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亨利希·伯尔 | 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解读 | 上(周末好文)

 如意王学习室 2023-08-04 发布于上海

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  获奖理由

全文共1901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亨利希·伯尔(1917.12.21 - 1985.7.16)是德国著名作家,出生于科伦的一个以雕刻为生的家庭。

1939年,他进入科伦大学攻读日尔曼语文学,然而正值战争年代的他,并没有那么幸运,刚刚进入大学便应征入伍,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在战争期间,他目睹了法西斯的残忍,也亲身经历了战争的痛苦,这一切使他对战争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和反感。

1947年,伯尔开始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开始发表一些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大多是基于他的战争经历,多以士兵为主要人物,作品整体的基调较为沉郁。
1949年,他创作了《正点到达》,这部作品被认为是德国战后“废墟文学”的代表作,它也是伯尔成为职业作家的标志作品。
《正点到达》的主人公是一名叫做安德烈亚斯的士兵,这部作品展示了安德烈亚斯在战争中的悲惨经历,也通过展现他在战争中的内心活动来抒发着伯尔对战争的厌恶之感。

进入五六十年代后,伯尔的创作焦点逐渐从个人的思想扩宽到了整体社会生活上,与此同时,文学手法和技巧也相较于上一阶段更加成熟。
1953年,他创作了反应德国战后普通人民食不果腹的悲惨生活的长篇小说《一声没吭》,次年,他又创作了相似题材的《无主之家》。
1959年,伯尔创作了《九点半钟的台球》,从多个不同角度展示着费迈尔一家五十余年的生活状况,进而批判复辟军国主义的思潮。
1963年,他又创作了描写丑角演员在教会压迫下惨遭爱情事业双双失败的《小丑之见》,这部作品揭露了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畸形,抨击了社会各个方面的不平等,被认为是“不顺从文学”的代表作。
伯尔这一阶段的作品更多的聚焦于战后德国社会中的“小人物”,通过描写他们在战后经济复苏过程中的颠沛流离和挣扎彷徨来批评当时经济社会的不公正平等的状况。

伯尔晚期的作品一改之前灰暗严肃的风格,而形成了一种轻松诙谐的风格,但是这种轻松仅仅体现在作品的表面,读者依然可以在其中感受到德国战后人民所经历的苦难和无奈,同时这种带着“笑”的痛苦显得更加具有冲击力,那“轻松”的“笑声”中伴随着对社会荒诞的浓浓的讽刺与嘲笑。
这一时期,他的重要作品有《女士及众生相》(1971年)和《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1974年)。

伯尔一生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摧残,又亲眼目睹了战后德国经济复苏过程中人民的苦难,这些痛苦与无奈成就了他一部部作品。
他早期的作品悲愤的审视了纳粹主义的残忍,表达着对普通人民在战争中经历无情战火的同情;
中期作品严肃的抨击了经济复苏阶段不公正的社会生活,体现着人民在政治和宗教的压迫下艰难生活的绝望和无助;
晚期作品则更加宏观的展示着近一个世纪中德国社会的动荡不安,诙谐讽刺的展现着人民在荒诞社会中随波逐流的无奈和无力感。

摘抄/名言十则
1. 在愚蠢的世界上,正经的东西总是属于错误的人
——《爱尔兰日记
2. 至于这两个相爱的人用的是什么具体的词汇,也许人们可以在某些现代的电影中听到。在这些电影里,常常是隔着很遥远的距离,在电话里讲着许多许多表面上看来没有任何意义的话
——《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
3. 我比你所认为的更了解你,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责骂我、威胁我,我告诉你,你的可怕之处是你太天真了,几乎可以说,太单纯了
——《小丑之见
4. 那些人什么都不懂。他们虽然知道,一个小丑如果要取得成功,必须愁眉苦脸,但是他们哪里还会想到,忧郁对于小丑来说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小丑之见
5. “温柔”是双方的,而“不礼貌”是一种单方面的行动,而且涉及对方
——《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
6. 我凡事都听其自然,而且预计着自己的归宿将是臭水沟
——《小丑之见
7. 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了解小丑,即使小丑与小丑之间也互不了解,因为他们往往互相嫉妒或猜疑
——《小丑之见
8. 当一个节目表演过十次或二十次之后,我便会觉得厌烦,在演出过程中忍不住要打哈欠,的确,我有时候甚至无法控制自己嘴巴的肌肉
——《小丑之见
9. 当上帝创造时间的时候,他已留出了足够的富余
——《爱尔兰日记
10. 凡不是由石头构成的一切,都被雨水、阳光和风侵蚀了——被耐心地滴到一切东西上的光阴侵蚀了:每天二十四大滴光阴
——《爱尔兰日记




文末互动:点赞并点击在看,同时无分组转发该文章至朋友圈,凭截图领取电子版《亨利希·伯尔短篇小说选》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