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满蒙汉手抄文本看赤峰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

 捉光凑影 2023-08-04 发布于内蒙古
       赤峰地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境内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汉蒙满回等民族共同生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清代以来,赤峰地区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通过移民,经贸往来,通婚等方式迅速发展起来。比如:清政府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使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人们纷至沓来,到这里寻找人生的机会,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空前加强。再如:满清皇室曾将四十几位公主嫁给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其中有7位下嫁给赤峰的蒙古王公。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赤峰地区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同时,更常见,更普遍的是各民族之间的民间文化交流。近些年,在赤峰陆续发现了一些手抄本的满蒙汉合璧的文化典籍以及其它文本,对赤峰地区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民间交流的佐证。
       下面的这本手抄本《三字经》用满蒙汉三种文字书写,字体抄写工整,抄写者本人应该对满蒙汉三种文字都学习过。这本《三字经》大约抄写于清末民初,反映了在民间交流中,满、蒙等少数民族学习汉族传统文化的需要。

图片

图片

       另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中,汉族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也同样有学习的需要,下面的这本手抄本是一个学习蒙语的抄本。这个抄本是通过在汉语词汇的旁边注写蒙语的汉语音读的方式来学习蒙语。这应该是一个不会写蒙语,但又需要用蒙语交流的人采用的笨办法,也是最直接快速有效的办法,记得我在中学学外语时背单词就采用过这种办法。从抄本内容来看,“算账”“价钱”“七岁马”“八岁马”之类的词汇居多,可能是到牧区做买卖的汉族商人留下的抄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些抄本的出现反映出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种融合发展不是强制的,被迫的,而是生活生产的需要,是人们主动吸收学习各民族文化的需要。民族的融合是相互的融合,不应该是一个民族同化另一个民族。赤峰地区作为多民族地区,民族的融合必将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