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动就出汗是气不够了,一个中成药补上就好了

 雪影琴歌 2023-08-04 发布于四川
图片
图片

文/温暖中医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正常情况下,我们人体应该是要出汗的,但汗出过多,那就要及时调理了。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方子叫玉屏风散,出自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现在有中成药玉屏风颗粒。

玉屏风散:黄芪20克、防风10克、白术20克

出汗多是怎么回事呢?这要从肺主皮毛说起。

毛孔的开合由肺气主宰,但前提是,肺气要足,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当肺气处于虚弱的状态,往往会出现这么一种状况,毛孔一打开就关不上,导致津液外泄,大量的津液因此而流失,通俗地说法就是出汗了,而且出了不少。

与此同时还可能有疲倦乏力、呼吸短促、懒言懒语等症状,而且还很容易感冒。

很明显,就是气虚了,诸如此类问题,通过补气,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

黄芪补气,主要作用在脾和肺,从颜色就可以判断,黄芪黄白相间,白色入肺,黄色入脾。黄芪补了气,让肌表的毛孔正常开合,当毛孔关闭,津液就能被收在体内,不再外泄,黄芪的这一作用也可以叫补气固表。

有一点要注意,黄芪固表容易留邪,邪气就借着这个机会留在了体内,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就在黄芪的身边配上防风,防风祛邪,有了它,体内的邪气就再也留不住了。

另外,我们说祛邪,也会消耗一定的正气,但是有黄芪辅助,就不担心了,黄芪可以补。

再配上白术,白术健脾,脾土生肺金,脾和肺是母子关系,与肺相关的问题可以通过健运脾胃来解决,进一步来讲,脾是肺的母亲,脾气虚的话,肺气往往也是虚的,所以出汗多可以认为是脾肺气虚。另外,脾胃还有一重身份,它还是气血生化之源,帮助我们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成气血,相当于从源头上把气补起来。

这个就是玉屏风散,对气虚引起的出汗效果很好。

有一个医案,讲的是岳美中先生运用玉屏风散固表止汗的经验。

那是1973年,有一位姓何的男子,当时是为了调理其他问题,大夫给开了方子,吃了一段时间,问题就来了,首先是身体变得虚弱了,导致怕风,经常感冒,为了不感冒,他就尽量减少外出的次数,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其次就是爱出汗了,稍微活动一下,汗就直往下流。

岳老经过辨证,再结合其之前的就医经历,之前为了治病,所用之药以祛邪为主,我们说祛邪就会消耗正气,这时候基本就可以判断是气虚引起的。

岳老开出玉屏风散,嘱其一个月后再来复诊,结果不到一个月,这人又来了,一脸兴奋地说,这玉屏风散服用之后效果很好,汗出得少了,也不经常感冒了。

对玉屏风散,很多人也都有所了解,知道这是一个可以止汗的方子,但也会有效果不明显的时候,就可以配上仙鹤草,仙鹤草有收敛之性,可以敛津止汗。

方法是仙鹤草30克、红枣5枚,加到玉屏风散的方子里。也可以服用中成药玉屏风颗粒,用仙鹤草、红枣熬水送服。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