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在周五分享会前把《简·爱》看完,那就让自己读书时更专注一些,每天多读一些。这是本39万字的书,对于我来说算是本厚书,想在一天内读完好像是不现实的。是没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日吗?看来不对,每个周日是可以抽出来时间的。是自己的阅读不够专注吧,是还没有下定这样的决心要做这样的事情,养成这样的习惯吧。其实有时候会拿自己和他人做个对比,也会反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快些,不能认真些。 简的学校让所有女孩把头顶的发髻剪掉,特别是那个天生卷发,且是红色卷发的女生。校长看到之后说必须剪掉,太耽误时间了。马上就想到自己上初中时老师就开始要求女生剪短发,也是说可以节约时间。再到现在的学校,仍然有这样的要求。现在来看这个教会学校就是对学生的衣着、举止,还包括思想,都做了种种规定、统一。此时却感觉这些都是在限制人个性的发展。为什么我们还在做这样的事情? 简到的这个孤儿学校吃不饱穿不暖,但在这里简遇见了朋友,遇见了喜欢的老师。在简受到委屈时,海伦可以听她诉说,可以给她肩膀靠,可以帮她解除心里的各种郁闷、烦恼。海伦经常和简做思想上的交流,所以简感到有一个人理解她、信任她、懂她。所罗门说得好:“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所以,简在孤儿学校身心发展还挺好。 当简遭遇到校长的当众批评后,谭波尔老师让简把自己经历过的委屈、不公平讲出来。当然此时简已经从海伦那里学会用一种平静的情绪来讲自己的故事,更客观公正地来描述事情。听了简的讲述,老师选择相信这个姑娘。拿出面包和一张香草子饼来款待两位孩子。简用手触摸到了好看的小碗碟,吃到了面包和饼子,这对于10岁的每天饿肚子的小姑娘来说是一件多让人高兴的事情,受伤的心灵也一下子得到极大的温暖。这段描写特别生动我也很喜欢,如果日常发生的小事儿自己在描写时给它一点点温度,这样的记录就更有意思了。 简的这位朋友海伦只有14岁,这个女孩儿为什么能够在她才刚来到学校时就表现出一种善良与友爱?后来我在海伦与谭波尔的对话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个女孩博学,思想宽广,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而谭波尔老师呢?神情中总是带着宁静,仪态中总是带点庄严,谈吐总是彬彬有礼,这些都使她不至于显得狂热、激动和急切,也使看着她和听着她的人产生一种有约束力的敬畏感,而让他们所感到的愉快纯洁化了。 看电子书有一个最直观的地方,那就是可以看到每天读书的时间。今天看了2个多小时,还可以再读上一会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