附子,就变成了附子理中汤(芄),这也是很多人一吃这个药芄,马上胃口就转好了,其实这就是补火生土之法,这就是单纯助消化的问题了

如果单加一个附子不够,那么加入仙灵脾,补骨脂,杜仲,肉桂等,你看这都是补命门之火的温肾阳的,但是不是就能解决火衰的问题呢?不好说呀,每个人伤阳的程度不一样,用药也自然不同

所以我苦口婆心的老是劝大家,一定要远离寒凉之物,才能保护好阳气,因为有一分阳气才有一分生机,但有几个人能听得进去呢?所谓的病从口入,就是告诉大家吃东西要注意,才能减少生病,而不是让大家要讲究卫生,讲究卫生谁不知道呀,还用得着写在书上吗?

方中讲到中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