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的汩汩清泉,岩缝中的勃勃玉树 许多年后—— 风云散聚流转 转眼已是,暌违几春 岁月的滚滚尘烟 干裂板结的心田 纵使眼眶日日盈满 所有的诗行皆焦渴枯干 如同你的呼唤从未 被日暮的微云听见 如同我小步快跑的心动喜欢 从未在时光的河岸之边 砰砰怦怦、怦怦砰砰的走过 如同,从未有过那样的夜晚 窗外,街市太平烟火鼎盛 帘内,征服者已被说服 执戈以犯者柔顺温婉 羞羞怯怯的守城者 寒月清宵细语呢喃 如同那夜的婵娟至今犹在 晨曦之光一直未明起来 一切恍如梦、亦似幻 (外一首) 如若有谁曾见 她含泪的双眼 准会卸下铠甲,甘心为虏 如同塞壬的歌声① 修正船之航线,无一人可幸免 如若有谁曾闻 她羞怯地呐喊 准会颤栗心欢,奋勇征战 她是沙漠里的汩汩清泉 岩缝中的勃勃玉树② 吾爱,在事物背阴的一面 快感的邪恶,盗贼的诚实,罪犯的纯洁 闻名入心如甘露,共语灌顶似醍醐③ 那是围城之中的轻舞婉娈 坟墓之前,摇曳生姿,顾盼有辉 她之离去,如若太阳贪玩 去追逐远山哟,把近水留在黑暗 太阳呵,翌日会云霞归来 归来的光,是否如昨日明净温良 黑暗中出走的水,有否似前夜如玉温颜 后记: 1、文中图片由黄之卉同学友情赞助; 2、读田晓菲《赭城:安达露西的文学之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惊喜多多,灵感骤临,其引中世纪阿拉伯诗歌深契我心,忍耐不住想要写点什么,遂成诗二首。 如木心先生《琼美卡随想录·俳句》所写——灵感之句,是指能激起别人的灵感的那种句子。 我,不止遭遇灵感之句,而且遭遇灵感之书——十一世纪伟大的学者诗人,伊贲·哈赞(Ibn Hazm),于1027年写成的不朽著作——《鸽子的颈环》。 然遍寻网络——“京东”“孔夫子旧书网”均寻不见此书信息。 求助大家,求助万能的微信,帮助觅到此书。 注释: ③《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转引自胡冰《河东笔记:一苇所如》,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07; ②玉树有如下解释: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李白《怀仙歌》: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元好问 《幽兰》诗:钧天帝居清且夷,瑶林玉树生光辉。 2.用珍宝制作的树。 3.美丽的树。 4.白雪覆盖的树。 5.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后以“玉树”称美佳子弟。 6.南朝陈后主所作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省称。 ①理解“塞壬的歌声”,以下四点值得关注: 1.原文—— 你会首先遇到女仙塞壬,她们迷惑 所有行船过路的凡人;谁要是 不加防范,接近她们,聆听塞壬的 歌声,便不会有回家的机会,不能 给站等的妻儿送去欢乐。 塞壬的歌声,优美的旋律,会把他引入迷津…… 但是,倘若你自己心想聆听,那就 让他们捆住你的手脚,在迅捷的海船, 贴站桅杆之上,绳端将杆身紧紧围圈, 使你能欣赏塞壬的歌声——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陈中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10. 2.象征一—— 在塞壬的歌声过后,尤利西斯苦苦地哀求水手,求他们解开绑在他身上的绳索,把他从船桅上释放出来……好让他追随那令他神魂颠倒的歌声。 尤利西斯从来没有说过,塞壬的歌声很美妙。 尤利西斯——唯一一个听过这能够于无形中置人死地的歌声的凡人,在向人描述塞壬的歌声时说,这歌声“让人心中充满凑近细听的欲望”。 柏拉图说过,音乐,能够穿透身体内部,攫取灵魂…… 音乐的目的总是归于一处:吸引另一个人。 迷失其中。 重寻自我。 ——让·克洛德·阿梅森《时间的律动》,曲晓蕊译,中信出版集团,2016-10. 3.象征二—— 艺术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来,就是塞壬的歌声,是被启蒙理性挡在门外的诱惑呼吁: 一方面是置人于死地的感官诱惑;一方面是排除诱惑,一往无前的实践理性目的。 诚如奥德修斯作为启蒙的化身,一方面需要证明权力带来的果实,尽情享用诱惑;一方面又不得不用工具理性的绳索,结结实实绑住他那恣意为所欲为的身体。 4.塞壬的命运—— 奥德修斯独独一人享用过这无比美妙的塞壬之歌,又安然逃出绝境之后,剩下塞壬自个儿又是什么心情?或者说,她们还能够无动于衷,一如既往用欲仙欲死的歌声,来诱惑海上水手吗? 根据后来罗马神话的解释,一旦有人听毕塞壬歌声,又完好脱身,塞壬的命数也就到了尽头。 这可见塞壬的诱惑,同样也是在以自己性命做赌注。所以她们的歌声,其实也带着悲伤。 3.4.见陆扬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8-09. 作者相关文章: 欲知后事,明日请早 写于夜色中的沅醴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